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莲说达标检测题(含答案)

爱莲说达标检测题(含答案)

ID:5988448

大小:53.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7-12-30

爱莲说达标检测题(含答案)_第1页
爱莲说达标检测题(含答案)_第2页
爱莲说达标检测题(含答案)_第3页
爱莲说达标检测题(含答案)_第4页
爱莲说达标检测题(含答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爱莲说达标检测题(含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爱莲说》达标检测含答案(时间30分钟满分50分)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1、填空。(15分)(1)本文选自《周敦颐集》,作者周敦颐,字,世称濂溪先生。谥号元,(时代)人,著有《周元公集》。(2)“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可以说明议论,也可以抒发感情。(3)本文(表现手法),借喜爱莲花表现主题。从文章中可以看出,人们对不同花的喜爱

2、,表明了他们不同的生活态度,如陶渊明独爱菊,表明他追求隐逸的生活态度;世人甚爱牡丹,表明世人的生活态度;周敦颐独爱莲,表明他、的生活态度。(4)文中最能概括莲花高贵品质的句子(主旨句)是:。(5)文章前后照应,“予独爱莲”和“”一句照应,“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和“”一句形成照应。“”和“菊之爱,陶后鲜有闻”相照应。(6)文中从生长环境表现莲花的高洁质朴的句子是:。(7)文中写莲的清高风度的句子是:。(8)文中从体态香气方面写莲的正直芳香的句子是:。(9)相接的两句话,字数相同、意思相对,叫做骈句。在《爱莲说》中找出一组:。(10)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相对比,集中表现莲的高贵品质,现在人

3、们常用来比喻某些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而又洁身自好的句子是:。2、解释加点的词语。(8分)①可爱者甚蕃②可远观而不可亵玩③濯清涟而不妖④不蔓不枝⑤香远益清⑥亭亭净植⑦宜乎众矣⑧陶后鲜有闻3、翻译下列句子。(6分)①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②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③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4、下列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5A.陶后鲜有闻芳草鲜美B.无独有偶陶渊明独爱菊C.宜乎众矣因地制宜D.陶后鲜有闻此人一为具言所闻5、下面对选文内容和写法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选文以爱莲之情来表达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以及对追名逐利、

4、趋炎附势的恶浊世风的鄙弃。B、在文中作者从莲的生长环境、形态香气、风度气质等方面描写了莲花的超凡脱俗。C、文中以“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来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端正,因而美名远扬。D、“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表达了作者对雍容华贵的牡丹的赞美之情。6、判断下列对文本的理解,正确的打“√”错误的“×”。(8分)A.“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一句运用了对偶和拟人的修辞方法。()B.衬托分正衬和反衬两种。本文用菊花、牡丹来衬托莲。其中菊花属于反衬,牡丹属于正衬。()C.作者以莲自况;表明了他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婉曲地批判了趋炎附势、追求富贵的世风。()D.“独爱莲”,“独爱菊”两个“

5、独”字,表明周敦颐和陶渊明的生活态度完全相同,都是遗世独立,决不随波逐流的态度。()E.文章第二段用了议论、抒情的表达方式。第一段描写“莲”的形象,第二段以花喻人,点明“莲”的含义,揭示中心。()F.本文将花的形象比拟人的品质,莲比拟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菊比拟隐逸的生活态度;牡丹比拟贪慕富贵的生活态度。作者既不愿隐逸,也不贪慕富贵,他所追慕的是在污浊的世间,坚贞不渝地保持自己正直的操守。()G.从作者对莲的赞美来看,“君子”应具备鄙弃贪图富贵、追求名利的世风,洁身自好,保持坚贞的气节和高尚的品质。()H.“莲之爱,同予者何人?”表达作者知音甚少的无限感慨。“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6、”表达了作者对追求势力、追求富贵的庸俗世风的鄙弃。作者把“莲”与“牡丹”对举,意在批判贪图富贵追名逐利的世风,表明自己洁身自好的品格。()7、短文赞扬莲花“出淤泥而不染”的高贵品质,实则是作者思想情怀的抒发,可现实生活中,有人却认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对这两种观点,你是怎样看待的?请简述理由。(4分)8、作者在文中为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托物言志,用“莲”来自比,又用“菊”和“牡丹”来衬托。联系你自己的志趣和追求,写出你最喜爱的一种花,并用一句或者一段富有哲理的话来概括它的特点。(3分)5《爱莲说》达标检测题参考答案(时间30分钟满分50分)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

7、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1、填空。(15分)(1)本文选自《周敦颐集》,作者周敦颐,字茂叔,世称濂溪先生。谥号元,北宋(时代)人,著有《周元公集》。(2)“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可以说明议论,也可以抒发感情。(3)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