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标志物医学课件.ppt

肿瘤标志物医学课件.ppt

ID:59733216

大小:468.00 KB

页数:48页

时间:2020-11-20

肿瘤标志物医学课件.ppt_第1页
肿瘤标志物医学课件.ppt_第2页
肿瘤标志物医学课件.ppt_第3页
肿瘤标志物医学课件.ppt_第4页
肿瘤标志物医学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肿瘤标志物医学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肿瘤标志物检测定义:肿瘤标志物(tumormarker)是指在肿瘤发生和增殖过程中,由肿瘤细胞本身合成、释放或者是由机体对肿瘤细胞反应而产生的一类物质。存在于血液、细胞、组织或体液中。一肿瘤标志物的类型分类命名尚未统一按本质分为:蛋白质类;糖类;脂类;酶类;激素类和多胺类等。按性质:肿瘤相关标志物:正常分化抗原、MHC、病毒抗原、癌基因产物等。肿瘤标志物:胚胎性标志物、激素、酶和糖蛋白等。按存在部位:细胞肿瘤标志物:位于细胞中的物质或抗原,如激素受体、生长因子受体、白血病表型、分子基因等。体液肿瘤标志物:病理情况下,在血液、尿液或其他体液中由癌细胞分泌或脱落或

2、是宿主对肿瘤细胞反应而产生的物质。根据肿瘤抗原与肿瘤的关系:肿瘤特异性抗原:1.物理和化学致癌剂诱导的肿瘤抗原2.病毒诱导的肿瘤抗原3.自发性肿瘤抗原4.癌基因编码的抗原肿瘤相关抗原:1。分化抗原二.肿瘤标志物的标准和应用价值“理想”的肿瘤标志物1.特异性100%2.灵敏度100%3.器官特异性4.与肿瘤大小或分期有关5.能进行疗效监测6.与预后有关7.可靠的预测价值应用价值1.普查:满足1,2两点,该TM可用于普查。考虑原则:1)应十分清楚该肿瘤的发病率2)该TM应能检测早期肿瘤3)该肿瘤的早期治疗比晚期治疗更经济有效4)测定方法的灵敏度、特异性和重复性良好

3、5)普查所需费用能被接受2.定位:TM基本不能定位。3.确诊:一般不能单凭TM确诊。本周蛋白、AFP、HCG等有助于确诊。4.分期:多数TM与分期有关,浓度与肿瘤大小或分期有关联。但不能具此判断。5.疗效监测:明确手术、放疗或药物治疗是否有效1)浓度下降至正常水平:去除或缓解2)浓度下降仍持续在正常水平以上或短期下降到正常水平又重新增高:残留或转移3)浓度下降到正常水平一段时间有重新增加:复发或转移6.预后:如HCG和AFP与睾丸癌;CEA与结肠癌;CA125与卵巢癌。7.预测:预测个体发生癌的危险性及社会人群所处的危险程度和预防重点。临界值:肿瘤标志物临床评

4、价的生命线。按照临床流行病学原理和方法来确定临界值和临床诊断价值。是根据金标准确诊为患者和正常对照组两组人群来确定。正常参考值:来自一组对照人群。灵敏度:特异性:良好的TM其特异性应达到95%。预测值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三.肿瘤标志物测定的影响因素1.体内因素:肝肾功能异常和胆汁淤滞等:TM浓度增高。风湿病时:CA19-9浓度可增高。强烈的治疗作用(手术、放化疗);连续的细胞死亡;肿瘤部位供血障碍等:导致TM浓度变化。某些药物影响TM浓度:多次直肠检查:PSA升高。2.体外因素血液稀释,阳性率有局限性,直接收集肿瘤组织或其附近组织分泌的体液进行测定,可提高灵敏

5、度和特异性。如胰液——CA19-9,CA72-4,胰腺癌乳汁——CEA,CA15-3,乳腺癌样本的放置:微生物污染:抗原浓度过高;不同试剂盒:嗜异性抗体3.引起假阳性的因素良性疾病时,如炎症性疾病会使一些TM表达增加。生理变化:如妊娠时,AFP,CA125,HCG可升高;月经时,CA125可升高。肿瘤手术、化疗和放疗过程中,由于肿瘤组织受到破坏或肿瘤坏死时某些肿瘤标志产生增加,影响测定。4.引起假阴性的因素产生TM的肿瘤细胞数目少。细胞或细胞表面被封闭。抗体与TM形成免疫复合物。肿瘤组织本身血循环差,TM不能分泌到外周血中。血标本的采集或储存不当四.TM的合理

6、应用及注意事项1.动态记录TM的浓度变化:2.定期测定TM浓度;3.合理选用TM:4.TM组合测定:顺序检测(seriestesting):平列检测(paralleltesting):五.常用TM的检测和临床应用1.甲胎蛋白测定(AFP)甲胎蛋白(a-fetoprotein,AFP)是胎儿发育早期产生的一种血清糖蛋白。正常情况下仅存在于胎儿血清中,出生后几周内消失,正常人血清为阴性。目前临床常用的检测方法是ELISA法,放免法,化学发光法等。[正常值]<0-25ng/ml。[临床意义]AFP升高主要见于:原发性肝癌患者,转移性肝癌、消化道肿瘤、支气管肿瘤、肺转

7、移癌及卵巢和睾丸胚胎性肿瘤或畸胎瘤、生殖腺外生殖细胞肿瘤等也可升高。原发性肝癌AFP检测阳性率可达70%-90%,含量一般在400ug/L以上。动态检测AFP用于肝癌患者的病情判断、预后及疗效评价有一定意义。大多数肝癌患者在病程中血清AFP的浓度变化呈持续上升型或相对稳定型,少数呈马鞍型变化。当手术切除或治疗有效时,血清AFP可呈迅速下降型或持续下降型改变。由于AFP的早期测定,1年存活率从14.5%提高到79.1%,3年存活率从5.5%提高到61.6%。AFP检测也可用于肝癌高危人群随访监测。对于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及GPT或AFP低浓度持续阳性3个月的

8、患者动态观察AFP的变化,当AFP浓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