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深度设计彰显传统媒体优势

以深度设计彰显传统媒体优势

ID:5987229

大小:28.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7-12-30

以深度设计彰显传统媒体优势_第1页
以深度设计彰显传统媒体优势_第2页
以深度设计彰显传统媒体优势_第3页
以深度设计彰显传统媒体优势_第4页
以深度设计彰显传统媒体优势_第5页
资源描述:

《以深度设计彰显传统媒体优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以深度设计彰显传统媒体优势  当下,新媒体来势汹汹,传统媒体能不能生存,怎样生存,怎样实现差异化竞争,不是哪一家报纸的课题,是包括报纸、电视等在内的传统媒体的行业课题,而又以报纸为著。武汉晚报“把青春留在雪域高原”系列报道,从技术处理上,恰恰是一次主动尝试,即充分而全面地运用传统媒体技巧,有意避免使用新媒体技术的远程类报道,这种有意而为之的尝试,得到了报道效果层面的鼓励和认可。探测题材可能达到的深度“把青春留在雪域高原”系列报道起因,是九峰山烈士陵园的工作人员在今年春节回访烈属时,选择了一个牺牲于西藏的女烈士钱建新。烈士的弟弟60岁了,他说,姐姐牺牲了30多年,家里人从来

2、不知道她埋在哪里,遗骨现状如何。于是烈士陵园有了到西藏访墓的动议。烈士的弟弟因身体状况不能成行,便推荐了姐姐当年的恋人、如今的武大教授邓和平前往。晚报在得知这一线索以后,与烈士陵园、武大教授一起组成团队,赴藏回访烈士在西藏的墓。6经过前期采访,这一题材大致可以归纳如下:两个武大毕业生,三十多年前一起到西藏插队,两年后女青年救火牺牲,现在男青年回访初恋的墓地。这一题材本身当然也有一些天然的兴奋点:一是三十多年前的初恋;二是男青年如今的老伴和儿子会怎么看;三是在没有土葬习俗的西藏,当年汉族女青年的墓地会是怎样?四是西藏独特的人文地理特色会给报道加分。但是,对于一个长达十天的系

3、列报道,这些兴奋点远远不够。在一个焦点迅速转移,公众关注度随时冷却的阅读环境中,传统的系列报道形式恐怕是最具挑战性的——如何让读者在瞬息万变的信息平台上,对同一个题材保持十天的关注度?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对这个题材深加工。当它天生比较单薄的时候,我们首要的便是要探测它可能达到的深度。至少,在这个题材上,我们需要解决三个问题:1.30年前的旧闻,年轻人怎会有阅读欲望?2.一个老头子的初恋故事,怎么会有广泛的阅读共鸣?3.怎么才能让读者持续关注?深入采访丰厚单薄的素材挖掘题材的深度,需要尽可能掌握最详尽的信息,这就要依靠深入采访来获得。经过大约一周的采访,我们梳理出如下角度,相

4、对单薄的素材可经由这些角度达到某一深度,从而丰厚起来。1.这不是一个初恋夭折的故事,是所有援藏青年的故事。6经过对武大教授及其老伴的采访,我们了解夫妇二人都援藏十多年。援过藏的人,在内地各个城市都有很多,援过藏的人也大都有援藏情结。邓和平、钱建新于1976年入藏,这是内地援藏史上应届大学毕业生入藏最多的一年,全国约有两千名大学毕业生入藏。经由这一角度,凡有援藏经历的人,都会深度关注此报道。事后果然如此,武汉几个援藏QQ群,每天都会把报纸电子版贴在群内。2.这不是一个人的故事,是一代知青的故事。邓和平与钱建新是直接到西藏农村插队当知青,种青稞,背牛粪,放牛羊,干农活。上世纪

5、50年代到70年代末,中国约有1776万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并在这一场大迁徙中改变了命运。经由这一角度,我们将故事的影响人群从援藏青年进一步扩大到有知青经历的人。3.这不是一个女青年的命运,是一个城市女儿的命运。钱建新恰好是土生土长的武汉姑娘,这使得题材可以上升到某一个精神高度。烈士,从某个角度说,就是一个城市的精神遗存,就是一个城市的精神财富。所以,经由这一角度,能将一个个体故事升华到城市群体的高度。4.这不仅是青春的故事,还是青春和青春的对话。6这一角度,是采访邓和平之子时得到的灵感。邓和平父子都在武大教育学院,父亲是硕导,儿子是博士在读。儿子很忙,我们找父亲约儿子的

6、采访,两次被父亲拒绝。但是我们另辟蹊径找到儿子的时候,儿子说,非常愿意跟记者谈谈他父亲,如果有时间,甚至可以谈上一天一夜。但谈话后记者发现,儿子对父亲年轻时的经历其实知之甚少。他既不知道父亲曾经插过队、当过知青,也不知道钱建新其人;更不知道钱牺牲在当地,以及父亲如何从农村调到拉萨;他甚至不知道他父亲将和我们一起进藏回访。这样的状况,让记者有了新的角度:父辈的青春,你知道多少?我们就此在身边的年轻人中做了调查,结果发现,了解父辈的凤毛麟角。这固然是由于国家政治和社会格局在半个世纪中变化迅疾的缘故,但也正因如此,父辈才应该给子辈留下生活经验和人生财富,否则,代际间真的就割裂了

7、。这个角度,是让我们兴奋的年轻人的角度。经由这个角度,我们解决了年轻人对该选题阅读欲望的问题。5.这不是两个人的青春,是人一生的命运。邓和平和钱建新是武汉大学外语系首届德语专业毕业生。他们选择了去西藏,去到一个连汉语都难以交流的高原小村落。这样一个选择,改变了两个人的命运。实际上,每个人在青春时期的一两个选择,都可能决定着其一生的命运,我们如何来看待这种选择?这是一个更深层次的思考。最终,因为写作上的先锋尝试,让这个几乎论文化的思考,在新闻报道中得到展现,并成为前方报道的收官之作。专业策划写作提供有质量的阅读6在我们一起赴藏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