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鱼苗鱼种的培育(饲养ppt课件.ppt

第六章鱼苗鱼种的培育(饲养ppt课件.ppt

ID:60858656

大小:545.00 KB

页数:76页

时间:2020-12-24

第六章鱼苗鱼种的培育(饲养ppt课件.ppt_第1页
第六章鱼苗鱼种的培育(饲养ppt课件.ppt_第2页
第六章鱼苗鱼种的培育(饲养ppt课件.ppt_第3页
第六章鱼苗鱼种的培育(饲养ppt课件.ppt_第4页
第六章鱼苗鱼种的培育(饲养ppt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六章鱼苗鱼种的培育(饲养ppt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六章鱼苗鱼种的培育(饲养)将鱼苗培育成鱼种的过程,一般分为鱼苗培育和鱼种培育两个阶段。第一阶段:鱼苗培育指将鱼苗经15~20天的饲养,成为全长3cm左右的稚鱼,生产上称为夏花。第二阶段:鱼种培育指将夏花分塘继续饲养,经2~5个月的培育,养成10~20cm的幼鱼。苗、种的名称:水花:刚出孵化器的鱼苗;乌仔:鱼苗下塘后10天左右养成全长2cm左右的稚鱼;夏花鱼种:鱼苗下塘15~20天养成全长3cm左右的稚鱼,又称为寸片鱼种、火片等;秋花鱼种:夏花鱼种分塘后继续培育2~5个月,养成全长10~20cm的幼鱼,又称秋片,1龄或当年鱼种;冬花鱼种:冬

2、季出塘;春花鱼种:次年春季出塘鱼苗鱼种培育的中心问题是提高成活率和成长率。第一节鱼苗、鱼种的生物学一鱼苗鱼种培育期的发育特点1鱼类一生中生长最旺盛的时期;鱼苗、鱼种培育期正处于胚后发育的仔鱼(larva)、稚鱼(juvenile)、幼鱼(young)期,是一生中生长发育最旺盛时期,其形态结构和生态生理学特征发生一系列规律性变化;2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发育过程中通常是逐渐的量变与较迅速的质变相交替;两个质变这间的量变时期称为发育阶段;3从一个阶段转变为另一个阶段是在短时间内完成的,是质的变化,各种特性都发生明显变化;每个阶段所持续的时间有长有短

3、,早期发育阶段比晚期发育阶段短,如仔鱼阶段只有几天,而幼、成鱼阶段可能长达数年;4每个发育阶段的长短还受外界条件(营养、温度、水质等)的影响;营养不足,温度过低<13℃或缺乏食物,仔鱼便停止发育以至死亡;早期发育阶段对水温变化的适应力低于晚期各阶段;发育阶段通常与体长有密切关系,当营养和水温条件不好时,生长慢。体长不能达到应有的长度,而不能转入下一发育阶段。二食性(转变)1营养阶段内源期:消化器官处于分化,建基和形成时期;混合期:消化器官进一步分化(味蕾、咽齿、咽磨开始出现,肠内形成皱壁和肌肉层);外源期:消化器官的形态和组织构造逐渐完善,

4、机能加强(口腔形成肌肉层、鳃耙管出现、能消化吸收蛋白质、脂肪等,但鳃耙、腭褶、肠襻仍在继续发育)。2摄食方式和食物组成的转变在生长过程中口、鳃耙、肠襻(消化道增长)等的变化引起食性的改变,根据食性的变化过程可分为以下三个期:早期食性转化期已分化期早期:全长7~10.5mm,摄食器官发育不完全,口小肠管发育不完善,鳃耙还不能过滤食物摄食方式:靠视觉主动吞食;主要食物:轮虫、无节幼虫、小型枝角类。食性转化期:全长12~20mm,摄食器官发育较快,摄食方式和食物组成开始分化,并向成鱼食性转化。鲢由吞食转为滤食,由食浮游动物转为食大型浮游植物;鳙也

5、由吞食转为滤食,由食小型浮游动物转为食各种浮游动物;草鱼由食浮游动物转为食草;青鱼由浮游动物转为底栖动物;鲤由浮游动物转为摇蚊幼虫。已分化期:全长20~100mm,摄食器官的发育已接近成鱼,食性分化更加明显,与成鱼相似,全长50mm时摄食器官与成鱼相同。生产上是乌仔头至3寸鱼种的阶段。三生长1分析研究鱼类生长的方法1)累积生长:某日龄或年龄鱼体的实际长度和重量。是鱼类个体在测定前整个时期的生长累积的结果。2)绝对生长:单位时间内长度和体重的增长量,表示鱼类一天或一月内的生长速度。计算公式:体长日增长量(GL)=(L2-L1)/(t2-t1)

6、(cm/d)体重日增长量(GW)=(W2-W1)/(t2-t1)(cm/d)式中L1、W1,L2、W2分别代表t1和t2时的体长和体重。3)相对生长:绝对增长量占前后2次测定的累积生长的平均值的百分数。通常叫日(月、年)增长率或增重率。计算公式:体长日增长率(RL)=GL/(L2+L1)/2×100%(%)体重日增长率(RW)=GW/(W2+W1)/2×100%(%)4)生长加倍次数:在一定时期内,鱼体生长量加倍的次数。5)其他:瞬时增长率、相对增长率、肥满度(K)=W/L3×1002生长的特点不同种类的苗、种生长速度不同:下塘1~4天草鱼

7、最快;第6天鳙超过,鲢第三;8天以后鲢>鳙>草>青。同一种鱼在个体发育中各阶段的生长速度不同。相对生长速度,下塘3~10天最快,(日增长率15~25%,日增重率30~57%)然后逐渐变慢,鱼苗饲养后期相对生长速度又出现第二个高峰。3影响生长速度的因素有放养密度、水质、水温、饲料条件相同的池塘养同种鱼,放养密度小的生长速度较快,密度大的较慢;在合理的放养密度范围内水质和营养对苗种的影响远远大于密度的作用;池塘生物量影响生长,适量的生物量(20~40mg/L)鱼苗生长迅速,过低和过高都不利于鱼苗的生长,过高易缺氧,过低吃不饱;食物的种类影响生长

8、。不易消化种类的数量比例越大生长越慢。鳙鱼,轮虫比枝角类好;红虫喂草鱼种生长最快。水温:最适温度25~32℃,低于30℃生长减慢,高于34℃生长受到抑制。四栖息习性1鱼苗下塘后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