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导率与TDS的换算电子版本.doc

电导率与TDS的换算电子版本.doc

ID:60782550

大小:186.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12-18

电导率与TDS的换算电子版本.doc_第1页
电导率与TDS的换算电子版本.doc_第2页
电导率与TDS的换算电子版本.doc_第3页
电导率与TDS的换算电子版本.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电导率与TDS的换算电子版本.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精品好文档,推荐学习交流电导率与TDS的换算公式   电导率DD(ms/cm),可用如下公式折算成TDS(ppm)。   当DD<10ms/cm时,TDS(ppm)=0.5DD(ms/cm)   当DD=300-800ms/cm时,TDS(ppm)=0.55DD(ms/cm)   当DD=45,000-60,000ms/cm时,TDS(ppm)=0.70DD(ms/cm)   当DD=65,000-85,000ms/cm时,TDS(ppm)=0.75DD(ms/cm)us/cm电导率单位:西门子/厘米,1s/cm=1000ms/cm=1000000µs/cmTDS:总溶解

2、固体指水中全部溶质的总量,包括无机物和有机物两者的含量。一般可用电导率值大概了解溶液中的盐份,一般情况下,电导率越高,盐份越高,TDS越高。在无机物中,除开溶解成离子状的成分外,还可能有呈分子状的无机物。由于天然水中所含的有机物以及呈分子状的无机物一般可以不考虑,所以一般也把含盐量称为总溶解固体。 是不是可以理解为TDS=含盐量+有机物+分子态无机物 希望网友分析总结一下,谢谢从定义上来看,溶解性总固体(TDS)确实包括溶解在水里的有机物,但其主要成分还是钙、镁、钠、钾离子、碳酸离子、碳酸氢离子、氯离子、硫酸离子和硝酸离子等无机成分,而TDS的测量原理实际上也是通过测量

3、水的电导率从而间接反映出TDS值。因此个人认为水中有机物的含量与TDS值并无太大的关系,关键还是无机离子的量。电导率测TDS只是一种懒惰的方法,没有太多科学根据,纯净水还有点用,污水就完全不适合。TDS就是水中溶解物质的总含量,包括钙镁离子、胶体、悬浮颗粒物、蛋白质、病毒、细菌、微生物及尸体。 我们都知道纯净的水中含有的溶解性固体是很少的,一般只有零到几十毫克/升左右。若水被污染或已经溶进许多可溶性物质后,其总固体的含量也就随着可溶解物质增多而增多;而阿鸥公司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4精品好文档,推荐学习交流提供的TDS测试仪可以将该项指标直接测量出来,

4、而且快捷、方便;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只要把TDS测试仪的测试电极部分插到被测试的水中,TDS测试仪立即就把水中的可溶解物质的量测定并显示出来:也就是说TDS测试仪上显示的数字是指以离子状态溶解在水中的物质的含量。这是因为水中绝大多数的无机化合物只以离子状态存在,所以可以用测试仪通过测量水体的导电性,来间接测定溶解在水中离子状无机化合物的含量。如果被测的水越纯,则在测量时,TDS测试仪上所显示数值越小,也就说明水中含无机化合物和杂质成分就越少;显然含有其它杂质越多的水,在测试时TDS值就越高。TDS是水中溶解性固体物质的总含量,水样经过滤后,再蒸馏,剩下的固体成分,其实TDS基

5、本上表征了水中盐份高低TDS主要影响细菌的渗透压. 9000以内,对污泥活性基本上没有什么影响;超过10000的话,就需要对污泥进行驯化,使之逐步适应.不知道版主单位废水TDS在什么范围内,经过驯化后,TDS在15000左右都没有什么问题的.电导率与TDS之间对应参数表电导率(uS/cm)TDS(ppm)电导率(uS/cm)TDS(ppm)电导率(uS/cm)TDS(ppm)0.10.07535.3650305.50.20.110047700329.00.50.212558.8750352.51.00.515070.5800376.01.50.717582.3850399

6、.52.00.9275129.3900423.02.51.2300141.0950446.55.02.4350164.51000470.0104.7400188.01250587.5157.0450211.51500705.0209.4500235.01750822.5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4精品好文档,推荐学习交流2511.8550258.52000940.05023.5600282.025001175.0勾股定理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1、下列各组数中,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A:4,5,6B:1,1,C:6,8,11D:5,12,232、在Rt△AB

7、C中,∠C=90°,a=12,b=16,则c的长为()A:26B:18C:20D:21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P的坐标是(3,4),则OP的长为()A:3B:4C:5D:4、在Rt△ABC中,∠C=90°,∠B=45°,c=10,则a的长为()A:5B:C:D:5、等边三角形的边长为2,则该三角形的面积为()A、B、C、D、36、若等腰三角形的腰长为10,底边长为12,则底边上的高为()A、6B、7C、8D、9ABEFDC第7题图7、已知,如图长方形ABCD中,AB=3cm,AD=9cm,将此长方形折叠,使点B与点D重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