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科学(浙教版)期末复习考点资料A.doc

八年级上科学(浙教版)期末复习考点资料A.doc

ID:59447200

大小:516.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20-05-24

八年级上科学(浙教版)期末复习考点资料A.doc_第1页
八年级上科学(浙教版)期末复习考点资料A.doc_第2页
八年级上科学(浙教版)期末复习考点资料A.doc_第3页
八年级上科学(浙教版)期末复习考点资料A.doc_第4页
八年级上科学(浙教版)期末复习考点资料A.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八年级上科学(浙教版)期末复习考点资料A.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八年级上科学第一章复习提纲第1节地球上的水1、海洋水是地球水的主体,约占地球总水量的96.53%,陆地淡水中含量最多的是冰川水。2、一个健康成年人每天平均约需水2.5L,主要供水途径是食物和饮水。生物体中含水量最多的是水母,人体重量的2/3以上是水分。3、地球上的水循环按照发生的空间大致可以分为海陆间循环、海上内循环和陆上内循环3种。其中能补给陆地水的水循环是海陆间循环。海陆间大循环的6个环节:a、蒸发b、水汽输送c、降水d、地表径流e、地下径流f、下渗4、形成水循环的外在动力是太阳光的照射和地球引力。形成水循环的内因是水的物理

2、性质,即水的三态会随温度而变化。5、人类主要可利用的水是河流水、浅层地下淡水、淡水湖泊水6、我国江河年径流总量居世界第六位,人均水资源占世界平均水平的1/4.第2节水的组成1、水电解实验中,正极得到的气体是氧气,检验这种气体的方法是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负极得到的气体是氢气,检验这种气体的方法是能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正极和负极所得气体的体积比约为1:2。实验结论:水通直流电氢气+氧气,说明水是由氢和氧组成的(水的电解是化学变化)2、比分子还要小的是原子,一个水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组成。水分子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

3、构成。回顾(水的密度)1、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该物质的密度。密度是物质的固有属性,与物体的形状、体积、质量无关,即对于同一物质而言,密度是不变的。(如:一杯水和一桶水的密度是一样的),不同的物质,密度不同;2、公式:密度=质量/体积ρ=m/v(公式变形:m=ρvv=m/ρ)ρ表示密度(千克/米3或克/厘米3)m表示质量(千克或克)v表示体积(米3或厘米3)3、一般情况下水的密度为1.0×103千克/米3,合1.0克/厘米3,它的意义是每立方米水的质量为1.0×103千克。水、海水、酒精之间的密度大小关系为海水>水>酒精。

4、第3节水的浮力1、液体(气体)对浸入其内的物体都会产生竖直向上的浮力。2、液体对浸入其中的物体产生浮力的原因是液体上下表面受到的压力差。3、阿基米德原理: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浮力只跟物体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有关,公式:F浮=G排液=ρ排gv排((ρ液指液体密度,ν排指物体排开的液体的体积计算时,单位要统一(ρ排取千克/米3,v排取米3)),浮力只与液体密度、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与物体的重力、形状及浸在液体中的深度无关。4、物体的浮沉条件:在液体中的物体的浮沉取决于:物体的重力G和浮力F浮的大小。①F浮

5、下沉,当物体与液体底部紧密接触时,物体受到的浮力为0牛,如桥墩。②F浮>G上浮③F浮=G悬浮此时V排=V物④F浮=G漂浮此时V排ρ物,上浮②ρ液<ρ物,下沉③ρ液=ρ物,悬浮6、浮沉条件的应用(1)轮船①因为漂浮时,F浮=G,所以同一艘轮船从海行驶到江河或从河到海,其受到的浮力不变②根据F浮=ρ排gv排,同一艘轮船从海行驶到江河,因为F浮不变,ρ排减小,所以v排必增大,即船身稍下沉练习:一艘轮船重108牛,当它在长江上驶时,所受

6、的浮力为牛,当它由长江驶入东海时,所受的浮力为,所排开的液体体积变。(2)潜水艇:它的上浮和下沉是通过对水舱的排水和充水而改变自身的重力来实现的(3)密度计:因为F浮=ρ排gv排,液体密度不同,密度计排开液体的体积不同,液面所对应的位置也就不同,其刻度值上比下小7、计算浮力:F浮=G物-F拉(称量法)F浮=ρ液gν排液(阿基米德原理)F浮=G物(悬浮漂浮)练习1:有一物块,在空气中称时重力为29.4牛,浸没在水中称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19.6牛。求:(1)物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的大小?(2)物块的体积多大?练习2:酒精的密度是0

7、.8×103千克/米3,把体积为500厘米3的铁块浸没在酒精中,它受到的浮力是多少牛?练习3:一木块的质量是500g,漂浮于水面。求:①木块受到的浮力②木块浸入水中体积八年级(上)科学第二章复习提纲第一节大气层1、大气层:指在地面以上到1000千米左右的高度内,包围着地球的空气层。2、大气层的重要性:如果没有大气层,则地球A、没有天气变化;B、没有声音;;C、易受陨石侵袭;D、温差很大。3、大气的分层:根据大气温度垂直分布的特点及大气的密度、物质组成,可以把大气分为5层-----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外层。4、对流层:是

8、大气的底层,与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关系最密切的一层。*重点记忆:A、对流层最显著的特点------有强烈的对流运动,空气对流运动的规律:B、各种复杂的天气现象(如云、雨、雪、雷电等)都发生在对流层;*对流层集中了地球3/4的大气质量和几乎全部的水汽、固体杂质C、对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