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二语文下册醉翁亭记练习.pdf

人教版初二语文下册醉翁亭记练习.pdf

ID:59739117

大小:157.2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20-11-13

人教版初二语文下册醉翁亭记练习.pdf_第1页
人教版初二语文下册醉翁亭记练习.pdf_第2页
人教版初二语文下册醉翁亭记练习.pdf_第3页
人教版初二语文下册醉翁亭记练习.pdf_第4页
人教版初二语文下册醉翁亭记练习.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人教版初二语文下册醉翁亭记练习.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阅读文言文,完成9—13题。(共13分)(甲)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选自《醉翁亭记》)(乙)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

2、,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选自《岳阳楼记》)9、请用“/”给下面句子划分朗读节奏。(2分)(1)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2)得之心、而寓之酒也。10、下面加点词的用法或词意相同的一项是()。(2分)A、或异二者之为而或长烟一空B、春和景明四时之景不同C、醉翁之意不在酒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D、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把酒临风11、翻译句子。(4分)①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②微斯人,吾谁与归?12、两个文段创作的时代相同,作者的遭遇相同(同为被贬官),甲文表达了作者的思想。乙文表达了作者的政治抱负。(2分)13、《岳阳楼记》中说“

3、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作为现代人的你能否做到?为什么?请联系自己的实际,谈谈看法。(3分)答案:9、(1)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2)得之心/而寓之酒也。(每题1分,计2分)10、C(2分)11、略(4分)12、与民同乐。(1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1分)13、(2分)示例:①能。这说的是一种从容的平常心境。只要发挥心灵的力量,磨砺意志,就可以养成平常心境。面对考试的失败,以平常心待之,就可以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②不能。这是需要修炼才能达到的境界,作为中学生,心灵尚需砥砺,战胜外在力量不易。阅读下段文字,回答文后问题。

4、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1.对上文加粗词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或者作法在先没有B.有人心情在先微小C.或者作法在⋯⋯之前轻微D.或许心情在⋯⋯之前没有2.从文中找出四对反义词。答:(1)____,___;(2)____,____;(3)__,_____;(4)____,_____。3.“微斯人,吾谁与归?”这句的句式特点是(与现代汉语的次序有什么不一样?)[]A.宾语前置B.

5、判断句C.介词结构后置D.定语后置4.“古仁人之心”是怎样的?(用原文回答)答:_________5.“予尝求古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中的“二者”指的是[]A.不以物喜,不以己悲。B.感极而悲者,喜洋洋者。6.“何哉?”这是针对什么提出来的问题?文中是怎样回答这个问题的?答:_____。____予尝求古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7.“是进亦忧,退亦忧”一句中有两个“忧”字,依次说明“忧”的是什么?(根据前文来回答!)答:忧____,忧______8.抒发作者宽大情怀和政治抱负的语句是[]A.不以物喜,不

6、以己悲。B.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C.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9.“先天下之忧而忧”一句的正确读法是[]A.先天下之/忧/而/忧B.先天下/之/忧而忧C.先天下/之忧/而忧D.先/天下之忧/而忧10.本段文字使用的表达方式是[]A.记叙B.议论C.抒情8.C9.D10.B、C11.本段文字节选自《____》,作者是__,字___,____朝的文学家,___是他的谥号,课文选自《____》。12.“是进亦忧,退亦忧”一句中的“进”,是照应上文的____一句;“退”照应上文的____一句。这句话表现了怎样的思想感情[]A.做朝官或赴外任

7、都忧国忧民B.当官为民都忧虑重重C.顺境逆境都悲观失望D.时时处处都担惊受怕13.“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表现了一种什么精神?(答案限15字之内)答:14.本段首句中的“二者之为”指什么?(默写)“二者之为”的不同点是什么?相同点是什么?他们与“古仁人之心”的区别是什么?答:____。____14.“二者之为”指“⋯⋯感极而悲者矣”和“⋯⋯其喜洋洋者矣”两大句。他们的不同点是:形式上是一悲一喜;相同点是:本质上是为了自己。区别在于悲喜的原因不同,“二者”是为自己,而“古仁人”是为君为民。15.对“微斯人,吾谁与归”一句理解最好的一项是(当联系全文来

8、思考!)[]A.勉励滕子京以“古仁人”为榜样,做自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