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粑粑(丁老师修改稿).doc

小粑粑(丁老师修改稿).doc

ID:59357009

大小:60.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20-09-04

小粑粑(丁老师修改稿).doc_第1页
小粑粑(丁老师修改稿).doc_第2页
小粑粑(丁老师修改稿).doc_第3页
小粑粑(丁老师修改稿).doc_第4页
小粑粑(丁老师修改稿).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小粑粑(丁老师修改稿).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曲靖小粑粑文/图子乙“小粑粑”是沾益县的一道传统糕饼,沾益县属曲靖市管辖,因而“沾益小粑粑”也被叫做“曲靖小粑粑”,我有几个同事是沾益人,大家开玩笑时总是称他们“曲靖的小粑粑”,叫的人还拿腔拿调地模仿曲靖口音,让人忍俊不禁。一来二去,“小粑粑”几乎成了曲靖的代名词,只要提到曲靖或是见到曲靖人,我的脑子里总会下意识地浮现出“曲靖小粑粑”这个词。但多年来,我从未见过“曲靖小粑粑”的庐山真面目,更别说品尝其中滋味了。1.曲靖于我并不陌生,在云南省的16个州(市)中,曲靖是我去得最多的地方。“小粑粑”是曲靖的一道名点,但若问起来,今天的曲靖年青人,

2、对何谓正宗的“小粑粑”大都说不出个子丑寅卯来。虽说商店里有的是各种糕饼,但真正的“曲靖小粑粑”却难觅踪影。我有个曲靖朋友的母亲已86岁高龄,耳朵稍背,有时和她说话常答非所问,让人捧腹。在她的讲述中,定亲送沾益小粑粑,是从前曲靖老百姓的传统礼俗。当曲靖人托媒人说婚成功,订婚的时候,男方就要按女方家的要求,邀约平时玩得很是要好的朋友,用谷箩挑数百个“小粑粑”和塔盐、沱茶、红糖等聘礼一起送到女方家,女方则把男方送来的“小粑粑”分送到自己的亲朋好友家中。凡收到一份小粑粑的亲友,就知道这个姑娘已经许配给了人家,也意味着姑娘出嫁时将被邀请参加婚宴。所以

3、说,曲靖小粑粑既是定情信物,又可当做请柬来用。姑娘正式出嫁时,男方家还要准备一些“小粑粑”在婚宴上使用,叫“担糕糖”,由新郎带着新娘到餐桌上认识男方家的亲戚朋友,用担盘托着“小粑粑”和水果糖,每人送给两个“小粑粑”和两颗水果糖,亲戚朋友也会准备一点零钱回赠新娘,这是新娘到婆家收的第一笔“私房钱”,新娘会很小心的支配,给公婆和父母买些礼物,报答养育之恩。传统的沾益小粑粑,有豆沙馅、白糖馅和酥子馅、桃仁馅等,都是圆而甜的,寓意着家庭团团圆圆、生活甜甜蜜蜜、日子长长久久。定情信物的“小粑粑”,其实就是曲靖城乡一些传统样式的甜味糕饼,原来叫小饼子。

4、原料以本地麦面为主,馅料通常为豆沙、苏子、白糖,每个直径约10公分,重量1公两,早期是用栗炭火和铁锅烤烙,后来用电烤箱烘烤。过去,曲靖民间传统节日、走亲访友、祝寿、过生日等重要活动都离不开小粑粑;如今,小粑粑只留在老曲靖人的记忆里。2.在沾益县一栋居民楼,我采访了年届花甲的何家云夫妇。老何曾任原沾益县副食品厂糕点分厂的厂长,1970年进这家糕点厂学徒,师从尹绍敏师傅。尹绍敏是沾益县东门街人,生于民国元年。尹家兄弟二人,民国年间在沾益县合伙开了个糕点铺,取名“尹香斋”,是正宗沾益“小粑粑”的二代传人。何家云进厂时,尹绍敏师傅已经60多岁了,为

5、了带徒弟,厂里没让他退休,年仅17岁的何家云有幸拜尹绍敏为师,成为“沾益小粑粑”的第三代传人。师傅教他做小粑粑的一句口头禅“油、糖、面,随手变,变出来就是饼”,至今何家云仍时时挂在嘴边。从学徒到厂长,何家云在沾益县糕点分厂贡献了青春和汗水,也见证了沾益“小粑粑”从供不应求到逐渐衰亡的全过程,这里有市场的原因,也有人为的因素。何家云做“小粑粑”,卖“小粑粑”,与“小粑粑”共存亡,他戏称自己就是个沾益“小粑粑”,也乐意一些老朋友叫他“小粑粑”。他有一手做小粑粑的技艺和一肚子小粑粑的故事,“上世纪70-80年代,小粑粑每天的产量高达2吨,分三班生

6、产,等着取货的人,开着汽车、赶着马车连夜来排队,远到贵州、宣威、陆良,近到本地各区公所、乡及周边村寨,买不到的,还得借火车进站时跑到车上去买。光小粑粑一个产品,就曾经是沾益县的纳税大户,生产的小粑粑堆起来比廖廓山还高!”老厂长何家云抑制不住兴奋,呷了一口茶,抹抹嘴说道。老何的老伴也在厂里工作,主要从事熬制豆沙和配制饼馅工作,并津津乐道的给我讲老何年轻时的一些事情,由于生产压力太大,手脚慢的职工很怕他;3.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曾经红红火火的沾益县糕点分厂,在体制和新旧观念的冲击中不断蜕变沉寂,垮了。承载着那段厚重历史的“沾益小粑粑”淡出了市场

7、。提前退休回家的老厂长何家云,有时站在阳台上发呆,落山的夕阳看着就像个小粑粑。太阳明天还会升起,沾益“小粑粑”呢?当然,这些年想生产“沾益小粑粑”的人不在少数,许多人慕名找上门,欲请何家云重出江湖。虽说何家云并不富裕,但他一次次谢绝了邀请,他要等一个值得托付的传人……陈艳娟,一个人到中年的女性。10多年前下岗,凭着一股不服输的精神学做生意,在商海中搏击风浪,历练成了一位女老板。陈艳娟是沾益人,“沾益小粑粑”的原始风味,是她难忘的童年成长记忆,让传统美食小粑粑重回市场,让每一个吃过的人都能享受到“记忆里最熟悉的味道”,让更多的人知道“小粑粑”

8、,一直是她魂牵梦萦的想法。何家云想找个合适的接班人,陈艳娟想让“小粑粑”起死回生。曲靖市创业促进会主任保斌知道这个想法后,非常支持这个计划,给予协调帮助,委托会员单位和朋友多方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