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正银鲫原种引进和培育试验探究

方正银鲫原种引进和培育试验探究

ID:6035086

大小:28.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7-12-31

方正银鲫原种引进和培育试验探究_第1页
方正银鲫原种引进和培育试验探究_第2页
方正银鲫原种引进和培育试验探究_第3页
方正银鲫原种引进和培育试验探究_第4页
方正银鲫原种引进和培育试验探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方正银鲫原种引进和培育试验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方正银鲫原种引进和培育试验探究  摘要进行方正银鲫原种引进与培育试验,结果表明:在合适的季节,采用合理的运输方式可以保证引种成活率高;原产于黑龙江的方正银鲫原种在与安徽气候条件接近的地区可以正常生长;引进原种表现出较强抗病性。关键词方正银鲫;引进;培育中图分类号S965.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13)06-0263-01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自1975年就开展鲫鱼育种研究,证实银鲫是天然雌核发育鱼类,并利用黑龙江省方正县双风水库天然雌核发育的银鲫为母本,兴国红鲤为父本行异精雌核发育,育成了品质优、生长快、易于饲养的新品种——异育银鲫,其生长速度较普通鲫鱼

2、快2~3倍,比母本方正银鲫的生长速度平均快34.7%。异育银鲫的育成,大大促进了我国鲫鱼养殖业的发展。安徽省距离异育银鲫父本方正银鲫原种产地较远,众多生产单位因难以承受高昂的引种费用,并且缺乏成功的引种与培育技术,多年来无法更新原种亲本繁殖生产异育银鲫鱼苗,导致子代性状退化,生产性能劣化,养殖效益下滑。为改变这一现状,安徽省农科院水产研究所于2012年5月从黑龙江省国家级方正银鲫原种场引进方正银鲫原种冬片16800尾,进行培育,以期育成原种方正银鲫亲本,投入异育银鲫繁殖生产,获得品质优良的异育银鲫苗种[1-2]。1材料与方法1.1试验鱼来源与引进试验鱼来源于黑龙江省方正县双凤水库

3、国家级方正银鲫原种场,数量1800尾,体长10.5~12.0cm,体重22~25g/尾,鱼体表光滑、鳞片完整、体质健壮。氧气袋充氧,内层泡沫保温盒,外层瓦楞纸箱装箱,航空运输,装运密度为90尾/袋,折合鱼体重2.00~2.25kg/袋。装箱耗时0.5h,地面运输耗时3h、空中运输耗时3.5h,引种运输总计耗时7.0h,运输成活率100%。1.2试验鱼池东西走向,面积2001m2,水泥板护坡,底泥5~10cm,水深1.2m,最高水位可达2.0m。水源清洁、方便,进排水独立,配备2.2kW水车式增氧机1台,架设自动投饵机1台。1.3水温调节试验鱼运抵试验塘口后,开箱,测量氧气袋内水温

4、为25℃,试验塘水温28.5℃。将氧气袋漂于水面。30min后,打开氧气袋,再次测量袋中水温、池塘水温,确定温差≤2℃,即调温成功[3-4]。1.4体表消毒6选用规格为0.6m×0.4m×0.6m的无毒塑料桶,注入0.4m深的试验池原池水,加入1500g食盐,充分搅拌,配制成3%食盐水溶液,将调温成功的试验鱼倒入桶中,数量为180尾/桶,浸浴15min,浸浴过程中密切观察鱼的反应,以游动正常、呼吸平稳、无急促反应为安全标准[5-6]。1.5饲料投喂选用粒径为2.0mm的鲫鱼专用配合饲料,主要营养成分为:粗蛋白≥32.0%,粗纤维≤12.0%,粗灰分≤15.0%,钙0.80%~1.

5、60%,总磷≥0.7%,食盐0.50%~1.50%,水分≤13.0%,赖氨酸≥1.60%。投饲量根据天气、水温、鱼的吃食情况进行适当调整,控制为鱼体重的3%~5%。每天投喂2次,分别在8:30—9:30、14:30—15:30。使用自动投饵机投饲时,投饵机出料量与出料间隔以试验鱼30min左右吃饱为标准进行设置。1.6水质调控一是试验池混养规格为125~150g/尾的白鲢鱼种300尾,规格为25~30g/尾的细鳞斜颌鲴鱼种200尾,以利用白鲢的滤食功能和细鳞斜颌鲴的刮食功能,消减池中的富余藻类及食物残渣,实现生物净化水质。二是每隔10~15d泼洒1次复合微生物制剂,主要成分为光和

6、菌、酵母菌、芽孢杆菌、枯草杆菌、硝化细菌,含活菌数为1000亿/mL。水深1m用量为1000mL/6676m2。选择晴天上午使用,用塑料桶加水稀释、活化30min后全池均匀泼洒,用后开启增氧机1h。三是高温、晴热季节,蒸发量大,每隔7~10d补注清洁新水1次,每次补水深5~8cm。雷暴雨天气,提前干撒VC泡腾颗粒,水深1m用量为500g/667m2,以缓解应激反应。1.7鱼病防控鉴于该试验是原种培育,生产过程中坚持“养鱼先养水”的理念,遵循“精管理、勤调水、少用药、用准药”的病害防控原则。培育过程仅使用药物1个疗程。6月12日,巡塘发现数尾试验鱼在水面漂游、失去活力。捞取病鱼,经

7、目测和镜检,确定为孢子虫病。6月13日9:00使用90%晶体敌百虫按用量0.4g/m3水体化水全池均匀泼洒。6月15日按相同用量使用第2次。1kg饲料拌入主要成分为百部、绵马贯众、苦参等的“克孢散”8.0g,10%氟苯尼考6g,水产多维8g制成药饵,于6月13—17日连续投喂。6月18日,池鱼活动、吃食正常,发病、治疗过程中死亡7尾。1.8生长测量5月3日放养时抽取30尾样本测得初始体重,计算出平均体重;7月12日撒网随机抽取28尾样本进行测量,计算出平均体重;9月20日撒网随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