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配的学问)教学设计.pdf

(搭配的学问)教学设计.pdf

ID:59712233

大小:91.16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11-13

(搭配的学问)教学设计.pdf_第1页
(搭配的学问)教学设计.pdf_第2页
(搭配的学问)教学设计.pdf_第3页
(搭配的学问)教学设计.pdf_第4页
(搭配的学问)教学设计.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搭配的学问)教学设计.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三年级数学上册《数学广角》(搭配的学问)教学设计教学内容:课本P112-113例1及练习二十五1-3题教学要求:1、让学生经历两种不同的事物进行简单的搭配的过程,学习有顺序有条理,由具体到抽象地进行思考,探索出共有多少种搭配方法的数量关系。2、让学生在探索过程中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思维能力,3、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许多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可以用数学方法去解决,从而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教学重点:经历探索简单事物组合规律的过程。教学难点:能用不同的方法准确地计算出组合数。做到既不重复,也不遗

2、漏教具准备: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你喜欢旅游吗?小红和几个同学约好了,星期六要去公园游玩。星期六早上,小红起床后,洗漱完毕,小红却发愁了,穿什么衣服好呢?小红从衣柜里拿出5件服装,分别是短袖、长袖、长裤、长裙和短裙,这些服装共有几种穿法?请你开动脑筋,帮她闯过第一关:找出所有不同的穿法,(要做到不重复不遗漏.)二、自主合作探索新知。第一关:服装的组合搭配1、小组合作、探究并记录结果2、全班交流,汇报结果。3、小结搭配和记录的方法。4、课件展示、教师总结:我们在搭配事物的时候,要想做到

3、不重复,不遗漏,就要有条理地进行搭配。板书设计:短袖长袖3×2=6(种)或2×3=6(种)长裤长裙短裙有条理地搭配→才能做到不重复、不遗漏三、第二关:食物的组合搭配1、过度:换好衣服后,小红发现餐桌上妈妈已经为她准备了几种早餐,分别有牛奶、豆浆和蛋糕、油条、饼干,请同学们帮小红闯过第二关:这些早餐可以怎样搭配吃?共有几种吃法。(不过有一个小小的要求,饮料和点心只能各选一种,同学们用自己想到的方法开始搭配并记录下来吧!同样要做到不重复不遗漏)2、归纳小结搭配方法,课件展示。再次强调有条理地搭配。四、第三关

4、:路线的组合搭配1、过度:在同学们的帮助下,小红顺利地闯过第二关,来到了公园,进入公园大门一看,公园里的人可真多,好玩的地方也很多,她们先在儿童乐园里玩,玩了一会儿,大家商量去猴山吧!可要去猴山必须要经过百鸟园,请大家想一想,从儿童乐园经过百鸟园再去猴山一共有几种不同的走法?你用什么方法既可以找出所有的路线,又做到不重复、不遗漏。快帮帮她吧!2、小组讨论:3、指名学生口头叙述、教师小结五、第四关:照相问题1、过度:回家的路上,他们四位小朋友遇到了聪聪和明明,每个人都想单独和聪聪、明明各合一张影,请问:一

5、共要拍多少张?2、选学生上台表演3、教师小结:怎样用算式表示?六、全课小结:搭配事物的时候,要做到不重复、不遗漏,就要按照一定的条理,可以采用列举法、连线法、图示法、文字表述法、和算式计算等方法。七、拓展大显身手:(请用前面的四个字和后面的三个字组成不同的词语,一共可以组多少个)桃花梨子杏树梅《数学广角》“搭配问题”教学反思排列与组合这一数学知识学生在二年级已经接触,三年级难度又有所提高。排列组合知识在生活生产中应用很广泛,由于其思维方法的新颖性与独特性,学习时要遵循“不重不漏”的原则,它又是培养学生思

6、维能力的不可多得的好素材。本课教学后我进行了认真反思,觉得有以下可取之处和不足之处。一、充分挖掘素材的教学功能,渗透数学思想。本节课选择的四个教学素材并不是随意组合的。而是经过精心考虑的,各自承载着不同的教育教学价值,各种数学思想分层次、分步骤地借助素材的探讨进行渗透。比如在服装搭配这一环节,重点是培养学生有序思考的数学思想,使学生明白怎样找出一种既不重复又不遗漏的搭配方法;在早餐搭配环节中重点是在有序思考的基础上让学生体验个性化、简洁化的表示方法,使学生明白各种不同的搭配可以用尽可能简单的方法表示出来

7、,同时在素材的搭配种类上也有了拓展,发展了学生的思维。同样的道理,握手游戏的安排也不是比赛搭配的重复,而且进行了活动化、游戏化的设置,保持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通过学生对素材有步骤、有层次的探究,学生组合的思想、有序的思想、符号化思想得到了很好的培养与发展。二、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创设形象生动、亲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教学情景,将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本节课通过创设“衣服的穿法、早餐搭配、数字游戏”等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似的情境,唤起了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解决问题、注意让小组合作学习从形式走

8、向实质。“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改革特别提倡的学习方式,如何使合作学习具有实效性?本节课设计时,注意精选合作的时机与形式,在教学关键点、重难点时,适应地组织了同桌或四人小组的合作探究。在学生合作探究前,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在合作探究中,保证了合作学习的时间,并深入小组中恰当地给予指导。合作探究后,教师还能够及时、正确的评价。教师从实际的学习效果出发,考虑如何组织合作学习,有利于调动广大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防止合作学习走过场。数学广角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