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语理解与表达解题技巧

言语理解与表达解题技巧

ID:6010964

大小:33.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7-12-30

言语理解与表达解题技巧_第1页
言语理解与表达解题技巧_第2页
言语理解与表达解题技巧_第3页
言语理解与表达解题技巧_第4页
言语理解与表达解题技巧_第5页
资源描述:

《言语理解与表达解题技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一、人生经历题型  题型概述:给定材料一般是我们见过或听过的事例,十分熟悉,理解起来比较容易。  正确选项的特征:  1.不是针对材料就事论事;  2.是从材料得到的启示;  3.要透过现象看本质。  例题:  一个年轻人寄了许多份简历到一些广告公司应聘。其中有一家公司写了一封信给他:“虽然你自认为文采很好,但从你的来信中,我们发现了许多语法错误,甚至有一些错别字。”这个青年想如果这是真的,我应该感谢他们告诉我,然后改正,于是他给这个公司写了一封感谢信。几天后,他再次收到这家公司的信函,通知他被录用了。  这段文字主要想告诉我们()。  A.机会往往在不经意间获得B.公司招聘时

2、更看重求职者的态度  C.谦虚能获得更多知识和别人的尊重D.良好的文字功底是成功求职的前提  【答案】C。【技巧点拨】材料讲述的是一个年轻人的求职经历。根据特征1可排除D。根据特征1、3可排除B。根据特征2可排除A。正确答案是C。透过现象看本质,是解这种类型题目的不二法门。材料强调了年轻人对待自己“错误”的谦虚态度,颇似“朝闻道,夕可死”。B项为干扰项,其一“更”字不妥,从材料中无法看出比较的意味;其二,B项就事论事,内涵不深刻;其三,“态度”究竟为何种态度,不够具体。  二、社会现象题型  题型概述:这种题型材料的内容一般是一些社会现象,包括政治、经济性质的评论文章。这类文章

3、和当前的时政或者大政方针结合得比较紧密,是片段阅读中比较重要的选材来源。  正确选项的特征:  1.不是针对材料就事论事;  2.要透过现象看本质;  3.符合当前的大政方针;  4.正确选项一般要理性、深刻、有高度。  例题:  翻开许多城市的晚报,许多航空公司都在刊登如下广告:“飞机远比汽车安全!你不要被空难的夸张报道吓破了胆,根据航空业协会的统计,飞机每飞行1亿千米死1人,而汽车每走5000万千米死1人。”汽车工业协会对这个广告大为恼火,他们通过电视公布了另外一个数字:“飞机每20万飞行小时死1人,而汽车每200万行驶小时死1人。”  这段话告诉我们()。  A.通过距离

4、与时间上的比较我们可以发现事实上汽车远比飞机安全  B.面对媒体宣传我们不能单方面相信某些信息,了解事实真相还需要作全方位的分析  C.媒体只关心能否提高收视率和发行量,不尊重事实  D.为抢夺客源,新旧交通巨头之间的矛盾冲突愈演愈烈  【答案】B。  【技巧点拨】根据特征1、2可排除A、D,根据特征4可知正确答案是B。面对航空公司和汽车协会的广告宣传战,我们要理性,全方位地了解信息。  三、寓言或童话题型  题型概述:此类题目的题干一般是一则寓言或童话,通过故事来说明道理,趣味性较强,在做题的同时还可增长知识。  正确选项的特征:  1.所表现的道理或许有很多,但正确选项一定

5、是道理最明显、最重要的一个;  2.和自己日常经验很可能存在出入;  3.不是就事论事。  例题:  法国著名寓言作家拉封丹有一则寓言:北风和南风比试,看谁能把一个行路人的大衣吹掉。北风呼呼猛刮,行路人紧紧裹住大衣,北风无奈于他。南风徐徐吹动,温暖和煦,行路人解开衣扣,脱衣而行,南风获胜。  这个寓言意在告诉人们()。  A.方法得当柔可克刚B.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C.具体问题具体分析D.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答案】A。  【技巧点拨】根据特征1,可排除B、C、D三项。文段中北风与南风采取的策略不同,北风是“呼呼猛刮”,结果却是“行路人紧紧裹住大衣”;而南风“徐徐

6、吹动”,得到了“行路人脱衣”的胜利。他们一刚一柔,结果是柔可克刚,即A项为正确答案。  四、名人轶事或历史故事题型  题型概述:题干一般是通过一则名人轶事或历史故事,表达一个重要的道理,这一道理一般是励志型的,积极向上的。  正确选项的特征:  1.不是对材料内容的概括;  2.选项本身逻辑是合理的;  3.是以材料内容为基础抽象出的道理;  4.正确选项大都会上升到精神层面,有激励作用。  例题:  清人纪晓岚讲过:有个官员一辈子没做过坏事,所到之所,也不过饮人一杯清水而已,于是想要阎王爷赏他生还去做官。阎王爷却讥笑道:不贪不占,就能算是好官吗?假若不搜刮民财就是好官,那么塑

7、一个木偶放在官府,连井水也不喝,岂不更好?该官辩解:我虽无功,但也无罪呀。岂料阴司对为官者行为俱记录在案:做官三年,无绩可求,纯属混混一个。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为官之道B.无功即为有过  C.为官需廉政亦需勤政D.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种红薯  【答案】B。  【技巧点拨】根据特征3,可排除C、D,“勤政”、“不为民做主”在文中均未涉及。根据特征4,可排除A,“为官之道”的内涵太过宽泛,没有表达出文段主要说明的问题。由文段最后一句“做官三年,无绩可求,纯属混混一个”可得出道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