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运工具运用工程培养方案

载运工具运用工程培养方案

ID:5953390

大小:83.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7-12-29

载运工具运用工程培养方案_第1页
载运工具运用工程培养方案_第2页
载运工具运用工程培养方案_第3页
资源描述:

《载运工具运用工程培养方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载运工具运用工程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为适应二十一世纪我国现代化建设对高层次人才的需要,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载运工具运用工程专业的科研、工程技术专门人才,要求硕士研究生做到:1、较好地掌握马列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优良,勤奋好学,积极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2、掌握本学科领域的基础理论、科学研究方法和工程应用技术;了解本学科的现状、前沿和发展趋势;具有创新精神;能够运用现代科学理论和方法、实验技术和手段以及计算机技术,进行本学科或交叉学科的科学研究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具有一定的组织

2、管理能力和较高的人文素质。熟练掌握一门外语。3、具有健康的体魄和心理素质。二、学科专业及研究方向简介1、本学科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新兴学科,主要研究载运工具(汽车、机车车辆、船舶和航空器)的运行品质、安全可靠度、交通运输中运输设备运用、检测、维修等基础理论和新材料、新技术、新理论在载运工具中的应用。随着我国铁路高速、重载的步伐的加快,高速公路的不断延伸,水运、航空运输的加速发展,对我国交通运输设备的机械性能、可靠性、动力学性能、安全舒适性、维修体制等各方面都提出了挑战,载运工具运用工程专业融合了力学、材料科学、振动学、机车车辆理论、车辆动力学、测试技术、故障诊断学、设

3、备综合工程学、人工智能、模式识别、计算机技术等多学科知识,推动交通运输设备运用、检测、维修的现代化、科学化,使交通运输设备安全、高效地为我国经济建设服务。2、主要研究方向及其内容:1)载运工具动力学与控制2)装备损伤识别与故障诊断3)载运工具运行仿真4)智能工程理论及其应用。5)载运工具电子控制技术三、培养方式及学习年限1、硕士生的培养方式为导师负责制,课程学习和科学研究可以相互交叉。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一般要求在第一年修满所要求的学分。2、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的学习年限一般为2~3.5年(含休学)。四、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课程设置分学位课和非学位课两大类,学位课分为公共

4、学位课、基础理论课、专业学位课,非学位课分为选修课和必修环节。硕士生在校期间,应修最低学分为26学分,其中公共学位课8学分,基础理论课不少于4学分,专业学位课不少于5学分,选修课不少于5学分,必修环节4学分,最高学分不超过34学分。学分积要求是学位课学分积不少于51,选修课学分积不少于15,总学分积不少于66。课程的考核采取以下几种方式:方式A:平时成绩(20%)+闭卷考试(80%)的考核方式;方式B:闭卷考试(50%)+课程论文(50%)的考核方式;方式C:平时成绩(30%)+课程论文或课程设计(70%)的考核方式;方式D:考查。课程类别课程名称学时学分考核方式公

5、共课自然辩证法322B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161B公共外语64+324A专业外语161B基础理论课数值分析483A应用数理统计322A随机过程483A矩阵论322A有限元法基础483A专业学位课振动理论483B现代控制理论322B车辆动力学与控制483B振动与噪声控制322B车辆电子控制技术483B现代CAD技术322B选修课非线性动力学322C现代设计理论与方法483B小波变换理论及应用322B随机振动322B测控技术专题322C日语161C人文社科系列讲座161C必修环节科研(教学)实践1D学科前沿报告与学术活动81D科技写作161C信息检索161C补修课程五

6、、学位论文要求学位论文工作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研究生进行科学研究或承担专门技术工作的全面训练,是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主要环节,也是培养研究生文献阅读能力、工程设计能力、实验能力、数据分析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写作能力的主要环节。要求做到:1、学位论文的选题必须着重选择对国民经济具有一定实用价值或理论意义的课题,要充分考虑实验的各种条件、课题的份量与难易程度;学位论文的选题必须在第三学期期中(10月底前)完成,开题报告统一交培养单位办公室。2、学位论文必须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由研究生独立完成,研究

7、工作必须坚持实践性、实验性的原则,论文内容应以研究生本人从事的实验、观测和调查的材料为主。对所研究的课题要有自己独立的见解。3、硕士生论文科研时间一般不少于1年。4、学位论文实行中期检查制度,一般应在第四学期(5月底)进行,汇报学位论文工作的进展情况,遇到问题和困难及时向导师寻求帮助和指导,保证论文顺利完成。5、学位论文送审分两批进行,第一批安排在第五学期期中;第二批安排在第六学期期中,。6、论文答辩、学位申请和学位授予参照《学位授予工作实施细则》执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