碱金属元素教案.doc

碱金属元素教案.doc

ID:59460773

大小:22.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11-02

碱金属元素教案.doc_第1页
碱金属元素教案.doc_第2页
碱金属元素教案.doc_第3页
碱金属元素教案.doc_第4页
碱金属元素教案.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碱金属元素教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一、课题:碱金属元素课型:预习+展示课使用时间:2014-7-9主备人:韩艳荣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①在掌握钠的性质的基础上使学生了解锂、钾、铷、铯的性质。②使学生了解碱金属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原子结构,并能运用碱金属性质上的差异及递变性,分析其原子结构的差异及相同之处。2、能力目标:①通过实验对比,培养学生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并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②通过对碱金属元素结构、性质的对比,培养学生比较、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3、情感目标:①通过实验及问题的讨论,激发学生求知欲和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化学的情感。②培养学生认识“量变引起质变”,“本质决定现象”等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

2、。三、教学重点:①碱金属的原子结构特点和性质的递变规律  ②碱金属的化学性质教学难点:碱金属元素化学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教学方法:探究法、启发法等四、教学过程:1、自主学习内容(一)碱金属元素的原子结构及特点(见ppt)思考问题1:通过观察碱金属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你能发现碱金属元素的原子结构有什么共同之处吗?有什么递变规律吗?温馨提示:(1)相同点:最外层电子数都是1。(2)递变性:从Li→Cs核电荷数依次增大,电子层数依次增多,原子半径依次增大(二)思考问题2:碱金属元素原子结构的递变性对碱金属的性质有什么影响?温馨提示: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原子核对外层电子的引力逐渐减弱,最外层

3、电子越来越易失去,性质越来越活泼。(三)碱金属物理性质的递变性(见ppt)思考问题3:从表中你可以总结出碱金属的物理性质有什么相似及递变规律吗?温馨提示:(1)相似性:色(铯略带金色)、软、轻、低、导(2)递变性:从锂到铯硬度减小;ρ增大(K与Na反常);熔、沸点降低2、小组探究与讨论(一)钠、钾与O2反应的比较钠钾实验现象实验原理(反应方程式)结论(二)钠、钾与H2O反应的比较碱金属钠钾共同点不同点实验原理(化学方程式)小结:以R代表碱金属元素,请写出R与水的反应方程式。2R+2H2O=2ROH+H2↑(三)从钠、钾与O2和水的反应实验我们知道了钾比钠更活泼,这一结论也验证了我们前

4、面的推测(即碱金属从Li→Cs性质越来越活泼)是正确的,且金属性也逐渐增强,还原性也逐渐增强。3、重点小结:通过大量实验和研究,人们得出了如下结论:(1)、碱金属元素单质化学性质的相似性①与氧气反应生成相应的氧化物,如Li2O、Na2O等。②与Cl2反应生成氯化物,如NaCl、KCl等。③与水反应能置换出H2O中的氢。④与非氧化性酸反应,生成氢气。⑤不能将不活泼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2)、碱金属元素单质化学性质的递变性从Li到Cs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碱金属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数增多,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吸引能力逐渐减弱;失电子能力逐渐增强,金属性逐渐增强。表现为:①与氧气反应越来越

5、剧烈,产物更加复杂。如Li与氧气只能生成Li2O、Na与氧气反应还可以生成Na2O2、而K与氧气反应能够生成KO2(超氧化钾)等。②与H2O的反应越来越剧烈。③对应离子的氧化性依次减弱,即Li+>Na+>K+>Rb+>Cs+④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逐渐增强,CsOH的碱性最强。特别提醒:因为Na、K等是很活泼的金属,易与H2O反应,故不能从溶液中置换出不活泼的金属。五、达标测试:(见ppt)六、布置作业:1、对碱金属元素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性质递变规律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依次减小B、单质的熔点、沸点依次降低C、和水反应的剧烈程度依次增强D、单质的金属性依次减弱

6、2、碱金属元素从上到下(Li、Na、K、Rb、Cs),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碱金属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数逐渐,原子核对的引力逐渐减弱,原子失电子的能力逐渐。3、元素的金属性逐渐,与水和氧气的反应越来越,生成的氧化物越来越。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越来越。七、教学反思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