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身放疗的临床新进展.pdf

全身放疗的临床新进展.pdf

ID:59690669

大小:96.72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11-13

全身放疗的临床新进展.pdf_第1页
全身放疗的临床新进展.pdf_第2页
全身放疗的临床新进展.pdf_第3页
资源描述:

《全身放疗的临床新进展.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全身放疗的临床新进展全身放疗的临床新进展全身放疗在骨髓移植中主要有二大作用:①免疫抑制作用:破坏骨髓细胞和细胞免疫能力,减少骨髓同种移植的免疫反应;②联合化疗的抗癌作用,参与破坏恶性肿瘤细胞,这二种机理根据疾病的种类和患者的情况不同在联合作用的基础上各自所占的比重不同[4]。2全身放疗临床技术的改进2.1准备阶段:此阶段是相当重要的,全身放疗要求有特定的治疗室。治疗室内需要安装激光定位灯。在定位过程中,患者躺在可调动的床上,床一侧固定一块有机玻璃板,以支撑患者的侧面,为不影响人体的无菌隔离,肺部档铅块置于照射野的前方。在照射后野时,只移动治疗床,不移动患

2、者。为确定剂量分布的准确,合理性,在每次照射前,都需要较准剂量分布,通过6个氟化锂棒分别连接人体纵隔,肺部,腹部前后6点利用半导体和热电效应直接在治疗中测定;同时制作保护肺组织的铅块,每次全身放疗前,通过X片,确保肺部的保护情况。2.2放疗阶段:患者侧卧位,膝盖呈半弯曲,一手置于头下,这种照射体位有助于防止照射的重影[5]。仪器应用多选择高能X线18MV~25MV,低流量0,04到0,254Gy/min。高能X线优点在于有助于整体剂量相对低,因为射线流量低,有助于改善全身放疗的耐受能力,不足在于前野,最高剂1/3量只有几厘米深。射线为水平线,一个照射野包

3、括整个身体,准直器开到最大142cm×142cm,机头旋转45度,源距人体中心距离4cm。常规剂量10~12Gy,6~8次分割。每次持续2~3小时(包括准备、就位、控制检查、照射)。患者在治疗中应用r摄像机监测。在全身放疗的最后一天,考虑患者全身疲劳,仅予简单的全身照射,不予肺部挡铅。2.3移植阶段。在常规治疗计划中,骨髓移植在全身放疗的第五天,在同种移植中,即使HLA系统完全相同,根据年龄和患者情况也有30到60的G.H.V移植反应突然发生,需应用不同的化疗和免疫学方法。同时,系统的抗菌治疗。骨髓移植是否成功会在骨髓移植后15~20天得到验证[6,7]

4、。3全身放疗的临床应用全身放疗,为肿瘤放射治疗的一种特殊技术。主要应用于急性白血病、霍奇金病、骨髓瘤、骨髓发育不全等疾病的骨髓移植前。全身放疗原则上给予均质性全身照射10Gy,肺实质照射不超过8Gy,6~8次分割。每次照射分前后两野,每次照射前,都需要校准剂量分布,预先计算照射时间、控制照射剂量。全身放疗因为整个机体都处于照射野内,所以为取得全身放疗的成功,必须防止各种急性反应、迟发反应的发生。根据文章汇集表明:急性反应主要表现为:①治疗过程中的短暂的皮肤反应和中等程度的消化道症状,38℃左右的发烧,②照射后1~6月容易受到各种细菌感染、肠炎、肺炎、肝炎

5、等。迟发反应主要表现为:①白内障2/3可能发生于照射后2~3年。②生殖腺后遗症绝育、乳腺的发育停止。③影响儿童生长激素的分泌和牙齿的生长。④照射6个月后可能出现肾脏并发症。结合化疗后这种并发症升高。⑤心脏并发症少见[8,9,10]。小结全身放疗仅涉及到骨髓移植的某一阶段。骨髓移植的成功除取决于放射治疗学以外,还取决于血液学、免疫学、细菌学、病理生物学等多学科知识。全身放疗必须建立长时间的随访,避免由于放疗的参与在骨髓移植前产生致命的危险并发症,确保骨髓移植的成功。(范文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3/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