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高性能混凝土技术发展和应用

浅议高性能混凝土技术发展和应用

ID:5965290

大小:28.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7-12-29

浅议高性能混凝土技术发展和应用_第1页
浅议高性能混凝土技术发展和应用_第2页
浅议高性能混凝土技术发展和应用_第3页
浅议高性能混凝土技术发展和应用_第4页
浅议高性能混凝土技术发展和应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议高性能混凝土技术发展和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浅议高性能混凝土技术发展和应用  摘要:高性能混凝土的优越性能越来越满足了当代建筑的发展需求,其技术被广泛的应用和研究发展,至今已渗透到了建筑的各个领域,本文就将对高混凝土技术的发展以及相关领域的应用做了简要的探讨。关键词:高性能混凝土;技术;发展;应用中图分类号:TU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一、引言高性能的混凝土凭借着自身所有的非常好的工作性和耐久性以及高强度等很多非常优秀的特性,被目前认为是全世界上最具全面性能的混凝土。至今很多重要的建筑工程,特别是高层、大跨桥梁等建造工程中普遍采用,而且越来越展现了他独有的优越性,而且在工程建造的经济、安全、环境适应性等方面都产生了明显的

2、效益。二、高性能混凝土技术的发展1.混凝土技术的进展6西方国家在工业时代四十到七十年代因为较高强度的水泥早起问世,而当时由于结构在设计强度方面还不够高,于是就产生了生产混凝土通过低水泥用量、大水灰比的方式进行生产,在前提是满足了强度的需求下又便于施工操作,然而这对混凝土建筑结构的耐久性方面,尤其是在侵蚀性环境里暴露工作时,产生了非常不利的情况。上世纪五十年代末期高效碱水剂的出现使得高强度混凝土跃进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具有代表性的有改性木钙系、三聚氰胺系和萘系高效碱水剂,目前使用较为普遍的高效碱水剂。到八十年代矿物外加剂的崛起,成为了当前高性能混凝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国《公路桥涵施

3、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将高性能混凝土描述为:“具有高强度、高弹性模量、低渗透性和抵抗外界破坏的混凝土[1]。2.高性能混凝土技术的发展2.1纤维混凝土将纤维掺入到混凝土,随着纤维在混凝土里的掺入,其抗裂性和抗拉性能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国外的纤维混凝土都非常热,在铺设公路路面时运用的较多,国内在纤维混凝土的研究领域主要还是在低掺量(体积比在2.5%以下)纤维混凝土,当混凝土中超过2.5%的纤维掺入量就会发生结团,变失效了。而国外则研究的重点是高掺入量和中掺入量纤维混凝土(掺入量:美国17%—23%,丹麦6%。但效果大体相同)[2]。丹麦掺入的一般是短纤维,而且表面进行

4、镀铜,这样混凝土的强度可达到C200以上,受到破坏时,塑性非常好[3]。美国则主要在高速公路和做板上运用纤维混凝土,而且这种纤维混凝土比较薄,已铺设在高速公路的路面层,表现出非常好的路面弹性,但造价却也非常高。62.2机敏型高性能混凝土有着能够自身修复和控制以及诊断等功能机敏能力强的高性能混凝土;例如能够承受高强度高温的混凝土、内养护混凝土、自密实混凝土等。2.3活性细粉混凝土超细粉状物质对混凝土非常重要,将其酌量在混凝土中加入,会使较为硬化水泥石结构变得很致密,混凝土孔径也变得细化,界面结构也有所改善,而且具有高的强度、耐久性和抗渗性,即将其掺入到高强混凝土中可以使结构得以改善、

5、性能得以提高。国外目前已研制成功了抗压强度达到200MPa~800MPa的超高强立方体活性细粉混凝土,其也可达到25~150MPa的抗拉强度,是一种强度非常高的混凝土,并且在实际的各建造工程中都得到了大量的应用。国内主要有东南大学等通过在国产的细粉材料中适量加入刚纤维,也已成功研制了C180~C360级的活性细粉混凝土。2.4免振自密实混凝土6免振自密实混凝土,这种类型的混凝土工作性能非常出色优良;而且它的均匀性、密实性、填充性均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在混凝土的研究领域成为了一项新的技术进展而被划分为高性能混凝土的另一族。近些年来,它由日本率先研发并且应用到实际工程中较为先进的一项混凝

6、土技术。由于在工程应用上免振自密实混凝土的应用可以使得混凝土的质量提高、混凝土施工操作的改善、施工进度加快竟而工程费用降低、提高生产率以及养活施工噪音等技术经济效果。世界各国近年来都对其很大的关注和重视。到2003年日本已有差不多一半的混凝土工程都是使用免振自密实混凝土浇注的。三、高性能混凝土技术的应用现状1高性能混凝土技术离岸结构物和长大跨桥梁的建造应用Langley等人叙述了几种加拿大一长大跨桥梁所用的拌合物。他们主要用于墩基、墩部和主梁,水用量153L/m3,450Kg/m3用量的硅粉混合水泥,3L/m3用量的高效碱水剂和160mL/m3用量的引气剂[4]。其坍落度大约在20

7、0mm;含气量6.1%;1d、3d、28d抗压强度分别为35、52和82MPa;含气量7%;1d、3d、28d和90d抗压强度分别为10、20、50和76MPa。根据美国和加拿大的氯离子与透水性快速渗透标准方法进行试验,最后结果表明:低渗透性在这两部分混凝土中都非常明显[5]。2.高性能轻混凝土6普通混凝土在自重比和强度特性中与钢材相比较都很低,而高强性能混凝土提高了该比例,这是因为有高效减水剂的掺入;一些普通骨料可用微孔大量轻骨料所替代,从而可以使这个比例进一步提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