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度智障生义务教育与职业教育接轨的方法初探(彭祖红)

轻度智障生义务教育与职业教育接轨的方法初探(彭祖红)

ID:5939643

大小:22.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7-12-29

轻度智障生义务教育与职业教育接轨的方法初探(彭祖红)_第1页
轻度智障生义务教育与职业教育接轨的方法初探(彭祖红)_第2页
轻度智障生义务教育与职业教育接轨的方法初探(彭祖红)_第3页
轻度智障生义务教育与职业教育接轨的方法初探(彭祖红)_第4页
资源描述:

《轻度智障生义务教育与职业教育接轨的方法初探(彭祖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轻度智障学生义务教育阶段渗透职业教育的方法初探——以生活适应课为例成都市特殊教育学校彭祖红由于轻度智障学生的身心以及学习特点,义务教育之后进行学业深造的可能性偏小。特殊学校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使残疾学生实现自食其力,平等参与社会生活,回归主流社会。而自立的前提在于掌握一技之长,实现就业。轻度智障学生经过合适的教育是完全有可能实现这一目的的。《残疾人教育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实施义务教育的残疾儿童、少年特殊教育学校应当根据需要,在适当阶段对残疾学生进行劳动技能教育、职业教育和职业指导。”由此看来,探讨

2、轻度培智学生的九年义务教育如何渗透职业教育就显得很有必要了。《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中明确指出,生活适应课程以提高学生的生活能力为目的,以学生当前及未来生活中的各种生活常识、技能、经验为课程内容,培养学生具有生活自理能力、简单家务劳动能力、自我保护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使之尽可能成为一个独立的社会公民。生活适应课程是新《方案》的核心课程,注重对学生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与训练,关注学生潜能的开发,培养学生的个人才能,体现了对智障学生适应未来生活的最基本也是最根

3、本的要求。因此,培智生活课程有效渗透职业教育对于轻度智障学生未来顺利过渡到职业教育阶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笔者根据我校培智学生课程实施情况以及未来职业教育对于学生的素质要求,以轻度智障学生的生活适应课教学为例,对轻度智障学生义务教育阶段如何渗透职业教育提出一些浅见。一、抓住学生身心特点,循序渐进培养生活适应技能。智障学生由于身心障碍,存在思维发展迟滞,注意力和记忆力低下,粗大动作和精细动作发展不良,生活自理和居家生活能力发展迟缓等现象。因此,培智生活课程应抓住学生的身心特点,循序渐进培养学生生活适应

4、的各种技能。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分三个环节对轻度智障学生进行教学设计。在低年级阶段(1—3年级),以满足学生衣食住行等基本生理需求为目的,开展与生活自理、自我服务、居家生活相关的生活技能劳动内容,重点培养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及良好行为习惯,为学生将来适应社会生活、职业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中年级阶段(4—6年级)教师可以充分培养学生各方面的基本劳动常识与技能,同时观察学生的个人兴趣和长处,为以后接受劳动技术职业教育打基础。在高年级阶段(7—9年级),在基础技能训练的基础之上,教师应该针对学生特点,充分

5、挖掘潜能,发展个性和特长,引导学生向某一职业方向发展。例如,学生在清洗方面技能较强,可以引导学生向浆洗专业努力,加强清洗的基础知识和技能的训练;又如,学生喜欢制作点心,可以引导学生向厨艺方面努力,加强基础烹饪知识和能力的训练。二、尊重学生学习能力,选编职业性的课程内容。轻度智障儿童的教育应努力使他们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而智障学生的思维发展长期停留在以形象思维为主的阶段。根据其思维特点,应在生活适应课程中选编适合他们未来职业发展的实用性和应用性的内容,注意发挥学生的动手能力,选择浆洗、保洁、餐饮及其

6、他服务行业等相关的基础知识和技能进行训练。例如洗衣服的基本常识和技能、打扫房间的技能、厨房的简单使用、简单的中西餐点的制作、餐后清洁等等。这些技能既可以为学生适应居家生活服务,又能很好的适应未来职业教育的需求。我们应该尊重学生的学习能力,将生活适应课程的内容经过适当的归类、选编、深化以后,作为职前教育的学习内容,将义务教育与职业教育结合起来,逐步引导轻度智障学生向职业训练过渡,为九年义务教育后的职业教育做好铺垫。当然,教师在生活适应课程的教学中应注意不要过渡职业教育化、过渡成人化,不应如职业教育一般

7、对规则和结果严格要求。应注重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以培养兴趣、鼓励学习为主,注重基础能力的训练。三、针对学生兴趣和能力状况,进行个别化的技能训练。能否从事一门职业,兴趣是最重要的取决要素之一。对于智障学生而言尤其如此。只有学生感兴趣的内容,他们才会有强烈的学习动机。智障学生个体差异巨大,兴趣和能力状况迥异。所以,我们应善于发现学生的兴趣特点,结合其实际的能力状况,帮助他们对未来职业方向进行选择和准备,在此基础上为每个孩子设计个别化的课程和技能训练方案,这样才能帮助他们将兴趣与未来的职业结合起来,实现义

8、务教育与职业教育更好的衔接。四、结合多种教学途径,培养学生职前社会适应能力。独立生活和职业生活,紧靠专业知识和技能是远远不够的。学生必须要具备职业道德、文化素质、心理素质、专业业务素质。因此,除了职业相关的知识和能力的训练,还必须通过多种途径培养学生的“职前心理预期”,即作好未来即将接受职业教育的心理准备。教师可通过班会、谈心、情境表演、心理辅导等多种途径,让学生明白“为什么以后要接受职业教育”、“自己适合接受什么职业教育”、“自己希望未来从事什么职业”、“成为一个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