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皖南传统民居被动式节能技术

浅议皖南传统民居被动式节能技术

ID:5964389

大小:29.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7-12-29

浅议皖南传统民居被动式节能技术_第1页
浅议皖南传统民居被动式节能技术_第2页
浅议皖南传统民居被动式节能技术_第3页
浅议皖南传统民居被动式节能技术_第4页
浅议皖南传统民居被动式节能技术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议皖南传统民居被动式节能技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浅议皖南传统民居被动式节能技术  【摘要】长期以来中国各地民居建筑在和自然的不断抗争和适应过程中,总结出了与当地环境和谐共生的一套被动式节能技术。在这些纷繁复杂的民居形式中,遍布于蜿蜒逶迤的皖南山区的明清传统民居村落建筑群,在我国建筑史上书写下了光辉的一页,以其别具一格的风貌展现了古徽州人民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生态观念。本文选取江西婺源传统民居代表——具有“理学渊源”之称的大理坑村作为研究对象,对蕴含其中的被动式节能技术作进一步的研究。【关键词】民居、被动式节能、生态观念【Abstract】Foralongtime,alloverChinaresidentialco

2、nstructionandconstantstruggleinnatureandadaptationprocess,summedupinharmonywiththelocalenvironmentofapassiveenergysavingtechnology.Inthesecomplexformsofresidential,throughoutitsmeanderingmountainareaofSouthernAnhuiProvinceduringtheMingandQingDynastiestraditionalresidencevillagebuildi

3、ngs,inChina’sarchitecturalhistorywritingunderabrilliantpage,tohaveastyleofone’sownstyleshowstheancientpeopleofHuizhoudeepcultural6andecologicalconcept.ThispaperselectstheJiangxitraditionaldwellingsinWuyuan–withthe“representativeofNeo-Confucianismorigin”ofDalikenvillageastheresearchob

4、ject,furtherresearchonpassiveenergysavingtechnologycontainedinit.【Keywords】residential,passive,ecologicalconcepts1.引言传统民居建筑是中国大地上数量最多分布最广的建筑类型。同时,它也是传统文化积淀最厚重、人类智慧结晶表现最直接、给人感受最亲切的人居场所。江西省婺源县坨川乡大理坑村明清时期的古民居,以其对周围环境的适应性、对当地文化的传承性、对生态观念的应用性而著称。2.大理坑村民居概述2.1地理环境婺源,位于赣东北,东邻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衢州,西毗瓷都

5、景德镇,北枕国家级旅游胜地黄山,南接江南第一仙山三清山,是一颗镶嵌在皖、浙、赣三省交界处的绿色明珠。6大理坑,位于江西省婺源县北部,北界与安徽省休林县相接,南距婺源县城紫阳镇五十公里。村落地处侵蚀构造中底山区,四周重峦叠嶂,高湖山、双坦尖、九阳凹山等千米以上的山峰比比皆是,形成绿色屏障。而古村落就像是一个藏在深山里的珠宝。2.2气候婺源地处中亚热带,具有东亚季风区的特色,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霜期较短、四季分明。境内山峦起伏,走向不一,由于云雾、雨日较多,高山挡光,林木蔽荫,使各地日照时数差异较大。常年主导风向为东北风,历年平均风速1.5米/秒。大理坑村处在这样大

6、的气候条件下,决定了当地民居建筑的特点——粉墙黛瓦、烽火马头墙、小桥流水人家。2.3历史沿革理坑原名理源,建村于北宋末年,村人好读成风,崇尚“读朱子之节,服朱子之教,秉朱子之礼”,被文人学者赞为“理学渊源”。百年来这偏僻山村,人才辈出,先后出过尚书余懋衡,大理寺正卿余启元,司马余维枢,知府余自怡等七品以上官宦36人,进士16人,文人学士92人,著作达333部582卷之多,其中5部78卷被列入《四库全书》,可见理坑昔日的辉煌。大理坑村至今仍保存完好的明清古建筑有“官厅”、“天官上卿”、“尚书第”、6“司马第”、“诒裕堂”、“云溪别墅”、“花厅”、“金家井”、“小姐

7、楼”等等,这些古建筑粉墙黛瓦、飞檐戗角、“三雕”工艺精湛,布局科学、合理、冬暖夏凉,是生态文明的绿宝石,是建筑艺术的博览园。3.大理坑村明清建筑的平面形式3.1村落平面布局形式“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整,屋舍俨然……”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简直就是今日大理坑村的写照。群山环抱中,理源溪呈“S”形环抱理坑村,将村落分成东西两大区域,远远望去就像一幅巨大的太极图。大理坑村是婺源境内规模最大的明清官邸民宅建筑群村落,背山面水,四面环山,地势北高南低,有坨川源头三溪之一的理源水,弯曲着从大理坑村南流过,有山丘于村前捧揖,符合风水学

8、要求,是具有天地生气的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