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台稿元宵节

广播电台稿元宵节

ID:5996204

大小:43.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7-12-30

广播电台稿元宵节_第1页
广播电台稿元宵节_第2页
广播电台稿元宵节_第3页
广播电台稿元宵节_第4页
广播电台稿元宵节_第5页
资源描述:

《广播电台稿元宵节》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百姓生活(2013-2-20)编辑——李秀播音——袁君陈虎娇本期节目分类:《百姓生活》社会民生类节目主题:元宵节的由来与习俗节目方式:对话节目时间:30分钟呼台(千秋蒙顶世界茶源名山之声FM89.8)《百姓生活》片头:柴米油盐酱醋茶,科技人口和文化,新法新规新观察。898和您一起品茶论道,诉说百姓生活……【袁君】亲爱的听众朋友,大家好!欢迎收听名山之声FM89.8《百姓生活》节目,我是您的好朋友君君,我是娇娇。希望今天的节目能带给您一丝轻松和惬意。{出百姓生活片花}【串词】元宵节是我国主要的传统节日,也叫元夕、元夜,又称上元节,因为这是新年第一个月圆夜。历代这一节日有观灯习俗,故又称灯节。音乐

2、转接君君:元宵节习俗的形成有一个较长的过程,据一般的资料与民俗传说,正月十五在西汉已经受到重视,汉武帝正月上辛夜在甘泉宫祭祀“太一”的活动,被后人视作正月十五祭祀天神的先声。不过,正月十五真正作为民俗节日是在汉魏之后。东汉佛教文化的传入,对于形成元宵节俗有着重要的推动意义。娇娇:是的,据说,在汉明帝永平年间,因明帝提倡佛法,适逢蔡愔从印度求得佛法归来,称印度摩喝陀国每逢正月十五,僧众云集瞻仰佛舍利,是参佛的吉日良辰。汉明帝为了弘扬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宫中和寺院“燃灯表佛”。因此正月十五夜燃灯的习俗随着佛教文化影响的扩大及道教文化的加入逐渐在中国扩展开来。而元宵节俗真正的动力是因为它处在新的时

3、间点上,人们充分利用这一特殊的时间阶段来表达自己的生活愿望。君君:根据考证,元宵放灯的习俗,在唐代发展成为盛况空前的灯市,中唐以后,已发展成为全民性的狂欢节。唐玄宗时的开元盛世,长安的灯市规模很大,燃灯五万盏,花灯花样繁多,皇帝命人做巨型的灯楼,广达20间,高150尺,金光璀璨,极为壮观。以后历代的元宵灯会不断发展,灯节的时间也越来越长。唐代的灯会是“上元前后各一日”,宋代又在十六之后加了两日,明代则延长到由初八到十八整整十天。娇娇:那么一直到了清代,满族入主中原,宫廷不再办灯会,民间的灯会却仍然壮观。日期缩短为五天,一直延续到今天。{出百姓生活片花}【串词】“猜灯谜”又叫“打灯谜”是元宵节后

4、增的一项活动,出现在宋朝。开始时是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所以流传过程中深受社会各阶层的欢迎。娇娇:唐宋时灯市上开始出现各式杂耍技艺。明清两代的灯市上除有灯谜与百戏歌舞之外,又增设了戏曲表演的内容。历代人们除游灯市外,又有迎紫姑祭厕神、过桥摸钉走百病等习俗,有击太平鼓、秧歌、高跷、舞龙、舞狮等游戏。同时,还要吃些应节食物:南北朝时代元宵节吃伴和肉与动物油熬煮的豆粥或米粥,唐代吃一种叫“面茧”的面食和焦饣追(即烤饼),到宋代有盐豉汤和绿豆粉做的科斗羹,并出现了“圆子”,此后元宵节南北方均以吃元宵为习。君君:元宵节是一个浪漫的节日,在传统社

5、会年轻女孩不能轻易外出,唯独在元宵节赏花灯成为一个相会的机会。欧阳修的诗词:“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书;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辛弃疾的词更有“暮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描写,可见元宵节又是中国的情人节。 娇娇:送孩儿灯简称“送灯”,也称“送花灯”等,即在元宵节前,娘家送花灯给新嫁女儿家,或一般亲友送给新婚不育之家,以求添丁吉兆,因为“灯”与“丁”谐音。这一习俗许多地方都有,陕西西安一带是正月初八到十五期间送灯,头年送大宫灯一对、有彩画的玻璃灯一对,希望女儿婚后吉星高照、早生麟子;如女儿怀孕,则除大宫灯外,还要送一两对小灯笼,祝愿女儿孕期平安。君君:迎紫姑,紫姑也叫戚(七)姑,北方多称厕

6、姑、坑三姑。古代民间习俗正月十五要迎厕神紫姑而祭,占卜蚕桑,并占众事。传说紫姑本为人家小妾,为大妇所妒,正月十五被害死厕间,成为厕神,所以民间多以女子做成紫姑之形,与夜间在厕所间猪栏迎而祀之。此俗流行于南北各地,早在南北朝时期就见于记载。娇娇:走百病也叫游百病,散百病,走桥等,是一种消灾祈健康的活动。元宵节夜妇女相约出游,结伴而行,见桥必过,认为这样能祛病延年。君君:流行于贵州四川等地的偷菜节也是在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举行。节日这天,大家伙便成群结队去偷别人家的菜,严禁偷本家的,所偷的菜仅限白菜,数量够大家吃一顿即可。偷菜不怕被发现,被偷的人家并不责怪。大家把偷来的菜集中在一起,做白菜宴。据说谁

7、吃得最多,谁能早得意中人。娇娇:彝族的传统节日巴乌节在农历正月十五。“巴乌”意为“打猎归来”。见于云南鹤庆彝族支系黑活人居住区。时此节原本是欢庆狩猎归来的习俗话动,无固定节日。旧时人们狩猎归来收拾猎物,兽头给狩猎的指挥,兽皮给猎获人,肉则烧烤,其间兽头前、兽皮跟、众人从,围火堆重现打猎动作。肉熟以后,众人分食。后来逐渐演变成固定的节日。{出百姓生活片花}【串词】元宵节的习俗虽然各地不尽相同,但是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