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散数学总复习ppt课件.ppt

离散数学总复习ppt课件.ppt

ID:59495085

大小:256.00 KB

页数:25页

时间:2020-09-13

离散数学总复习ppt课件.ppt_第1页
离散数学总复习ppt课件.ppt_第2页
离散数学总复习ppt课件.ppt_第3页
离散数学总复习ppt课件.ppt_第4页
离散数学总复习ppt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离散数学总复习ppt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离散数学1期末总复习内容提要考试要求离散数学21、命题及其表示命题的概念:能够判断真假的陈述句。2、逻辑联结词否定、合取、析取、蕴含、等值3、命题公式与翻译3.1命题公式的定义3.2命题的符号化:将一个文字描述的命题写成相应命题公式的形式。一、数理逻辑内容提要离散数学34、真值表与等价公式4.1真值表:将命题公式在所有赋值下的取值情况列成表。4.2等价公式:若命题公式A和B在任一赋值的情况下对应的真值都相同,则称公式A与B等价。5、命题公式的分类与蕴含式5.1命题公式的分类:重言式、矛盾式和可满足式。5.2蕴含式的定义:设A,B为两个命题公式,若A→B为重言式,则称A蕴

2、含B.离散数学47、推理理论7.1直接证法7.2间接证法(附加前提证明法、归谬法)7.3推理理论的应用6、范式6.1析取范式与合取范式的定义6.2主析取范式及其求法(真值表法、等值演算法)离散数学58、谓词的概念与表示个体常元与个体变元:表示具体或特定个体的词称为个体常元,表示抽象或泛指个体的词称为个体变元.9、谓词演算的等价式与蕴含式谓词演算的等价式谓词演算的蕴含式10、谓词演算的推理理论US、UG、ES、EG规则离散数学61、理解命题的概念。2、掌握常见的逻辑联结词及其定义。3、能正确列出命题公式的真值表,掌握等价公式的证法(等值演算法。4、掌握主析(合)取范式的概

3、念及其求法(真值表法与等值演法)。5、能正确将一个文字描述的命题翻译成命题公式,并证明其有效性。6、理解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的概念,并能将一个文字描述的命题翻译成正确的谓词公式。并能将一个实际命题转化为谓词公式命题并进行证明。考试要求离散数学7典型例题1:下列语句中,属于命题的是()A、请勿吸烟!B、我正在说谎。C、雪是黑的。D、明天开会吗?离散数学8典型例题2:用等值演算法求以下命题公式的主析取范式:解:离散数学93:写出下面推理的证明。如果今天是星期一,则10点钟要进行离散数学或数据结构考试。如果数据结构课程的老师生病,则不考数据结构。今天是星期一,并且数据结构课程的

4、老师生病,所以今天进行离散数学的考试。解:设p:今天是星期一;q:10点钟要进行离散数学考试;r:10点钟要进行数据结构考试;s:数据结构课程的老师生病;解题思想:将命题符号化;写出前提和可能结论;使用构造证明法推演出正确结论。p(qr)srpsq典型例题离散数学10前提:p(qr),sr,ps结论:q证明:①ps②s③sr④r⑤p⑥p(qr)⑦qr⑧q前提引入①化简规则前提引入④⑦析取三段论②③假言推理⑤⑥假言推理前提引入①化简规则离散数学111、序偶与笛卡尔积1.1序偶:两个具有固定次序的个体组成一个序偶.1.2笛卡尔积:以序偶为元

5、素的集合.2、关系及其表示2.1关系的概念:笛卡尔积的子集。2.2关系的表示:集合表示法、矩阵表示法、关系图表示法。内容提要二、二元关系离散数学123、关系的性质自反、反自反、对称、反对称、传递性。4、复合关系和逆关系5、关系的闭包运算自反、对称、传递闭包的概念和求法离散数学136、等价关系6.1集合的划分与覆盖6.2等价关系与等价类的概念6.3等价关系与划分的一一对应关系7、次序关系,尤其偏序关系7.1偏序关系与偏序集的概念7.2偏序关系的哈斯图7.3偏序集特殊位置的元素(极大、小元,最大、小元,上、下界,上下确界)离散数学141、理解关系的概念,掌握关系的矩阵表示法

6、与关系图表示法。2、理解关系的五个性质,判断关系性质。3、理解自反、对称、传递闭包的概念。4、理解等价关系、及其与划分的相互诱导。5、理解偏序关系的概念,哈斯图表示,最大最小值,极大极小值和上下界。考试要求离散数学15典型例题设R是非空集合A上的二元关系,如果R是自反的、________和传递的,则称R是A上的一个等价关系.对称的A={1,2,3,4,5,6},D是整除关系,哈斯图为:则若B={1,2,3,6}6为B的最大元。1为B的最小元。531246则若B={1,2,4}4为B的最大元。1为B的最小元。6312124离散数学171、理解代数、子代数、幺元、逆元和等幂

7、元等概念。2、理解同态的概念。3、理解群、半群、循环群等概念。4、能证明某个结构是代数、群、半群等。5、能够证明代数结构间的同态。内容提要三、代数1:代数A=<{a,b,c},*>如下表所示,指出其中的幺元,零元。*abcaabbbabccabab为左幺元。无右幺元。a,b为右零元。无左零元。无幺元,零元。2:函数f:II,f(x)=kx,这里kI,是从的自同态。证明:(1)x,yI,有f(x+y)=k(x+y)=kx+ky=f(x)+f(x)(2)f(0)=k(0)=0所以,f是从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