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龙点睛》教学设计.docx

《画龙点睛》教学设计.docx

ID:59916508

大小:67.05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11-27

《画龙点睛》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画龙点睛》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资源描述:

《《画龙点睛》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画龙点睛》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认识5个生字和1个多音字,会写6个字,并能参照“我的词语库”自主积累词语。2.过程与方法: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理解“画龙点睛”、“半信半疑”、“张牙舞爪”、“活灵活现”等词语的意思。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朗读感悟,体会神话的魅力。教学重难点1.会认7个生字,会写6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3.通过朗读感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神话的魅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词语卡片、课文朗读录音、课文插图。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课文引入

2、。1.老师有个小问题:咱班的小朋友有属龙的吗?(调动学生积极性)这么多同学都属龙呀,那你们见过龙吗?在什么地方见过?你们喜欢龙吗?2.古时候有位画家也很喜欢龙,他叫张僧繇,他特别擅长画龙,也因为他画龙这件事有了这么一则成语——(板书:画龙点睛)。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个故事。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掌握生字新词。1.提出阅读要求,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课文。2.小老师上台教生字词,要求用文中的词语,文中的句子。(生字词只要是学生认为陌生的就可以教,不一定是课后规定的)3.教师出示生字词,巩固生字新词。4.学生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学生

3、质疑生词,共同理解生词。(随文解决,一自然段一自然段的。5.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画龙点睛”、“半信半疑”、“张牙舞爪”、“活灵活现”。“画龙点睛”让学生说意思,估计孩子们表面意思都能理解,关键是引申的意思,可让学生查字典,然后造句。“半信半疑”这个词可从“信”字和“疑”字理解,也让学生造句。“张牙舞爪”可让学生看龙的图片理解。“活灵活现”可参照图片理解。“研墨挥毫”可从字义理解,并让学生做动作。6.练习写字。7.重点指导“疑”和“迹”字。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学生再次朗读课文,并说一说文中主要写了什么故事。四、布置

4、作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二课时一、出示图片,复习。(课件展示图片)张僧繇的画画得非常好,所以他画的龙一旦点上眼睛就能飞上天了。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画龙点睛》。二、品读课文。1.学第1自然段。指名读课文第1自然段。提问:从哪些词语看出张僧繇的画画得极好?(无人不知,无人不晓)2.学2——6自然段。都说张僧繇的画好,耳闻不如一见,让我们看看他都画了些什么?为什么能得到大家的称赞?(1)课文写了哪几件事来说明张僧繇的画画得极好?学生带问题自由读课文,可同桌交流,然后汇报。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板书:寺庙墙上画鹰——吓飞小鸟(逼真)影壁

5、上画龙——铁链锁住(龙才安分)寺庙画龙——活灵活现(点睛龙飞)(2)重点学习3、5、6自然段。师:我们知道了画龙点睛的来历,想知道人们用它表示什么意思吗?现在请同学们说一说。小结:因此画龙点睛常用来形容在说话或写文章的关键处加上一笔,生动、具体。三、拓展延伸。1.用自己的话把《画龙点睛》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2.课外找寓言故事读一读,如《伊索寓言》《中国古代寓言选》。使语言或句子更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