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度项目申报指南

2017年度项目申报指南

ID:6090044

大小:769.28 KB

页数:54页

时间:2018-01-02

2017年度项目申报指南_第1页
2017年度项目申报指南_第2页
2017年度项目申报指南_第3页
2017年度项目申报指南_第4页
2017年度项目申报指南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7年度项目申报指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附件11“国家质量基础的共性技术研究与应用”重点专项2017年度项目申报指南国家质量基础(NQI)由计量、标准、合格评定(检验检测和认证认可)共同构成,是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和国际标准化组织在总结质量领域100多年实践经验基础上提出的。NQI支撑并服务于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具有公共产品属性,技术性、专业性、系统性和国际性特征鲜明,不仅被国际公认是提升质量竞争能力的基石,更是保障国民经济有序运行的技术规则、促进科技创新的重要技术平台、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技术手段。新常态下,党中央、国务院提出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NQI的战略地位和基础作用更加凸显。加强国家质量基础的共性技术研究

2、与应用,对于推动我国经济发展保持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推进我国NQI的科技创新,驱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质量提升,依据《国务院关于印发质量发展纲要(2011-2020年)的通知》(国发〔2012〕9号),《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计量发展规划(2013-2020年)的通知》(国发〔2013〕10号),《国务院关于印发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的通知》(国发〔2015〕13号)等文件精神,按照《国务院关于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方案的通知》(国发〔2014〕64号)要-1-求,科技部会同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等13个部门,制定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质量基础

3、的共性技术研究与应用》重点专项实施方案。按照全链条设计、一体化实施的思路,聚焦产业转型升级、保障和改善民生、提升国际竞争力等国家重大需求,围绕计量、标准、合格评定(检验检测和认证认可)和典型示范应用5个方向设置11个重点任务:新一代量子计量基准、新领域计量标准、高准确度标准物质和量值传递扁平化、基础通用与公益标准、产业共性技术标准、中国标准国际化,基础公益检验检测技术、重要产业检验检测技术、基础认证认可技术、新兴领域认证认可技术和典型示范。本专项的总体目标是:到2020年,实现我国NQI总体水平达到并跑,在部分领域达到领跑水平:为国际单位制重新定义做出实质性贡献,研制计量基标准和测量装置100

4、~120台/套,研制国家标准物质500~600项,计量科技整体水平跻身世界前列;研制国际标准200项以上,实现超过100项中国标准走出去,研制基础通用、社会公益和产业共性国家标准1000余项,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创新需求的技术标准体系基本完善,重点领域标准水平领跑国际;填补社会公益和重要产业领域检验检测新方法和核心技术300项,新装置51台/套,诊断产品70种,实现重点领域检验检测核心技术突破;建立6套国际或区域领先的认证认可技术方案,重点领域认证认可技术创新能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形成5套以上全链条的“计量—标准—检验检测—认证认可”整体技术解决方案。-2-本专项执行期为2016年至2020

5、年。各任务落实以项目为主,2016年已部署49个任务方向,国拨经费6.76亿元。重点研究基本物理常数精密测定、新计量和导出量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国防等领域关键计量技术,基础性、公益性和重点产业急需的国际标准、国家标准、检验检测和认证认可技术,以及石墨烯等碳基纳米材料、碳排放交易和家具产品中挥发性有机物等领域NQI技术集成示范。2017年项目支持任务为总任务的三分之一,指南任务方向共79个,总概算约7.4亿元。重点研究新领域关键计量技术和高准确度标准物质研制,基础性、公益性和重点产业急需的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和检验检测技术,新兴领域认证认可技术,以及空间导航与定位领域NQI技术集成示范。每个任务方

6、向可支持1~2个项目(评审结果相近并且技术路线明显不同时先期可支持2个项目,经中期评估后,根据评估结果后续择优支持),项目应整体申报,须覆盖相应指南方向的全部考核指标。项目执行期为3~4年,如无特殊说明,每个项目下设的任务(课题)数不超过6个,项目所含单位数不超过20个。本专项指南如下:一、计量技术为实现专项计量部分的总目标,对计量方向项目整体要求如下:项目研制的计量标准装置和标准物质的不确定度、稳定性、可靠性、量程范围等关键性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或国际先进水平,参加相应国际计量比对,实现国际等效;计量标准装置-3-达到申报国家计量基准、国家计量标准的要求,研制的标准物质应申报为国家标准物质。1新

7、一代量子计量基准1.1生物活性、含量与序列计量关键技术及基标准研究研究内容:研究细胞生物活性计量装置和细胞计量技术及溯源性;研制微生物活菌计量装置和活菌精准测量技术,基因序列和含量计量关键技术;研究蛋白质含量计量基准方法和装置、糖基化计量方法;研究生物单分子计量装置,生物单分子计量技术方法及溯源性;研究细胞、核酸、蛋白质等国家标准物质。考核指标:1.计量装置4套:蛋白质绝对含量计量装置1套,生物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