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匆匆》教学设计.pdf

《匆匆》教学设计.pdf

ID:59711995

大小:87.91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11-13

《匆匆》教学设计.pdf_第1页
《匆匆》教学设计.pdf_第2页
《匆匆》教学设计.pdf_第3页
《匆匆》教学设计.pdf_第4页
资源描述:

《《匆匆》教学设计.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匆匆》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匆匆》是人教版十二册的课文。这篇散文朱自清写于1922年,当时作者已24岁。“五四”运动后,由于新的社会蓝图不清晰,朱自清想为国家作出贡献,但是他找不到方向,没有目标陷入了思想苦闷中,徘徊于人生的十字路口。于是写下了这篇感人的散文,以此表达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惋惜。文章结构精巧,层次清楚,转承自然;文字清秀隽永,纯朴简练,读起来像一首流淌的小诗。二、设计理念学习语言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就是读,教师创设情境,让学生通过充分地读,自己获取体验,引发联想,加深对文章的理解,感悟文中所包含的意蕴。学习语文的目的不只是了解内容,

2、也不仅是引起一时一地的同感,更重要的是积累语言,运用语言。三、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6个生字,正确读写词语:饭碗、伶伶俐俐、徘徊、赤裸裸。2、熟练地、入情入境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3、了解作者对时间流逝的伤感以及珍惜时间的感受,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体会时间的稍纵即逝。4、感受课文的语言美,领悟作者细致描写、多用比喻的方法。四、教学重点:熟练地入情入境地朗读课文。五、教学难点:领悟作者对虚度时光感到无奈与惋惜,却又为前途不明而感到彷徨的复杂心理教学准备1、朱自清简介及朱自清作品。2、惜时、伤时的古代诗词、文章、名言、警句。3、多媒体课件

3、。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问题导入,感受“匆匆”。1.师导入课题:同学们,这节是语文课,可是,薛老师却想问大家两个数学问题。第一个问题是——(沉默一分钟后)刚才,我们大概沉默了多长时间?此时,一分钟时间又从我们身边溜走了,想留也留不住。第二个问题是你们算算,你们走过多少日子?面对悄然流逝的时光,你们有何感受?有带相片的同学可以结合相片谈谈。(在学生谈完感受之后,让学生说一说有关时间流逝快的词语,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情感。)2.面对匆匆逝去的时光,现代著名作家朱自清先生感慨万千,写下了优美的散文《匆匆》。(板书:匆匆)齐读课题,问:文中指什么匆匆?请

4、大家展开想象,日子像什么一样匆匆?3、今天,就让我们跟随朱自清先生走进时间的流里,去体验时间的匆匆吧!二、自由朗读,读通课文。出示读书要求:自由朗读课文,要读正确读通顺,注意读好标注拼音的词语,难读的地方要反复读。学生自由朗读指名接读课文,教师和学生评价。这篇文章告诉我们什么?(让学生把握整篇文章的内容,从整体上了解。)教师指导问号的读法。大家看“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教师范读,学生练习。(因为这篇文章中的问句比较多,教师在这里引导学生读好一个问句,其他句子学生也会受到启发,从而能读得更好。)三、默读课文,个性感悟,交流感受。出示读书要求:

5、默读课文,看能不能读懂文中的每一个自然段。边读边随着作者的描写,想像文中描写的画面。学生默读课文。读完以后,说说每个自然段的意思。(让学生逐步掌握每个自然段的意思,从整体到部分理解课文。)你想像到了什么?说说自己读文章以后的感受。四、自由读课文,找出印象最深的句子,提出问题。出示要求:自由读课文,看能不能读懂文中的每个句子、每个词语、每个标点符号。对哪些句、段的印象最深呢?对文中的哪些地方还读不明白?画出有关的句子或者自然段。学生默读课文。(让学生精读课文,在感受全文、读懂自然段的基础上,读懂文章中的每个句子、每个词语。五、小组交流,解决问题,揣

6、摩朗读。出示要求:1、不懂的地方通过相互交流能不能弄懂。2、找出了哪些印象深的句子,设计如何读才能把这些句子读好。3、组长记录小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小组内互相交流。(发挥小组合作的作用,让学生合作解决问题,让学生合作设计读好一句话,目的就是让学生感受朗读的方法,并且是个性化朗读。)六、全班交流,指导朗读,体会情感。1、你们小组画了哪些句子?从这些句子中读出了什么?能不能用你们自己的方式把这些句子蕴含的情感读出来。学生汇报。2、教师出示自己的照片(婴儿、少年、青年、现在),讲述自己的故事,让学生体验时间的流逝。鼓励学生讲出自己和时间有关系的一些故事

7、。学生讲述自己的生活体验。(用身边的人和事,调动学生自己的生活积累,对时间匆匆可以感触更深。)3、怎样才能读好这些句子呢?除了想像作者当时的心情,还要加进我们自己的感受。下面同学们再读一读。自由读,指名读,老师指导朗读“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这一段应该怎样读呢?联系学

8、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感受入手,指导朗读。(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同学之间的相互评价、教师适时恰当的评价,让评价起到指导朗读的作用。)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