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稻甬籼15增施粒肥试验探究

早稻甬籼15增施粒肥试验探究

ID:5954920

大小:26.50 KB

页数:0页

时间:2017-12-29

早稻甬籼15增施粒肥试验探究_第页
预览图正在加载中,预计需要20秒,请耐心等待
资源描述:

《早稻甬籼15增施粒肥试验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早稻甬籼15增施粒肥试验探究  摘要进行早稻甬籼15增施粒肥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各处理间始齐穗及全生育期完全一致,即增施粒肥对甬籼15生育期基本没有影响。常规施肥的分蘖成穗率最高,有效穗数、穗总粒数、穗实粒数也最高。粒肥增施钾肥的处理对粒重有一定提升,此次试验中,粒重增加了0.8%。实测单产以粒肥增施钾肥的处理产量最高,较常规施肥增产1.3%,增幅不显著。实践操作中考虑到用工成本及农资费用,建议仍采用常规施肥。关键词甬籼15号;粒肥;产量中图分类号S511.3+1;S14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

2、2013)06-0013-01甬籼15作为宁波市鄞州区早稻主推品种,有早熟、稳产性好、株型独特、耐肥抗倒等特点,但该品种后期功能叶保持差,不能持久提供光合产物,影响产量,理论上增加粒肥能解决这一问题。为确定最佳的增施粒肥方法,特进行了此次试验。1材料与方法1.1试验材料供试品种:甬籼15,中熟早稻,宁波市农科院选育。1.2试验设计4试验在宁波市鄞州区云龙镇陈黄村进行,设4个处理,具体施肥处理见表1。不设重复,随机排列,小区面积200m2。各处理施肥量均为纯N150kg/hm2、P2O552.5kg/hm2、K2O45

3、kg/hm2。基肥4月25日施用,追肥第1次5月7日施用,第2次5月14日施用,第3次6月8日施用。1.3试验方法试验地前茬空白,肥力中等,3月30日播种,播种量2250kg/hm2,4月26日移栽,秧龄27d抛秧,抛秧前进行机械耕整。培育管理按照当地栽培习惯,高于当地大田生产水平进行。5月2日化学除草,用丁草胺750mL/hm2+苄丁750g/hm2拌尿素撒施,5月17日搁田开始,5月21日覆水。6月8日防治1代二化螟1次,用稻腾450mL/hm2+井冈霉素3750mL/hm2[1-3]。6月29日防治飞虱、纹枯病

4、1次,用25%吡虫啉240g/hm2+井冈霉素3750mL/hm2[4]。2结果与分析2.1抽穗时间与生育期田间调查表明,各处理生育期基本一致,始穗期为6月17日,齐穗期为6月21日,全生育期为113d,即增施粒肥对甬籼15生育期基本没有影响。2.2群体动态4由表2可知,分蘖率最高的是CK,为369.7%,其次是处理3,为360.6%,再次是处理2,为348.5%,最低的是处理1,为318.2%。有效穗最高的是CK,为397.5万穗/hm2,其次是处理1,为386.1万穗/hm2,处理3和处理2较低,分别为384.0

5、万、374.4万穗/hm2。成穗率最高的是处理1,为74.3%,其次是CK和处理2,均为65.8%,最低的是处理3,为65.2%。2.3经济性状由表3可知,处理3的株高较高,为84cm,最低的是处理1,仅80cm。穗长CK和处理3略高,均为17.2cm,其次是处理2,为16.8cm,再次是处理1,为16.5cm。穗总粒数CK最高,为103.3粒,其次是处理3,为101.1粒,再次是处理2,为99.1粒,最低的是处理1,为90.0粒。穗实粒数CK最高,为92.9粒,其次是处理3,为91.2粒,再次是处理2,为88.3粒

6、,最低的是处理1,仅80.2粒。千粒重处理3最高,为25.2g,其余3个处理相同,均为25.0g。理论产量CK最高,达9232.5kg/hm2,其次是处理3,为8824.5kg/hm2,最低的是处理1,为7740.0kg/hm2。实测产量处理3最高,为8190.0kg/hm2,较CK增加1.3%,处理2居第3次,为7959.0kg/hm2,最低的是处理1,仅7759.5kg/hm2,较CK减少4.0%。3结论与讨论4试验结果表明,各处理间始齐穗及全生育期完全一致,即增施粒肥对甬籼15生育期基本没有影响。常规施肥的分蘖

7、成穗率最高,有效穗数、穗总粒数、穗实粒数也最高。粒肥增施钾肥的处理对粒重有一定提升,此次试验中,粒重增加了0.8%。实测单产以粒肥增施钾肥的处理产量最高,较常规施肥增产1.3%,增幅不显著。实践操作中考虑到用工成本及农资费用,建议仍采用常规施肥[5-6]。4参考文献[1]朱文中,王丽艳,贾春亮.水稻平衡施肥试验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2(24):16-17.[2]石胜成,向恒庭,彭顺湘,等.水稻节氮抗倒高效栽培技术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2(24):21,25.[3]卜容燕,李小坤,鲁剑巍,等.中稻氮

8、磷钾肥的施肥效果及推荐用量[J].中国农学通报,2010(14):218-221.[4]曹凑贵,蔡明历,张似松,等.湖北省水稻生产现状及技术对策[J].湖北农业科学,2004(4):28-30.[5]徐华丽,卜容燕,朱德雄,等.武汉市郊晚稻氮磷钾肥效果及推荐用量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12):6391-6393,6420.[6]欧勤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