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与社会六年级教材分析

·品德与社会六年级教材分析

ID:6014030

大小:93.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7-12-31

·品德与社会六年级教材分析_第1页
·品德与社会六年级教材分析_第2页
·品德与社会六年级教材分析_第3页
·品德与社会六年级教材分析_第4页
·品德与社会六年级教材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品德与社会六年级教材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人教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教材分析人民教育出版社郭雯霞六年级是我们进入品德与社会课程学习的最后一年。同时,也是我们借助教材的引领走进更深、更高、更广的学习领域的一年。六年级教材,在内容上主要涉及如下几个大的方面:(1)社会自身发展的内在关系;(2)国家近代以来的历史与发展;(3)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国家在工农业生产、科技、对外交流及其人们的生活水平等各方面的发展;(4)世界上不同国家和地区人们的生活和文化;(5)人类的和平与发展;(6)六年级学生所面临的人际关系、社会交往以及对未来学校生活的心理适应和准备。六年级上册六年级上册由四个单元构成。第一单元《走

2、向文明》:先从我们现代人的视角,思考现代社会的发展与我们文明生活的关系;然后再从现在追溯到历史,理解和感受今天的生活来之不易,走进第二单元《不屈的中国人》:从国家近代以来的历史与发展的视角,了解中华民族曾遭受过的屈辱,理解和感受中华民族抗击外来侵略的不屈不挠的抗争及奋斗精神;了解祖国的建国史,以及为祖国的强盛,努力探索和奋斗的仁人志士;并在理解和感受中华民族抗争、探索和振兴祖国的过程中,深刻认识和理解“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承上启下,按照祖国的社会及历史发展的脉络,我们走进第三单元《腾飞的祖国》中。我们从(国内视角)建国以来祖国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以及(国际

3、视角)中国在世界的影响力、世界如何看待中国等角度,多元地、联系地、综合地了解祖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各个方面的发展。最后,在完成了对祖国的了解和学习之后,我们走出国门,引领学生踏入了更广阔的世界,进入第四单元《漫游世界》。在这个全球化的世界,我们将体会不同的异域风情,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各具特色的生活方式;感受世界不同文化之间的融合,以及文化之间的差异性和丰富性。同时,也为六年级下册展开关于人类的和平与发展(人类的家园、同在一片蓝天下)的学习,提供了一定的知识基础和认识基础。一、第一单元《走向文明》第一单元由四个主题构成:(1)科技带给我们什么?(2)社会文

4、明大家谈;(3)健康文明的休闲生活;(4)学会拒绝。从这四个主题之间的内在关系,我们需要明确这样两点认识:首先,从积极的角度认识和理解到科学技术的发展,的确为社会和人类提供了变化与发展的基础,即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基础。与此同时,它也必然会涉及到人类如何认识和利用科学技术。这其中包含着为人类造福的积极的方面,以及违背人性、违背科技伦理等消极、甚至是恶性的方面。其次,从享用科学技术的人类的角度来论,科学技术不仅从很多方面“解放”了我们,让我们拥有更多的时间来建设自己的生活和精神文明,同时,科学技术的发展也给我们提出了新的思考:我们该怎样文明的生活?——这就需要我们不断

5、建设文明的社会,确立文明行为、选择健康而文明的生活方式。1.主题一:科技文明带给我们什么?首先,我们可从以下几个角度来把握本主题的内容:话题一:科技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变化。这是从积极、发展的视角来认识科学技术和社会生活、文明生活的关系。(1)在这里,我们重点引导学生关注科学技术使人们的日常生活、文化生活、社会生活得到了改善,变得有质量、丰富多彩、文明健康这一事实。启发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寻找科学技术所带给人们的不仅是物质生活的变化,更重要的是精神生活的建设和提升。(2)需要注意的是,我们不是要给学生讲述科学技术的发展,生产方式的不断变化,而重在让学生理解和感受到人类正是借

6、助于科学技术的发展,才使我们有可能追求和实现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如教材第3页“沼气技术点燃文明之光”一文。(3)注重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我们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获得改善这二者之间的内在关系、因果关系,而不是仅仅停留于对现象的叙述。并力图引导学生将在生活中对科技文明的发现与思考联系起来,进行有意义的社会思考,同时透过具体的社会生活现象,树立科技文明的魅力在于造福于人类,有益于人类的价值观。话题二:科技是把双刃剑。我们力图从辨证的视角,引导学生辨证地认识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人类需要的关系,进行科技伦理的思考和判断。(1)承接“科技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变化”这一话

7、题,可以说“科技是把双刃剑”则是一种对科技发展的反思和辨证认识。我们透过一些科技成果给人类、自然所带来的破坏;透过克隆等涉及到人类尊严、科技与伦理道德问题等内容,引起学生对这类社会现象的关注。(2)引导学生能辨证地看待科技在生活中的运用,树立在生活中或者在自己以后的生活中,尽可能地回避运用具有负面效果的科技成果的意识(乃至行动)。这一点,对小学六年级的学生来说可能有些难。所以,可重点培养辨证的思考能力、正确的态度和意识形成方面。话题三:崇尚科学,反对迷信和邪教。我们从科学认识、精神建构的视角,明确科学和人类认识的关系,即人类运用科学揭示的真理,来认识世界、理解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