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写作选材与组材.doc

记叙文写作选材与组材.doc

ID:59493423

大小:29.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11-03

记叙文写作选材与组材.doc_第1页
记叙文写作选材与组材.doc_第2页
记叙文写作选材与组材.doc_第3页
记叙文写作选材与组材.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记叙文写作选材与组材.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记叙文写作选材与组材要想写好文章,选材是关键。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要材料,靠积累。要积累,靠观察,靠收集。占有材料,途经一般有三:1、从生活中汲取。沸腾的生活是写作的源头活水,热爱生活,关注人生,作文就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题材。2、从书籍中收集积累。人不能事事经历,书籍为我们体味生活,理解生活提供了又一渠道。3、整合生活素材,或在原材料基础上,借假设推理而生发出新的材料。选择材料如果说中心思想是一篇文章的灵魂,那么材料就是这篇文章的血肉躯体。中心思想是由具体材料来表现的,中心思想蕴含渗透在材料之中。因此,我们要表现一个特定的中心

2、思想,是不能随便找点材料就写的,而需要进行认真的选择,那么如何选择材料呢?  一、材料要真实。这个真实,可以是自己的亲身经历(即自己是事情的直接参与者);也可以是耳闻目睹(自己作为旁观者)。尤其要选取真实的有个性特点的细节材料。记叙文是通过具体、形象的人或事来表达中心意思的。在写人记事时,大而空,是同学们常犯的毛病。如果能从“大处着眼,小处落墨”,即选择个性特点鲜明的细节材料来写人记事,就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就会收到“以小见大”的效果。  二、材料要典型。典型的、有代表性的材料,最能反映事物本质,最有表现力和说服力。因此,要从众多的材

3、料中挑出典型的有代表性的材料。人物的思想感情,性格品质总要通过事件来表现,写人离不开叙事,而这些事件的选择必须典型。典型事件有时可以是人物有代表性的重大行为,但更多的是那些看来细小平常却能展示人物思想性格的生活琐事。典型事件往往不止一件事,一般都要二、三件事以上。  典型事例的安排应注意以下几点:  1、应注意从不同角度来表现人物的思想品质和性格特点,让人物形象丰满,立体化。  2、不平均使用笔墨,应当详略结合。一般至少有一件事要详写。  3、多个典型事例的安排上应注意衔接、过渡。通过什么方式来组接这些事例也要注意技巧。  三、材料要新

4、颖。俗话说,新米煮饭自来香。文章材料出新,就会有时代气息,生活味就会浓。因此要以独特的视角,选取新颖的材料。在同学们的作文中,选材陈旧比较普遍,往往千篇一律,缺乏时代气息。学生作文材料经常让人似曾相识:总是下雨妈妈送伞、老师给我补课、帮助孤寡老奶奶等等。这是不注意取材的创新,思维局限在部分材料的框架中。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各种新鲜事物层出不穷,这为我们选材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我们要善于观察生活,感受生活,捕捉生活中的“闪光点”,“见人所未见,发人所未发”,这样才有可能写出好作文。我们在写作中,要力求在选材时多下功夫,做到别人说过的话,

5、我不原样地说;别人用过的材料,我不照搬来用。这样才能避免一般化,使人耳目一新。  四、材料要切题。就是要围绕中心选择取舍材料。中心是选材、剪裁的依据,要力求选取最能表现中心的材料,果断舍弃与中心无关的材料,才能有力地突出中心。“剪裁”本来是裁缝行业中的一个术语,意思是将布料依照需要尽量剪裁,该去就去,该留就留,缝制成美丽的衣裳。写作文也如同做衣裳一样,对使用的材料也必须剪裁。剪裁,需要有依据。依据之一就是根据中心思想剪裁。一般来说,对表现中心思想起重要作用的材料,要进行详写;对表现中心思想起辅助作用的材料要进行略写;与中心思想无关的材料

6、不管多么生动,也要毫不可惜地予以割舍。  组织材料  一、截取精要法,在记叙文中,截取事物的最精彩、最动人、最能反映其性质的闪光瞬间而加以表现的剪裁方法即截取精要法。  一幅完整的布料,需精心剪裁,才能做成得体的衣服。精心剪裁作文材料,截取精要,能使文章写得精彩扼要,中心突出。  材料的截取主要从三方面着手。1、叙事的文章截取事情发展中最精彩、最紧张、最激烈的部分。2、写人的文章选取人物经历中最能反映人物性格、思想,能多侧面表现人物的材料。3、写景要截取景物状态最鲜明的片段。  二、舍本逐末法,它是选材中寻求新颖的反映角度的一种常见方法

7、,它选取事物中似乎是并不重要的细枝末节的东西以反映事物的整体,表现深刻的主题。它贵在表达角度新、依材料“芥末”挖掘有价值的重大题材,常有三种方法。1、避开过程的叙述,截取事情的开端和结尾。2、避开主体的记叙,选取事情的细枝末节。3、避开本体的正面叙述,选取事件侧面的蛛丝马迹。  三、以小见大法,即采用日常生活中看似微不足道的平凡小题材来表现大主旨的方法。谈身边小事而寄托深远,论人情世故而放眼世界。具体做法常有两种:1、从一草一木、一虫一鸟的小事物中迸发出诱人的思想火花,揭示深刻的生活哲理。2、借助日常小故事、小场景烘托时代大背景,透视出

8、本质意义。要注意的是挖掘材料内涵要适度,挖掘的思想不能游离材料蕴涵的本质。  四、移花接木法,把别的事物、人物、故事转借到自己作品中,借别处的题材表现人物性格,表现深刻的主题,这种方法就叫移花接木法。材料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