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出-来-的-数-学.doc

画”出-来-的-数-学.doc

ID:59459976

大小:26.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11-02

画”出-来-的-数-学.doc_第1页
画”出-来-的-数-学.doc_第2页
画”出-来-的-数-学.doc_第3页
画”出-来-的-数-学.doc_第4页
画”出-来-的-数-学.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画”出-来-的-数-学.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画”出来的数学————“画数学”在数学教学过程中的妙用桐乡市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城北小学沈国元[文章摘要]“画数学”是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用简单的图形把题目的意思表示出来,或者学生把自己的思维过程用“画画”的方法表达出来的一种学习方法。它能帮助学生很好地把生活经验“数学化”,使学生能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生活中的一些现象,能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问题。“画数学”这种学习方法不仅直观形象,而且在教学中使用方便,弥补了数学学具的一些缺点,非常适合低段数学教学。学生能从“画数学”中体会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并且有意识地利用“画”来解决问题;学生在“画数学”的过程中体会到了数学的价值,欣赏到了数学

2、的美……关键词:画数学数学化思维我的困惑在我十几年的数学教学生涯中,大部分时间都是教小学的中段,后来因为学校的需要,我教了低段数学,积累了一些经验,但在教学中,曾经有这样的两个现象一直困惑着我。现象一:当我接手一年级时,许多孩子都存在着这样的问题:有时会不明白老师说什么;有时候题目看了很多遍还是不明白意思;问他是怎么想的,支吾了半天说不出个所以然来……我一直为这件事头疼,到底是孩子年龄太小,他们只有这点水平?还是自己的教学方法不当呢?请教了同事,他们也有这样的困惑,回答是:好象每届孩子都是这样,老师也没办法,只能顺其自然,随着年龄的增长,这样的现象自然会消失的。现象二:低年级数学的

3、教学中常常用到学具,学具的操作可以使学生更直观地理解算理,形成概念等。可是真正实施起来却有很多困难,原因是在目前的大班额教学中,如果是用学具操作的话就很难控制课堂的次序;其二,由于学具操作需要较多的时间,在交流时又不容易进行比较,因此很多时候是学生按照老师说的一步一步操作,教学过程就变成了为了操作而操作。基于这些原因,很多教低年级的老师虽然知道学具的好处,可是在平时教学中用的却很少,很多时候是老师用教具操作而学生仅仅是观察,这样做学生虽然能明白一些算理、概念等,但是学生的思维却被束缚,只按照老师的演示在思考接受,没能真正参与到数学的学习过程中来。偶然发现:自己通过培训学习教学思想也

4、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班级中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机会多了,课堂也变得越来越民主,可是这样的问题还是存在。有一次,请一个学生说想法,他说着说着就跑到黑板前边画边讲起来,他的画很稚嫩可是却能把他的想法形象地表示了出来,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有了这个意外的插曲,我不禁思考——能否让学生用“画数学”的方法来解决我的困惑呢?因为把数学画出来不仅直观形象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而且刚好可以弥补用数学学具的缺点。我开始研究——在数学课堂上,如何让学生“画数学”?如何才能让“画数学”发挥更大的功效?我的行动“画数学”就是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学生把题目的意思用简单的图形画出来,或者学生把自己的思维过程

5、用画图的方法表示出来的一种学习方式。那么“画数学”到底应该怎样画?又在什么时候“画”呢?一、在学生理解困难时[案例]一年级上册解决问题中有这样一道思考题:我前面有9人,后面有5人。一共有多少人?学生在以前的学习和练习中,已经形成了这样的一个观点——求一共有多少就是用加法,所以当他们拿到这一题时,想当然地列出了算式“9+5=14”。教学时,我问了孩子们从题目中知道了什么,这个“我”有没有包括到到9和5中去,然后让他们讨论如何解决,最后汇报讲解。这样的一个过程下来,只有十几个孩子理解,后来我又讲了两遍,理解的孩子虽然多了,可是换了一道类似的题:从前数起我排在第9个,从后数起我排在第5个

6、。这列队伍一共有几个?大部分学生又习惯地用9+5+1=15。怎样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呢?我想到了“画一画”这一方法,就提出“你能用两种不同的图形表示‘我’和其它人,把这两列队伍画出来吗?”学生们很快地就画出类似了这样的图:9人我5人9人5人汇报时,我让学生把两副图进行比较,让学生在辨析中进一步理解了题目的意思,明白了什么时候“我”是没有数的,什么时候“我”是重复数的。最后我还告诉学生“画画”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数学的方法,当我们看不懂题目时可以用画画的方法把题目画出来。后来学生再碰到例如排队、间隔等难理解的题时,都能主动地用画画来分析题目的意思。[我的思考]荷兰著名数学家和数学教育家弗兰登

7、塔尔曾经提出:学生的学习活动,与其说是学习数学,倒不如说是学习“数学化”。低年级的小朋友由于词汇量较少,他们的思维又是以具体的形象思维为主,虽然有比较多的生活经验,但是这些生活经验提炼到数学题时却往往难以理解。这时候,“画数学”在这里就起到了一种“桥梁”的作用,它能很好地把学生的生活经验进行“数学化”,即能用数学的眼光去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学生在创造出自己看得懂的“数学画”的同时,他的头脑中也正在不断地经历“数学化”的过程。二、在学生学习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