数学-于艳-教学主张.doc

数学-于艳-教学主张.doc

ID:59355561

大小:31.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20-09-04

数学-于艳-教学主张.doc_第1页
数学-于艳-教学主张.doc_第2页
数学-于艳-教学主张.doc_第3页
数学-于艳-教学主张.doc_第4页
数学-于艳-教学主张.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数学-于艳-教学主张.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追求真实有效的小学课堂教学洮南市二龙乡中心小学  于艳我在一线当教师、从事教学工作17年,从来没想过自己的教学会形成什么风格,教育会有什么主张,因为我觉得自己仍然是一位没有什么建树的小老师。只能说在工作中,我一直在努力,在追求着“真实有效”的课堂。当今教育提倡返璞归真,强调还原课堂本色,在教学中我主张课堂的真实有效落实,在实践中积累了一些不太成熟的经验,今天拿出来晒一晒。一、真实有效的课堂教学要避免情境创设成为“亮丽的包装”走进新课程,情境的创设已成为教师教学设计的主要内容,但一些教师精心创设的情

2、境纯粹是扮美课堂的包装,并没有多少知识含量,也缺乏智力与素养的价值。如一位教师执教“用已学的两位数加两位数,两位数减两位数”的知识解决问题,教师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不惜耗费大量的时间搜集生活中的问题创设情境。他抓住学生对最近召开的运动会特感兴趣的心理,将运动会中各班学生参加的比赛一一用幻灯片的形式展示。看到这些感兴趣的画面,学生会想起运动会中自己的表现及他人出现的滑稽场面。顿时班级气氛立刻活跃起来,有的开始议论自己的比赛表现;有的想起在运动会中出现怪态同学的场面……可以说当时的气氛超乎的活跃,

3、但是,学生只图热闹,根本没想到老师出示这些画面的真实目的。什么问题也没有发现。这样的情境创设老师真可谓煞费苦心,他的本意是想从生活中提取出问题,贴近学生的实际。可稍微仔细一看,这样兜兜转转,对学生学习有帮助吗?情境到底是什么?情境是联系生活现实与逻辑之间的重要桥梁、是将凝固的课程知识转化为鲜活的生命形态的重要载体。情境对学生而言应是富有现实意义,让学生有回味、有启发、有感悟的,它并不一定要纷繁花哨、却要为教学活动提供生长土壤,而以上的情境没有发挥其在教学中的有效性。 我在实际教学中也发现:课中讨论

4、得津津有味,你来我往,头头是道,可在小结的时候,学生说的往往偏离了主题,记住了美好的情境,忽视了真正的。像上例中教师创设问题情境花费了十来分钟的时间与学生搞“迂回战”。反而使学生的关注焦点偏离了知识的本身。我们完全可以“开门见山”:师:孩子们你从这次运动会中参加短跑项目几人的不同得分,你想到了那些问题?生:王丽与张小乐的总成绩,陈成比杨硕快多少?师:孩子们你们的小眼睛真亮,发现这么多问题,真了不起!你还有哪些问题在组内交流一下。这样很快切入主题,让学生根据呈现的信息提出问题,把更多的时间放在下面的

5、探究活动中,而不是偏离了学习的本质去刻意追求情境创设的“亮丽包装”。二、真实有效的课堂教学要尊重学生的生活经验曾经听了一位教师在上“角的初步认识”的导入片段:教师启发后问学生:“同学们,你们认识角吗?”学生纷纷举手列举出生活中许许多多的角:牛角、羊角、鹿角、三角形的“角”……接着教师提问:“谁来说说生活中的这些角是怎样的?”学生各抒己见,好不热闹。然后,教师在黑板上画了一个“〈”,说,“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中的角,它怪怪的,与我们生活中的角不同。谁能说说中的角是怎样的呢?”学生七嘴八舌议论一番。接

6、着教师用投影出示“长方形”图片,质疑:“你们看一看这个长方形,它有几个角呢?”学生一脸茫然:“没有角。”……本节课的任务是“初步认识角”。教师为了寻找“角”的生活原型,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了一个找生活中的角,说生活中的角的教学情境。从形式上看,学生积极性级高,主动地投入学习活动。但大部分学生都想方设法去寻找有“角”的词语,对角的本质特征却未深入思考。这样借助生活经验导入“角”的概念,对学生建构“角”的知识网络有何帮助呢?这样教学无疑是低效的。 新课标下的课堂教学应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他

7、们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出发,应该肯定生活经验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学生的生活经验,就小学生而言就是他们看到的、听到的、发生在他们身边的、或者他们亲身经历的、可以直接触摸的事和物,这些学生耳闻目睹和亲身的经历或多或少都在学生思想上打下了烙印,因为生活经验是对一类具有同样性质的生活情境结构的抽象,这种抽象是学生以自悟的形式在生活中积累下来的。因此,课堂教学首先就是要把学生生活中鲜活的呈现给学生,使生活化。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强调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并不是非要“生活情境”,以至部分教师一味

8、追求生活情境的创设,过分注重形式,表面上热热闹闹,而丢掉教学最根本的目的: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培养。当然,尊重学生的“生活经验”,激活“生活经验”的方式有多种多样。例如,我们不妨对《角的初步认识》的教学作以下改进:教师从“〈”,兴趣导入“角”。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位你们特别熟悉的老朋友,你们虽然认识它,但是你们却不了解她,说到这,大家一定不同意我的观点,但既然是这样,老师就想考考你们对它了解多少,你们知道它的第二个名字是什么?生:开始议论,待学生茫然之时教师顺势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