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有教无类导学案演示教学.doc

最新有教无类导学案演示教学.doc

ID:60489510

大小:69.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12-06

最新有教无类导学案演示教学.doc_第1页
最新有教无类导学案演示教学.doc_第2页
最新有教无类导学案演示教学.doc_第3页
最新有教无类导学案演示教学.doc_第4页
最新有教无类导学案演示教学.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最新有教无类导学案演示教学.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第一单元《论语》选读第一《有教无类》(共2课时)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主要学习第一则、第二则、第三则选文。 2、熟读并翻译文中的重点句子。3、分析理解文中体现出的作者的观点.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掌握孔子关于教育及教与学的一些重要思想。学法指导:反复诵读,疏通文意;归纳梳理闻言现象,使之系统化,有序化,以利于掌握预习案教材助读1.作者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祖籍宋国夏邑(今河南省商丘市夏邑县),出生于鲁国陬邑(今山东省曲阜市)。 中国春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是儒

2、家学派的创始人。 孔子曾受业于老子,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相传他有弟子三千,贤弟子七十二人。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儒家经典《论语》。 孔子在古代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万世师表。 其儒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孔子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2.教育思想①“有教无类”、“经邦济世”的教育观,“因材施教”、“启发式”的②注重童蒙、启蒙教育。③他教育学生要有老老实实的学

3、习态度,要谦虚好学。④他要求学生时常复习学过的知识,以便“温故而知新”。⑤要求学生对新知识引申拓宽、深入,“举一而反三”。孔子在中国历史上最早提出人的天赋素质相近,个性差异主要是因为后天教育与社会环境影响(“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因而人人都可能受教育,人人都应该受教育。他提倡“有教无类”,创办私学,广招学生,打破了奴隶主贵族对学校教育的垄断,把受教育的范围扩大到平民,顺应了当时社会发展的趋势。他主张“学而优则仕”,学习了还有余力,就去做官。他的教育目的是要培养从政的君子,而君子必须具有较高的道德品质修养,所以孔子强调学校教育必须将道德教育放在首要地位(“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

4、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孔子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是“礼”和“仁”。其中“礼”为道德规范,“仁”为最高道德准则。“礼”是“仁”的形式,“仁”是“礼”的内容,有了“仁”的精神,“礼”才真正充实。在道德修养方面,他提出树立志向、克己、践履躬行、内省、勇于改过等方法。“学而知之”是孔子教学思想的主导思想。在主张不耻下问、虚心好学的同时,他强调学习与思考相结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同时还必须“学以致用”,将学到的知识运用于社会实践。他最早提出启发式教学。他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意谓教师应该在学生认真思考,并已达到一定程度时恰到好处地进行启发和开导,他又是在教学

5、实践中最早采用因材施教方法的教育家。通过谈话和个别观察等方法,他了解和熟悉学生的个性特征,在此基础上,根据各个学生的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培养出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等多方面的人才。孔子热爱教育事业,毕生从事教育活动。他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不仅言教,更重身教,以自己的模范行为感化学生。他爱护学生,学生也很尊敬他,师生关系非常融洽。他是中国古代教师的光辉典型。孔子的教育活动不但培养了众多学生,而且他在实践基础上提出的教育学说,为中国古代教育奠定了理论基础。由于孔子保守的政治态度,因此对待经济制度的改革也反映了保守的思想。比如鲁宣公十五年(西元公元前594年)实行“初税亩”,从

6、法律上承认私田的合法地位,是春秋时代的重大经济改革;但是据《左传》说,孔子修《春秋》时记载“初税亩”,目的是批评其“非礼也”。而民众不富足,国君没有富足的。在《论语·尧曰》中还记载,孔子主张“因民之利而利之”,即对民众有利的事情才去做。另一方面,他又主张赋税要轻一些,徭役的摊派不要耽误农时。《论语·述而》记载,孔子还对当时的为政者进行说教,要求为政者不要过于奢侈,要注意节俭。他说:“奢则不逊,俭则固。与其不逊也,宁固。”同时,还主张“节用而爱人”。这里面包含了把孔子“仁”的思想运用于经济领域。预习自测1.字音熟记 语上(  ) 愠色(  ) 弑君(  ) 罔(  ) 不悱不发(  )

7、 一隅(  ) 殆(  ) 切磋(  ) 贫而无谄(  ) 2.通假字 学而不思则罔    通        ,理解为             于吾言无所不说   通         ,理解为            3.古今异义 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    古义           今义 至于他邦,则曰:“ 犹吾大夫崔子也。”    古义           今义 4.词类活用 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                          求也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