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一语文下册写作指导《表达自己的看法》.pdf

人教版初一语文下册写作指导《表达自己的看法》.pdf

ID:59742533

大小:33.88 KB

页数:10页

时间:2020-11-13

人教版初一语文下册写作指导《表达自己的看法》.pdf_第1页
人教版初一语文下册写作指导《表达自己的看法》.pdf_第2页
人教版初一语文下册写作指导《表达自己的看法》.pdf_第3页
人教版初一语文下册写作指导《表达自己的看法》.pdf_第4页
人教版初一语文下册写作指导《表达自己的看法》.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人教版初一语文下册写作指导《表达自己的看法》.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初中语文人教200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写作如何表达自己的看法教学设计叙议结合相得益彰——如何在记叙中穿插议论河北省廊坊市大城县第四中学崔广娟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学生生理、心理以及语言能力的发展具有阶段性特征⋯⋯应该根据不同学段的特点⋯⋯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本课题结合了学生的生活、成长过程、学习表达的阶段性特点,教材内容等实际情况,设置了写作话题。语言是思维的载体,是思维的物质外壳;思维是语言的内核,是语言的内部形态。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往往通过语言训练来进行思维的训练。叶圣陶

2、先生也说:“心有所思、情有所感,而后有撰作”。初中生记叙文写作修改能力培养呼唤切实有效的思维操作模式。教学背景分析《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要依据学生年龄段的不同,设立不同的写作练习目标,建立过程性评价,重视学生的写作过程,关注他们的写作方法和写作状态。写作应该是情感的宣泄过程,是心灵的表达过程。我依据学生的成长过程和身心特征制定了相应的实施策略:七年级,我们从学生的成长过程中选取随笔写作话题,在阅读教学的广西中寻找写作教学点,针对学生的心理需求确定作文训练形式;八年级,我们通过追求生活动情点激发体悟,通过关注社会热点触发体悟,通过开展课外阅读来引领

3、体悟;九年级,我们建立专题讲评和个别指导下“反复修改”的评改范式,制定个人格目标责任制等。叙议结合的文章是中学生必须掌握的一种文章体式,这类文章相对于议论文来讲要求不是很高,做到必要的叙议结合就行了。我们更关注用合情合理的方式从学生写作的本质入手,训练他们的写作思维。本节作文指导课采用湖北省特级教师余映潮老师的板块式教学模式。我本人从2014年至2016年在河北师范大学“余映潮语文工作室”跟随余老师学习,已结业。板块式教学模式是在一节课或一篇课文的教学中,从不同的角度有序地安排几次呈块状分布的教学内容或教学活动,即教学的内容、教学的过程都是呈板块状分布

4、排列。这样,课堂教学过程一目了然,重点突出,内容扎实,听说读写各项活动井然有序地进行,教师适时引导,学生得到了充分的锻炼,不仅有知识的积累,更有能力的培养和思维的训练。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对事情展开独立思考,并形成自己的看法。2.通过练习,引导学生体会如何在记叙中穿插议论的方法。3.记叙文中穿插议论点晴。教学重点掌握并学会运用记叙中穿插议论的方法。教学方法朗读法、品读法教学思路大致上分为两个教学板块:评说方法;实战练习时间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约3分钟):传说,有一年梁武帝要张僧繇在墙壁上画四条金龙,他仅用三天就画好了,而且画得惟妙惟肖。可走近一看,

5、发现美中不足的是四条龙全都没有眼睛。大家笑他是疯子,当他无奈给龙“点晴”后,两条龙震破墙壁凌空而起。这就是成语“画龙点睛”的由来,记叙文中的议论、抒情,犹如画龙点睛两者结合相得益彰。请同学们齐读。屏显:在记叙文写作中,为了增强文章的感染力,作者在叙事和描写的同时,往往会适当地设置一两句精当巧妙的议论,以起到点题、扣题、深化主题、升华感情的功效。这种写作手法叫“叙议结合”。师:有“叙”——叙得生动,“议”——议得深刻。叙事和议论穿插进行,灵活多变,能更好地表情达意。学习活动一:评说方法(约20分钟)屏幕显示:第一组:(一)冯骥才先生在《珍珠鸟》一文中,作

6、者用大量笔墨写“我”与珍珠鸟的友好相处,文末一句“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一语惊人,顿显生机,让文章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二)莫顿·亨特的《走一步,再走一步》,文章前面记叙“我”童年时一次“脱险”的经历,结尾是这样写的:“我曾屡次发现,每当我感到前途茫茫而灰心丧气时,只要记起很久以前我在那座小悬崖上所学到的经验,我便能应付一切。我提醒自己,不要想着远在下面的岩石,而要着眼于那最初的一小步,走了这一步再走下一步,直到抵达我所要到的地方。这时,我便可以惊奇而自豪地回头看看,自己所走过的路程是多么漫长。”师:我们欣赏上面文字屏幕显示:以上议论语句在记叙

7、文中的位置;作用:学生讨论:预设回答:议论语句都在记叙文的结尾部分。作用:照应文题,揭示文章主旨,深化文章的中心,画龙点睛师:还有的文章在叙述一段事之后加一段议论语句。屏幕显示:魏巍的《我的老师》一文,在具体生动地叙述了“蔡老师为我排除小纠纷”这一件事后写道:“一个老师排除孩子世界里的一件小小的纠纷,是多么平常;可是回想起来,那时候我却觉得是给了我莫大的支持!在一个孩子的眼睛里,他的老师是多么慈爱,多么公平,多么伟大的人啊。”通过以上例子我们发现记叙在前,议论在后。屏幕显示:先叙后议画龙点晴学生做批注师:我们继续欣赏下一组,请同学们齐读。屏幕显示:第二

8、组:茅盾先生的《白杨礼赞》,作者每描写一次白杨树后就自然抒情和议论: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