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边坡技术在地质灾害防护工程应用

探析边坡技术在地质灾害防护工程应用

ID:5952312

大小:28.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7-12-29

探析边坡技术在地质灾害防护工程应用_第1页
探析边坡技术在地质灾害防护工程应用_第2页
探析边坡技术在地质灾害防护工程应用_第3页
探析边坡技术在地质灾害防护工程应用_第4页
探析边坡技术在地质灾害防护工程应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探析边坡技术在地质灾害防护工程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探析边坡技术在地质灾害防护工程应用  摘要:排水工程+格构锚固+重力式挡墙+坡面防护(绿化)的护坡技术适用于丘陵地貌边坡防护,尤其适用于岩土质边坡防护。本文结合工程实际,分析了排水工程+格构锚固+重力式挡墙+坡面防护(绿化)结合的护坡技术的施工工艺和技术要求关键词:排水工程;格构锚固;挡墙;坡面防护。中图分类号:S276文献标识码:A工程概况广州市花都区梯面镇某地质灾害防护工程地处于丘陵地貌,位于山丘与丘间谷地交界处,山丘均由花岗岩构成,表层风化强烈,风化土厚度变化较大。边坡坡体主要由坡残积土以及全~强风化花岗岩

2、构成,坡体岩土层的工程性质较差。边坡主要由第四系坡残积土组成,属于岩土质边坡,土性以砂质粘性土为主,结构松散,孔隙发育,遇水极易变形和崩解,物理力学性质较差,土体抗剪强度较低。根据该边坡形成的主要原因和地质环境特征,并结合稳定性和危害性分析,提出以下防治措施(如图):即排水工程+格构锚固+重力式挡墙+坡面防护(绿化)。2、主要施工工艺、技术要求72.1施工顺序边坡施工开挖应自上而下有序进行,并保持两侧边坡的稳定,保证弃土、弃渣不导致边坡附加变形或破坏现象发生。边坡施工工作宜在枯雨季节进行。施工顺序:削坡→坡面平整

3、→挡土墙施工→锚杆施工→格构梁施工→截排水施工→培土绿化→养护。2.2挡土墙施工(1)挡土墙材料使用浆砌块石,块石强度等级应不低于MU30,块石表面应清洗干净,施工必须采用座浆法,严禁干砌,砂浆填塞应饱满,砂浆等级不小于M7.5。挡土墙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不小于200kPa。挡土墙所用块石上下面应尽可能平整,块石厚度不应小于200mm,露面应用M7.5砂浆勾凸缝。应分层错缝砌筑,基底和墙趾台阶转折处不应有垂直通缝。(2)墙后填土宜优先采用透水性好的碎石土,砌体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0%时,分层夯实。当采用粘性土作填料时

4、,宜掺入适量的碎石夯实,密实度不小于85%。不应采用淤泥、耕植土、膨胀性粘土等软弱有害岩土体作为填料。墙背填料综合内摩擦角不小于35°,压实系数不应小于0.94。(3)为排出墙后积水,应设置泄水孔。泄水孔采用φ80PVC管,水平间距2m,倾角不小于75%,进入填土侧管壁带孔,外包滤网。上下左右交错设置,最下一排泄水孔的出水口应高出地面≥200mm。(4)挡土墙背侧应设置200mm~400mm的反滤层,泄水孔附近1m范围内应加厚至400mm~600mm。回填土为碎石土或砂性土时,应在最低排泄水孔下部,夯填至少300

5、mm厚的粘土隔水层。(5)墙顶用水泥砂浆抹成5%外斜护顶,厚度不小于30mm。(6)挡土墙沉降缝每15m~20m设置一道,缝宽20~30mm,缝中填沥青麻筋、沥青木板或其他有弹性的防水材料,沿内、外、顶三方填塞,深度不小于150mm。在挡土墙拐角处,应适当加强构造措施。(7)基底力求粗糙,对粘性土地基和基底潮湿时,应夯填50mm厚砂石垫层。在施工前要做好地面排水工作,保持边坡坡面干燥。2.3锚杆施工(1)成孔采用干钻成孔,锚杆成孔直径为φ130mm。钻孔要求孔壁平直,终孔后要求清净孔内残渣。钻孔倾角偏差不超过±2

6、°。钻进过程中应对每孔地层变化、进尺速度、地下水情况以及一些特殊情况做现场记录。若遇塌孔,应立即停钻,进行固壁灌浆处理,注浆36h后重新钻进。7(2)锚杆制作锚杆杆体采用φ25钢筋。为确保钢筋在孔洞中定位准确,每隔2m设置一个定位支架,锚孔定位力求准确,偏差不超过±10mm。(3)锚杆安装锚杆制作好后,应尽快使用,不宜长期存放。安装采用人工推入法进行,安装时,应尽量保持平顺,下到孔底时应适当上提,以避免压弯,对于边坡下部锚杆因靠近房屋难以入孔,可分段下放在孔口处焊接。(4)注浆普通锚杆为全粘结型锚杆,全孔注水泥砂

7、浆。注浆材料应选用合格材料,水泥标号PC32.5R。注浆压力宜为0.5~1.5MPa,水泥砂浆水灰比为0.4~0.5,灰砂比为3:1,浆体强度不低于M30。注浆时应将注浆管置入离孔底不大于300mm,待孔口返出水泥浆浓度与搅拌注入的水泥浆浓度一致时方可停泵,并做好注浆记录。2.4格构梁施工格构梁采用现浇施工。施工前应先进行锚杆、锚索施工。格构梁施工程序为:清坡—挖槽—支模—钢筋绑扎—浇注。钢筋混凝土格构梁应整体嵌于边坡中,护坡坡面应平整、夯实,无溜滑体、蠕滑体和松动岩块。7应对格构梁开挖的岩性及结构进行编录和综合

8、分析,将开挖的岩性与设计对比,出入较大时,应进行变更处埋。混凝土及钢筋施工应符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1)的有关规定。2.5喷射砼施工坡面喷射120mm厚C20砼,内铺φ8@200×200钢筋网,加强筋2φ16,梅花型布置焊接于普通锚杆头部。坡面填土层深度范围内按2000mm×2000mm设置泄水孔。泄水孔采用φ50PVC管,管长500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