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杂交水稻制种机械化栽植探析

我国杂交水稻制种机械化栽植探析

ID:6083798

大小:27.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1-02

我国杂交水稻制种机械化栽植探析_第1页
我国杂交水稻制种机械化栽植探析_第2页
我国杂交水稻制种机械化栽植探析_第3页
我国杂交水稻制种机械化栽植探析_第4页
我国杂交水稻制种机械化栽植探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我国杂交水稻制种机械化栽植探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我国杂交水稻制种机械化栽植探析  摘要人工栽植是影响杂交水稻机械化制种的关键,要保障杂交水稻制种面积,需推进杂交水稻制种机械化栽植,指出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如杂交水稻制种专用栽植机具少、机械化栽植模式复杂多样、田间管理技术不完善,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几点建议,以为杂交水稻制种的全程机械化提供参考。关键词杂交水稻;制种;机械化;栽植中图分类号S31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5739(2013)24-0076-01我国是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培育杂交水稻并大面积应用于生产的国家,杂交水稻的发展为解决我国十几亿人的粮食问题作出了重要贡献。目

2、前,我国杂交水稻种植面积1666.67万hm2,占水稻总种植面积的55%,我国每年至少需要杂交稻种子23万t,全国每年杂交水稻制种面积约10万hm2。6虽然我国是从事杂交水稻生产最早的国家,但杂交水稻化制种全程机械化却发展缓慢,影响杂交水稻机械化制种的难点在栽植环节。目前,杂交水稻制种主要采取人工栽植的生产方式。大部分父、母本品种组合的生育期不同,栽植环节是将不同生育期的父、母本分别种植在同一田块,操作过程复杂,劳动强度大,因此杂交水稻制种基地一般选择生产较为落后、劳动力较多的地区。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村大量劳动力向城市二、三产业

3、转移,农村劳动力出现短缺,已严重影响杂交水稻制种的生产。同时,受制种基地要求严格,选择比较困难以及市场风险等众多因素的影响,我国杂交水稻制种正陷入一种脆弱的境地,已影响到杂交水稻生产的发展。要根本改变目前现状,保障杂交水稻制种面积,需推进杂交水稻制种机械化栽植,从而实现杂交水稻制种全程机械化,达到规模化制种、高效制种的目的[1-3]。1存在的问题杂交水稻制种有别于常规水稻生产,机械化栽植还一直在探索研究之中,近年来相关企业或部门在杂交水稻制种机械化栽植研究中提出了很多建议,也通过试验验证了一些杂交水稻制种机械化栽植模式的可行性,但

4、目前实现杂交水稻制种机械化栽植还存在一些问题亟需解决。1.1杂交水稻制种专用栽植机具少近年来,我国水稻栽植机械化发展迅速,截至2012年底我国水稻机械化栽植水平达到31.67%,其中机插秧水平已达到28.96%。市场上水稻栽植机具机型丰富,尤其是插秧机,技术已非常成熟,但用于杂交水稻制种的栽植机具还很少。6杂交水稻制种与常规水稻栽植差异主要有2点:一是杂交水稻制种分父本和母本的栽植,并且父、母本按照行比、播差期交叉栽植,栽植方式较复杂,而常规水稻是单一品种的栽植,种植方式较简单;二是目前国内杂交水稻制种栽植行距比常规水稻机械化栽植

5、行距小;常规水稻机插秧行距为30cm,水稻直播行距多数为20、25cm,而杂交水稻制种母本行距多数在13~20cm。杂交水稻制种专用栽插机具,不仅要从行距上满足制种要求,还要能够同时栽植不同秧龄的父、母本,因此机具研制上还需要有很大的突破。目前有少数机具厂家针对杂交水稻制种母本栽插研制出了窄行距(行距小于20cm)插秧机,但与之相配套的育秧技术还不全面,机具稳定性还需要进一步完善;而能同时栽插播差期较大父、母本的机具也只是在试验研究阶段。1.2机械化栽植模式复杂多样利用现有水稻栽植机具进行杂交水稻制种机械化栽植,根据机具种类不同和

6、父母品种组合不同有多种栽植模式。若父母本生育期基本一致(播差期小)可采取父、母本同时机直播或同时机插的方式,这2种栽植模式又可分别采取分行直播和混直播,分别育秧、分行机插和混合育秧、混合机插的方式。6目前我国应用的两系、三系杂交稻组合大部分父、母本生育期基本不同步,主体应用组合父、母本生育期相差较大(播差期大),市场上又缺乏能同步栽植不同生育期父、母本品种的机具,因此研究比较多的是父、母本分开机械化栽植的方式。制种中母本的群体数量较大,解决母本机械化栽植是关键。针对母本机械化栽植,可采取母本机插或母本直播的方式。父本的群体数量较少

7、,市场上有2行的插秧机,可以依托此种插秧机采取先栽插父本,再机械化栽插母本的方式。栽插方式的确定根据播差期大小、品种、机具种类、种植习惯等因素有很多种模式,目前的研究数据还不能够充分证明哪一种栽植模式较其他所有栽植模式具有绝对的优势,因此杂交水稻制种机械化栽植的研究也处于多样性研究状态,还没有形成足够丰富数据支撑[4]。1.3田间管理技术不完善杂交水稻制种是对栽培技术措施要求十分严格的过程,要精确地计算播差期以确保花期相遇良好,播种、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激素使用等技术措施在机械化制种中更为重要,因机械化栽植条件下对秧龄条件、肥水

8、条件、病虫害防治等有了更为严格的要求。不同的机械化栽植方式需采取不同的配套技术措施,如:若采取人工栽插父本、机插母本的方式,父、母本秧龄不同,栽插方式不同,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花期调节等不同于常规水稻机插秧和人工栽插制种生产,需要结合机插秧肥水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