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地理知识培训课件.ppt

生活中的地理知识培训课件.ppt

ID:59486386

大小:850.50 KB

页数:49页

时间:2020-09-13

生活中的地理知识培训课件.ppt_第1页
生活中的地理知识培训课件.ppt_第2页
生活中的地理知识培训课件.ppt_第3页
生活中的地理知识培训课件.ppt_第4页
生活中的地理知识培训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生活中的地理知识培训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地理学中的名词、现象和诗句——生活中的地理处处留心学地理回归年与恒星年回归年是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的周期,时间是365日5时48分46秒;恒星年是地球绕日公转360度所需要的时间,是365日6时9分10秒。太阳高度与正午太阳高度太阳高度是太阳高度角的简称,是表达昼夜状况的指标,大于0为白昼,小于0时为黑夜,等于0时在晨昏线上。正午太阳高度是一天中最大的太阳高度,是太阳在上中天的高度或地方时为12点时的太阳高度。太阳辐射、太阳辐射强度太阳辐射是指太阳源源不断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外辐射能量。其能量来源于太阳内部的热核反应。太阳辐射强度是指1平方

2、厘米的面积上1分钟内所得到的太阳辐射能量。其影响因素主要是:太阳高度角和大气透明度节气与季节节气是根据天气和物候的演变情况确定的,一个回归年有24个节气。季节是根据各地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周年变化情况确定的,以太阳在黄道上运行90度为划分标准。二者在一定程度上都反映了一年中寒来暑往及物候的变更情况气象、天气与气候气象是表明大气特征的物理状态和物理现象的总称。包括气压、气温、温度、风、云、降水等要素。天气是指短时期某地大气中的气象变化情况。它是由各种气象要素综合表述的大气物理状况。气候则是指一地区多年观察所得到的概括性气象情况。天气

3、是多变的,而气候则较为稳定大气的保温作用与大气的削弱作用都是大气的热力作用;削弱作用指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保温作用指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削弱作用指大气成分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反射和散射作用热力环流与三圈环流由于空气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称为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的一种最简单的形式。三圈环流由低纬环流、中纬环流和高纬环流组成,它是假设大气在均匀的地球表面上运动,在高低纬之间的受热不均和地转偏向力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是大气环流的主要组成部分(季风环流也是大气环流的组成。具有全球性的有规律的大气运动称大气环流)。城市热岛效应、雨岛效应与

4、温室效应热岛效应是指城市由于人口集中,工业、交通、居民生活等放出大量的人为热而使城市的气温高于郊区的现象。雨岛效应是指城市由于热岛效应,在城市上空存在一股上升气流,加上城市上空尘埃较多,使城市附近及下风向降水稍多的现象温室效应是指由于人类活动排放大量温室气体而造成全球气候变暖的现象季风环流与大气环流季风环流是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的一种环流,近地面空气冬季由陆地吹向海洋,夏季则由海洋吹向陆地。它是大气环流的组成部分副热带高气压带与副高副热带高气压带是七个气压带中的一个,副高是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简称,对我国天气、气候及旱涝有较大影响

5、地质时期、历史时期地质时期:1万年以前;历史时期:一般指1万年左右以来台风与飓风均是热带气旋中最强的一级。因所处海域不同而名称各异。分布于西北太平洋上的称为台风,分布于印度洋和大西洋的称为飓风焚风与干热风焚风:沿着背风山坡向下吹的热干风叫焚风。当气流越过山脉时,在迎风坡上升冷却,起初按干绝热直减率(即1℃/100米)降温,当空气达到饱和状态时水汽凝结,气温就按湿绝热直减率(即0.5-0.6℃/100米)下降,大部分水分在山前降落。过山顶后,空气沿山坡下降,并基本上按干绝热直减率(即1℃/100米)上升,导致山地背风坡气温高于迎风坡,因

6、而形成焚风。干热风:是一种高温干燥并伴有一定风力的农业气象灾害。气候的要素与气候形成因子气候的要素指气温、降水、气压和风,其中主要是气温和降水;气候的形成因子指影响气候的要素,有太阳辐射、大气环流、下垫面状况和人类活动等寒潮与寒流寒潮:气象灾害的一种。寒流:洋流的一种。厄尔尼诺与拉尼娜厄尔尼诺:赤道东太平洋海水温度异常偏高的现象。拉尼娜:赤道东太平洋海水温度异常偏低的现象1.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白居易《大林寺桃花》)“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这两句形象地反映了山地气候、植被的垂直变化和自然带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通常

7、海拔高度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庐山大林寺海拔高度在1100~1200米间,它比“人间(九江市的平地)气温要低6℃左右,因此桃花开放的时间要落后二三十天。类似的诗句还有:“山中岁月无甲子,四月才开二月花”。“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是横断山区气候、植被垂直变化的真实写照。诗句、谚语中的地理知识2. “清明时节雨纷纷”(杜牧《清明》)“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赵师秀《有约》)“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曾几《三衢道中》)我国东部地区降水类型主要为锋面雨。一般情况下,每年四、五月份,夏季风开始影响我国,来自大

8、洋的暖气团和北方冷气团形成的锋面在南岭一带,故这里降水较多,即“清明时节雨纷纷”。六月中旬到七月中旬,随着夏季风增强,锋面移到长江中下游一带,这时北方的冷空气势力虽已减弱,但仍可影响到江淮地区,两种气流在这里交锋,由于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