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朴-箬竹套种栽培技术.doc

厚朴-箬竹套种栽培技术.doc

ID:59360596

大小:64.5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20-09-04

厚朴-箬竹套种栽培技术.doc_第1页
厚朴-箬竹套种栽培技术.doc_第2页
厚朴-箬竹套种栽培技术.doc_第3页
厚朴-箬竹套种栽培技术.doc_第4页
厚朴-箬竹套种栽培技术.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厚朴-箬竹套种栽培技术.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一章概述第一节栽培意义箬竹(IndkcalamuslongiauritusHand.-Mazz),又名簝叶竹,属禾本科竹亚科多年生木本植物,为常绿小灌木。最大特点就是多株簇生,繁殖力强。它以顽强的生命力在千古长河中自源自灭,繁衍不息。箬叶含有一种芳香烃,具有广泛的医药、食品用途。早在春秋时期就被中国人用于包制粽子,其味绝美,香气溢人;上世纪90年代,通过工业途径相继开发了箬叶保鲜剂、香精,其独有的经济价值得到了全面的开发。厚朴是一种很好的木本药材,树皮、根皮、花、果均可入药,树皮含有厚朴酚、四氢厚朴酚、异厚朴酚、木兰醇、生物碱、挥发油等成分,是重要的中药材,能治胸腹胀痛、血淤气滞、

2、呕吐泻痢、宿食不消、咳嗽气喘,退热利尿等症状。芽可作妇科用药;种子含油率约35.5%,出油率25%,油可制作肥皂。而木材轻韧,纹理细密,宜做板料、家具、盆桶等用,其花也很美丽,可栽为观赏树或行道树。而近年来厚朴叶作为一种绿色食品的包装材料,己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对生活水平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绿色无公害成为生活消费的主题,从上世纪90年代初,鹤峰箬叶走出深山,到2004年,全县箬叶外销总产量达到5000吨以上,为农民提供收入3000万元以上,箬叶收入己是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之一,已经是一个不可忽视的产业。一般的农民的箬叶收入约5000多元,有的农民一年四季靠采野

3、生箬叶为生,人年均收入达15000多元。同样鹤峰县部分林农采摘厚朴叶卖,一年也能得净收入三、四千元。按照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和全县“六大一强”战略目标,加快以箬叶为主的特色绿色食品开发,对于进一步增强全县农业出口创汇能力,进一步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加快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目前全县外销箬叶都是采摘的野生的箬叶,由于多年毁灭性采摘,其品质及产量己大大降低,远不及初始状况。而目前厚朴的种植量没有形成规模,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所以没有给农民带来大的经济效益。签于目前的资源现状,进行厚朴箬竹套种无疑是一种很好的办法:一是能很好地保

4、护现有资源;二是为农民增加收入找到了一条好的途径;三是为当地的经济建设以及农业、林业科研提供了一种好的模式。第二节形态特征箬竹(IndocalamuslongiauritusHand.-Mazz.)又名簝叶竹,属禾本科竹亚科箬竹属多年生木本植物,为常绿小灌木,秆高2--3米,径0.5--1厘米,中部节间长达20--30厘米;秆圆筒形,在节上有箨环(即鞘环),为秆箨脱落后的痕迹,箨环之上为秆环,二环之间称节内,其上生芽,并发生为枝。箬竹秆环较平,每节1--3分枝,枝条通常直立,与秆同粗;新秆绿色,具蜡粉,中空。秆箨宿存且质脆,粉绿色,上部及边缘带紫色,背面被棕色刺毛,上部的秆箨有时近无

5、毛;箨耳明显,半圆形或镰状,纟遂毛放射状,粗糙;箨叶卵状披针形,抱茎,直立。叶在小枝上为1--3枚;叶鞘略扁,具蜡粉;叶耳发达;遂毛放射状,长可达1厘米;叶片大,质薄,长15--35厘米,宽4--7厘米,基部宽楔形或近圆形,次脉7--13对,小横脉明显,边缘粗糙或一边平滑,两面同色。地下茎单轴和合轴混生,即有细长横走的竹鞭,又有堆积成群的秆基,形成地面上丛生竹丛和疏散的竹秆混生。地下茎的节间近实心,须根生于节上;出土的芽称竹笋,外被笋箨,内为秆箨,箨鞘发达,箨叶退化而无显著的中脉,有时具箨舌或箨耳。圆锥花序,生于有叶的小枝顶端;小穗淡绿色或枯草色有柄,具4--6花;鳞被3;雄蕊3;花

6、柱2,分离或基部稍连合,柱头2,被羽状毛。笋期4--5月。厚朴(MagnoliaofficinalisRehd.etWils.)属木兰科厚朴属多年生木本植物,为落叶乔木,高达20米,胸径35厘米,树干通直,树皮较厚,灰棕色,粗糙而带辛辣味,具纵裂纹,内皮紫褐色或暗褐色,平滑,具细纵条纹,顶芽发达,窄卵状圆锥形,有黄褐色毛。小枝粗大,淡黄色,具环状托叶痕。单叶互生于枝端,椭圆状倒卵形,长20--45厘米,宽10--20厘米,叶脉20--40对,于背面隆起。叶全缘呈微波状,表面绿色,无毛,背面有弯曲毛及白粉;叶柄较粗,长3--4厘米。花期4--5月,与叶同时开放,白色,单生枝端,花梗粗壮

7、,密被丝状白毛,9月下旬至10月果熟,聚合果圆柱形或卵状圆柱形,基部圆,种子三角状倒卵形,外种皮红色。第三节生物学特性一、分布箬竹起源于野生种,是我国特产,在海拔70米--1600米的山地较温暖、肥沃的山林中生长良好。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人工栽培的记载。野生箬叶主要分布于河南、福建、湖北、湖南、广西、贵州、四川等中南各省海拔1600米以下,多生于山谷、山坡的阔叶林林缘。以湘西、鄂西分布较多,其中又以鹤峰县最为集中,被称为中南地区箬叶第一县。厚朴也起源于野生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