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电厂脱硫存在问题和工艺选择方法探析

火电厂脱硫存在问题和工艺选择方法探析

ID:5969315

大小:27.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7-12-30

火电厂脱硫存在问题和工艺选择方法探析_第1页
火电厂脱硫存在问题和工艺选择方法探析_第2页
火电厂脱硫存在问题和工艺选择方法探析_第3页
火电厂脱硫存在问题和工艺选择方法探析_第4页
火电厂脱硫存在问题和工艺选择方法探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火电厂脱硫存在问题和工艺选择方法探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火电厂脱硫存在问题和工艺选择方法探析  摘要:脱硫工艺的选择是火电厂脱硫工程的关键,针对目前火电厂脱硫技术存在问题,文章从技术角度提出应重点考虑的选择原则、技术指标和选择方法。对电厂的脱硫工程建设时,根据工程具体的建设要求和条件,科学合理地选择切合实际的脱硫工艺具有指导价值。关键词:电厂脱硫技术原则指标方法中图分类号:X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1(c)-0128-01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煤电消耗急剧增大,火电厂烟气排放总量增加。电厂排放的SO2约占全国总排放量的三分之一。在中国能源的生产与消费结

2、构中,煤炭一直占主导地位,这种格局在比较长的一段时间内不会改变,大气中的废气主要来源于燃料产生的烟气,我国电厂烟气脱硫技术开始于70年代,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完全国产化的火电厂脱硫装置产业,现阶段因电厂发电导致的SO2排放占全国67%,由此可见,电厂脱硫工程仍是我国SO2控制的首要工作。1火电厂脱硫技术1.1燃烧前的脱硫6燃烧的前脱硫主要是指对煤的脱硫。主要有化学法、微生物法和物理法三种脱硫方法。目前应用最普遍的是物理法的重力分选法;该方法利用密度特性,将煤破碎以后在水中经旋流器后与精煤分离,可脱除80%的硫份和60%的灰份。在燃烧

3、前煤炭洗选控制方面,我国还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1.2燃烧中的脱硫燃烧中脱硫又称炉内脱硫法,循环流化床脱硫技术是电厂普遍采用的方法。加入脱硫剂后低温燃烧过程中,首先碳酸钙分解,分解后的氧化钙与的SO2产生化学反应,变成硫化钙,对硫进行固化。影响流化床脱硫率的因素有:钙硫比、流化速度、过量空气系数、脱硫剂类型和粒度等。此脱硫系统投资少、占地小、成本低,适合小型电厂。2火电厂脱硫存在问题进入20世纪以后,随着用电量需求增加,燃煤消耗大增,SO2排放量飙升。这种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电厂脱硫项目建设滞后。对电厂机组引进脱硫项目,减少废气排放,

4、已被国家环保部门提上日程,电厂对治理SO2也持积极的态度,但目前脱硫项目仍然存在以下问题。2.1缺少有效的技术推广体系6我国没有开发出自主知识产权的脱硫技术,技术开发力度不够;对多种脱硫方式完成了实验及示范工作,但没有推广,技术的推广力度也不够,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两个重要方面就是科技术推广与技术开发,我国缺乏有效的技术推广体系,技术不能转化成生产力,不能形成科研与效益的良性循环。2.2缺少国产专用脱硫配套体系由于国内没有形成专用脱硫配套设备体系,目前脱硫关键设备还是靠从国外进口,无形中增加了脱硫投资费用,一般来说,启动脱硫项目的20

5、%的启动资金要企业自筹。其余的80%大部分需要向银行贷款,且贷款的本金和利息最后都要电厂承担。降低了电厂投资积极性。2.3缺少固定脱硫场地老机组改造项目存在场地限制问题。对老机组的脱硫改造,没有预留改建场地,因此,多数厂家不得不退而求其次选择脱硫工艺和装置。老机组的改造需要增设场地拆迁费用,还要根据主机运行寿命,计算脱硫装置的折旧年限,加速了计提资产折旧。我国脱硫产业前期发展缓慢、近期发展迅猛,涌现出一大批脱硫环保公司,进入脱硫市场。目前整个烟气脱硫产业化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市场发展滞后于市场需求;引进脱硫技术没有被完全掌握;关键

6、设备需要进口,国产技术不够过硬;脱硫工程设计缺乏系统性;脱硫公司技术水平良莠不齐;脱硫设备与机组同步投运率不高等。3脱硫工艺的选择63.1选择的主要技术原则(1)本着可持续发展原则,提出合理可行的控制目标,包括脱硫效率、排放浓度和排放量大小。(2)结合机组的现状,考虑机组新旧程度、机组容量、燃煤硫分等,考虑当地的资源条件、脱硫建设条件,提出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操作上可控且有一定延伸性的脱硫工艺。(3)脱硫工程实施后,在允许时间和投资范围内,能实现经济效益目标。(4)脱硫工程实施后,不造成二次污染或尽可能将污染降至最少。3.2选择

7、工艺时应考虑的主要指标在进行脱硫技术选择时,应重点考虑的技术指标主要有一下几个。3.2.1脱硫效率脱硫效率是表征脱硫系统脱硫能力的指标。电厂安装脱硫系统的目的是脱除烟气中的硫。因此脱硫系统必须有足够高的脱硫效率。3.2.2钙硫比钙硫比是用来表示达到一定脱硫效率时钙基吸收剂的过量程度。一般来说,钙硫比与脱硫效率成正比。3.2.3吸收剂的利用率6吸收剂的利用率是脱硫效率与钙硫比之比。达到一定脱硫效率所需的钙硫比越低,钙的利用率越高。3.2.4吸收剂的可获得性和易处理性主流脱硫工艺,主要以钙基化合物作为脱硫吸收剂。石灰石价廉易得、有很好的

8、可获得性和易处理性,应优先使用石灰石作为吸收剂的工艺,且必须考虑其纯度即CaCO3的含量和活性。3.2.5脱硫副产品的处置和可利用性脱硫副产品是吸收剂与硫反应之后的产物,副产品应具有以下特性:性能稳定,对环境不产生二次污染;最好是固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