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实验(二)》实验报告.doc

《土木工程实验(二)》实验报告.doc

ID:60809971

大小:125.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20-12-20

《土木工程实验(二)》实验报告.doc_第1页
《土木工程实验(二)》实验报告.doc_第2页
《土木工程实验(二)》实验报告.doc_第3页
《土木工程实验(二)》实验报告.doc_第4页
《土木工程实验(二)》实验报告.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土木工程实验(二)》实验报告.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姓名:罗文伟院校学号:3学习中心:福建漳浦奥鹏学习中心层次:专升本专业:土木工程实验一:混凝土实验一、实验目的:1.熟悉混凝土技术性质和成型养护方法;2.掌握混凝土拌合物工作性的测定和评定方法;3.通过检验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掌握有关强度的评定方法;二、配合比信息:1.基本设计指标(1)设计强度等级c30(2)设计砼坍落度30—50㎜2.原材料(1)水泥:种类复合硅酸盐水泥强度等级P.C32.5(2)砂子:种类河砂细度模数2.6(3)石子:种类矿石粒级5—31.5㎜,连续级配(4)水:洁净的淡水或蒸馏水3.配合

2、比:(kg/m3)材料水泥砂碎石水水灰比砂率1m3用量(kg)47560011252000.4235%称量精度±0.5%±1%±1%±0.5%----15L用量(kg)7.1259.016.87530.4235%三、实验内容:第1部分:混凝土拌合物工作性的测定和评价1、实验仪器、设备:电子秤、量筒、稠度测定仪(坍落度筒)、金属底板、搅铲、搅棒、小铲2、实验数据及结果工作性参数测试结果坍落度mm41㎜粘聚性良好保水性良好第2部分:混凝土力学性能检验1、实验仪器、设备:标准试模、振动台、标准养护室、压力试验机压力试验

3、机控制面板2、实验数据及结果试件编号1#2#3#破坏荷载F,kN713.5864870.2抗压强度,MPa其中(,A=22500mm2)31.738.438.7抗压强度代表值,MPa38.4四、实验结果分析与判定:(1)混凝土拌合物工作性是否满足设计要求,是如何判定的?混凝土拌合物工作性满足设计要求,原因是坍落度值为41㎜在30到50㎜之间,粘聚性良好,保水性良好。(2)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是否满足设计要求。是如何判定的?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满足设计要求,38.4大于该试验的抗压强度代表值于38.2,故混凝土立方体

4、抗压强满足设计要求。实验二:钢筋混凝土简支梁实验一、实验目的:1、分析梁的破坏特征,根据梁的裂缝开展判断梁的破坏形态;2、观察裂缝开展,记录梁受力和变形过程,画出荷载挠度曲线;3、根据每级荷载下应变片的应变值分析应变沿截面高度是否成线性。4、测定梁开裂荷载和破坏荷载,并与理论计算值进行比较;二、实验基本信息:1.基本设计指标(1)简支梁的截面尺寸150*200(2)简支梁的截面配筋(正截面)上部2Φ8下部2Φ142.材料(1)混凝土强度等级C30(2)钢筋强度等级HRB335三、实验内容:第1部分:实验中每级荷载

5、下记录的数据荷载百分表读数挠度/mm左支座(f1/mm)右支座(f2/mm)跨中(f3/mm)00kN0.964.995.14110kN90.790.848.2220kN86.082.985.2330kN8275.226.1440Kn78.16866.5550kN74.361.811.3660kN70.856.752.5770kN67.051.92.8880kN64.948.050.2990kN60.343.26.110100kN57.139.265.2起裂荷载(kN)40破坏荷载(kN)138.3注:起裂荷载为

6、裂缝开始出现裂缝时所加荷载的数值。第2部分:每级荷载作用下的应变值荷载应变值测点4读数测点5读数测点6读数测点7读数110kN36505888220kN99106109174330kN258376300310440kN443780497448550kN5611095652570660kN6961425632731770kN84317601022642880kN95220221056957990kN105623051306104610100kN1187259814571170四、实验结果分析与判定:(1)根据试验梁

7、材料的实测强度及几何尺寸,计算得到该梁正截面能承受最大荷载为90.2kN,与实验实测值相比相差多少?实验三:静定桁架实验一、实验目的:1、掌握杆件应力-应变关系和桁架的受力特点;2、通过对桁架节点位移、支座沉降和杆件内力测量,以及对测量结果处理分析,掌握静力非破坏试验基本过程;3、结合实验桁架,对桁架工作性能做出分析与评定。二、实验数据记录:桁架数据表格外径(mm)内径(mm)截面积(mm2)杆长度(mm)线密度(kg/m)弹性模量(Mpa) 22 2068.54  5000.51  2.06*106三、实验内容

8、:第1部分:记录试验微应变值和下弦杆百分表的读数,并完成表格荷载(N)上弦杆腹杆下弦杆1点2点均值力1点2点均值力1点2点均值力500-34-36-3527272626.5181918.51000-68-72-70535351527343735.51500-100-106-10378787672525553.52000-133-142-137.810410410110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