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护士职业危害因素和防护措施

手术室护士职业危害因素和防护措施

ID:6032264

大小:27.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7-12-31

手术室护士职业危害因素和防护措施_第1页
手术室护士职业危害因素和防护措施_第2页
手术室护士职业危害因素和防护措施_第3页
手术室护士职业危害因素和防护措施_第4页
手术室护士职业危害因素和防护措施_第5页
资源描述:

《手术室护士职业危害因素和防护措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手术室护士职业危害因素和防护措施  【摘要】目的探讨手术室护士常见的职业危害因素及防护措施。以提高手术室护士职业的安全。方法对手术室护士常见的职业危害总结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护措施。结果手术室护士要做到对生物因素、化学因素、X线照射、激光辐射、生理因素、心理社会因素的防范,避免不良情况的发生。注意自我身心调节,以健康的身体适应手术室的工作。【关键词】手术室护士;职业危害;防护措施1手术室常见的职业危害因素1.1生物因素①锐器刺伤。在手术室工作的各个环节中使用过的手术器械、用物被患者的血液、体液等污染,可能

2、含有致病性微生物。手术室护士在术前准备、术中传递、术后整理的工作中时常会被锐器刺伤,从而感染到血源性传播疾病(如各型肝炎、艾滋病等)。手术室的锐器剌伤,是职业损伤的主要危害因素,防止锐器刺伤是手术室护士预防血源性传播疾病的有效措施[1]。②手术室护士直接接触患者血液、体液及被患者血液、体液污染的物品等导致的疾病传播。手术室护士的眼睛、皮肤、黏膜受到患者的血液、分泌物、器械清洗时的污水喷溅而导致的疾病传播。③手术室护士皮肤破损而又防护不当,6在工作中经常接触大量被污染的敷料及手术器械,也会造成感染导致疾病传

3、播[2]。1.2化学性因素①各种化学消毒剂、固定剂。手术室使用化学消毒剂的次数频、种类多。含氯消毒剂、戊二醛在空气中的浓度达到一定的浓度时,给接触者带来过敏、胸闷、头痛、呼吸道受损等症状,同时,这些消毒剂会引起皮肤灼伤。另外,手术室护士经常接触的碘伏、酒精、新型免洗手部消毒液,给皮肤带来不同程度的刺激,部分人员出现过敏性皮炎。高浓度的甲醛可刺激呼吸道粘膜引起职业性哮喘,大量接触可引起肺水肿,同时能使细胞突变、致畸等。②其他有害气体。吸人性麻醉药物、手术中电刀产生的烟雾、关节手术中的骨水泥释放的气体、碘仿纱

4、条释放的气体以及腹腔镜手术中泄露的一氧化碳(CO)等在空气中浓度过高,可引起接触人员身体不适。③其他化学因素。手套上的滑石粉、手套及驱血带等含有的乳胶成分也可引起部分人员过敏、哮喘等。1.3X线照射、激光辐射①随着骨科手术的日益发展,术中C臂机透视成为骨科手术定位和手术治疗效果的有力保证。C臂机在手术室的使用频率也越来越高,而很多手术间欠缺防护射线的设备,使手术室工作人员受到不同程度的辐射。而X射线的蓄积作用易导致血液系统疾病以及致癌、致畸等。②激光手术时工作人员防护或操作不当可对其眼睛、皮肤造成不同程度

5、的伤害。61.4生理、心理社会因素①洗手护士长期站立工作的危害。洗手护士配合手术时需长时间站立,而导致双下肢静脉曲张等疾病。②高负荷工作的危害。手术室护士工作强度大,工作紧张,时间长,经常饮食无规律,不能及时补充能量,极易患上胃十二指肠溃疡、心脏病等疾病。夜班、生活无规律、人员不足导致的超负荷工作使手术室护士身体和心理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导致不同程度的神经衰弱、焦虑、失眠等不良症状。2手术室常见职业危害因素的防范措施2.1生物因素的防范措施①规范各项操作以防锐器刺伤。禁止将使用后的一次性针头重新套上针头帽,

6、禁止用手直接接触使用后的针头、刀片等锐器。手术配合中护士要注意力高度集中,密切关注手术,正确准确传递器械。传递针、刀等锐器时使用弯盘,避免用手直接传递,减少锐器刺伤的发生。清洗器械时做好防护。使用后的锐器立即放人耐刺、防渗漏的锐器盒内,满3/4后销毁。②发生意外锐器刺伤或黏膜被污染后要正确掌握处理流程:发生意外锐器刺伤后立即脱掉手套从伤口周边尽可能挤出伤口部位的血液,用肥皂水+流动水反复冲洗伤口10min以上,2%碘酒、75%酒精消毒伤口,用防水敷料包扎伤口,报告院感科,做相关抗体检测并且接种疫苗、免疫球

7、蛋白或预防用药,给予心理干预,6定期复查。黏膜被污染时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③患者术前完善化验检查,手术室护士做好术前访视,了解患者检验结果。阳性患者手术安排在感染手术间,做好感染手术围手术期防护。急诊手术按感染手术处理。护士有皮肤破损避免参与感染手术。手术室护士接触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时戴手套,建议戴双层手套,可减少感染率,必要时穿隔离衣、戴防护镜等。操作完毕,脱去手套后立即洗手,做好手部的卫生工作,按七步洗手法洗手,必要时进行手消毒。手术结束严格做好手术间终末消毒处理。做好手术室的消毒隔离工作,完善消

8、毒隔离制度。2.2化学因素的防范措施①消毒剂的防护。手术中使用的器械、用物尽量用高压蒸汽灭菌,尽量不使用化学消毒剂浸泡消毒。配制消毒液时戴好口罩、帽子、手套及防护镜,尽量在通风处配制,不慎溅到皮肤或黏膜上要及时用清水或生理盐水反复冲洗干净。盛装化学消毒液的容器加盖,减少挥发。甲醛只用于固定标本,提倡取消甲醛熏箱,改用环氧乙烷消毒机及等离子低温灭菌仪器。减少了甲醛对医务人员及手术患者的危害。标本使用封口塑料袋,取用时一定要戴手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