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镇边界空间规划探究

小城镇边界空间规划探究

ID:6078912

大小:28.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1-02

小城镇边界空间规划探究_第1页
小城镇边界空间规划探究_第2页
小城镇边界空间规划探究_第3页
小城镇边界空间规划探究_第4页
小城镇边界空间规划探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小城镇边界空间规划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小城镇边界空间规划探究  摘要:城市边界空间作为相邻两个空间的交接过渡,是两个空间交流最前沿的地带,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城市形象以及城市公共生活有着很大的影响。而边界空间在小城镇规划中考虑不足,并没有体现出其在突出小城镇特色和增强小城镇活力方面的作用。本文结合沈阳苏家屯区姚千户屯镇总体城市设计展开对小城镇边界空间规划的思考,从天际线、水际线、交通刚性边界和住区空间边界等方面提出一些与城市互动的边界空间规划策略和处理手法。关键词:小城镇;边界空间;人性化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0引言7近年来,小城镇建设快速发展,但也有一个

2、令人遗憾的问题摆在我们的面前,大部分小城镇建设出现“千篇一律、千镇一面”的现象,使人感到单调乏味,失却了小城镇应有的灵气和个性化的资源。城镇特色是对小城镇所处的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的高度概括与表达,研究城镇的特色,必然要与城镇的空间联系起来,而城市边界空间作为相邻两个空间的交接过渡,是两个空间交流最前沿的地带,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城市形象以及城市公共生活有着很大的影响。我国的小城镇往往是围绕过境交通(包括铁路和高速公路等)发展起来,具有其独特的边界空间形式,如果在建设过程中,注重这些边界空间的规划与设计,必定对构建和谐有机的城镇空间结

3、构起到重要作用。1小城镇边界空间的概念及类型美国学者凯文·林奇在《城市意象》一书中探讨了如何分析人们对城市认知的方法,提出了道路、边界、区域、节点、标志物五个概念。这五个概念被认为是城市意象中物质形态研究的五种元素,也可以这么理解:人们通过这五种元素形成了各自的城市意象。从他的分析中可以看出,人们对城市的认知,来自人们在城市中的活动。因此,道路是首要的元素,边界的重要性仅次于道路。从内涵上来看,边界空间不仅限于不可进入的“界限”,而是赋予新的含义和更丰富的功能,如城市的滨水区,不再仅仅是视觉上的空间界限,而是可以提供人们进入活动的场

4、所。在城镇中,这样的边界空间往往以线性形态出现,常常是不同特质、功能和内涵的空间的交界处,它是不同空间叠加、渗透、作用的产物。正因为边界空间是相邻两个空间的过渡部分,容易产生空间之间的对话和交流,因而往往成为城市最具活力和敏感的场所,也最应该引起城市规划设计的高度重视。2姚千户屯镇边界空间分析2.1铁路刚性边界空间7地理空间格局上,沈丹铁路割裂了山脉和河流两个线性要素之间的联系。铁路是一个刚性的边界,现状铁路沿线两侧铁丝网防护,部分绿化配置其中。同时,这个刚性边界也割裂了整个镇区东西两侧居民的生活,两侧交通只有通过原有沈丹公路立体交

5、叉口和两个低矮的地下通道连接,铁路形成了的隔离屏障与城镇交界处是一个消极空间,这类城镇的用地、交通、景观往往由于这些要素的分割而受到明显影响,可能造成城市形态上残缺,也可能造成要素两侧居民的交通与交流的割裂。2.2功能用地边界空间现状镇区以居住功能为主,居住建设用地主要由社区和姚千户屯居住村落组成。零散商业穿插于住区之中,主要公共服务设施集中沿着城镇中心“T”形主路分布,但所构成的街道空间单调乏味,缺乏自身特色与人性化的设计。边界空间没有可以让人驻留活动的空间和设施,原先在街道上进行的活动被各种各样的室内活动所代替,人们到此目的性单

6、一,购物或通过,街道作为生活场所的作用被部分忽视。3姚千户屯镇天际线和水际线控制3.1天际线控制7姚千户屯镇呈现山水格局特色,天际线的控制应该突破“线”的概念,从整个城市的地理特征、规划布局整体出发,采用中央轴线降低建筑密度等造景手段,打通山水视廊,在使建筑轮廓线呈现“实—空—实—空”节奏变换的同时,加强层次、对比变化,产生清晰、有序的城市铁路沿线天际线(如图1所示)。图1现状(上)与规划(下)图底关系对比富有特色的城市天际线塑造,不仅应体现在自然山水格局上,还应体现在建筑天际线上。如图2所示,规划将铁路沿线天际线结合山体及道路走向

7、进行塑造,利用镇政府建筑群体构成建筑制高点,统领建筑群体,同时与西面山体为背景,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相得益彰,共同构筑独有的山水城市形态特色,加深市民家园归属感与认同感。图2铁轮沿线天际线控制3.2水际线控制水际线不仅在景观形象上与环境相互协调,在功能上还能满足城市和公众的多种需求,提供多样化的可到达性、可选择性的体验空间。因此,水际线设计强调了城市居民的可参与性,设置滨江景观自行车道,加强与其相交的道路绿化设置,合理衔接道路绿地与滨江绿地,将滨河景观引入城镇之中。4姚千户屯镇铁路沿线刚性边界人性化塑造4.1动态景观创造7铁路景观随着

8、空间的位移和时间的变化有秩序地展开,人们观赏景观的视点与景物时刻发生着动态变化,铁路、两侧绿化作为景观的“线”将铁路上的互通式立交区、车站、附属建筑、桥梁、指示牌、广告牌以及沿路的一幅幅景观画面串联起来。铁路沿线景观设计注重与环境相互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