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必修三第一单元第4课宋明理学学案.docx

岳麓版必修三第一单元第4课宋明理学学案.docx

ID:60918548

大小:40.15 KB

页数:5页

时间:2021-01-02

岳麓版必修三第一单元第4课宋明理学学案.docx_第1页
岳麓版必修三第一单元第4课宋明理学学案.docx_第2页
岳麓版必修三第一单元第4课宋明理学学案.docx_第3页
岳麓版必修三第一单元第4课宋明理学学案.docx_第4页
岳麓版必修三第一单元第4课宋明理学学案.docx_第5页
资源描述:

《岳麓版必修三第一单元第4课宋明理学学案.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第4课宋明理学学案()班姓名()编号()【课程标准】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教学重难点】理学兴起的背景内容及评价【预习案】一、儒学的危机1、背景以来,佛教、道教迅速传播,儒学发展出现了危机。2、表现儒、佛、道三家在彼此反复辩驳中互相吸纳与渗透,到唐宋时期,调和之风尤其兴盛。“”的潮流弥漫到社会生活各个领域。3、儒家学者的探索和思考儒家学者为了重兴儒学,吸收和融合、思想,使儒学体系得到丰富和更新。二、程朱理学1、概念到宋代逐渐确立了一套以“理”或“天理”为核心的观念体系,被称为“”。

2、2、代表程颢、程颐和。把维护专制统治和纲常名分的观念抽象化为天地万物始源的“理”,建立起理学体系。3、主张(1)“”是世界的本原,是天下万物都要遵循的普遍原则。“理”,体现在社会上是儒家的。体现在人身上就是。(2)求“理”的方法:“”。4、统治地位的确立南宋以后逐渐发展成官方哲学,元朝将《》作为科举考试的内容,明初确定了理学在思想界的统治地位。三、陆王心学1、南宋陆九渊的心学理论(1)提出“”,心就是天地万物的渊源。他的思想被称为“”。(2)提出“”以求理的方法,求“理”就是进行内心的反省。2、明中期王守仁的心学理论(1)背景:明朝中

3、期,程朱理学逐渐失去寻求圣贤学问的精神。王守仁主张以心学来更新理学。这种思潮的结晶是“”。(2)思想核心:“”。认为良知就是本心,就是。天理就在自己心中,只要克服私欲、恢复良知,就能成为圣贤。3、理学的影响第1页理学是宋明时期的儒学主流,对我国政治生活、文化教育、和社会教化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1)积极:理学重视力量,注重气节、品德,讲求以理统情、自我节制、发奋立志,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又凸显人性的庄严。(2)消极:宋明理学用和名分等级的永恒性,用以维系专制统治,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产生了消极影响。【探究案】【1】想一

4、想:格物致知与实践出真知有何区别?【2】想一想:程朱理学被官学化的原因是什么?【3】如何宋明理学的评价【课堂训练】一、选择题1.两宋时期是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演变的重要阶段。在这一时期()A.尊道礼佛之风盛行B.心学广泛传播C.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形成D.阳明心学成为主流思想2.右图为清代名画《三教图》,画家凭借手中画笔,描绘出佛、儒、道三教创始者共坐树下相谈的场景。同学们对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同时就三教并立产生的重要影响展开了讨论,其中正确的是()①儒学受到严重挑战②理学形成③儒、道、佛互相融合④三教合一的局面形成A.①③B.

5、②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3.右下图为畅岩山的“天南理窟”,是北宋程颢、程颐授学之地。二程后来成为程朱理学的创始人之一,誉满中国哲学史,畅岩山也因此名扬千古,“天南理窟”则成为研究中国理学哲学史具有非同寻常价值的“圣地”。以下关于二程的说法,错误的是()A.使儒学思想更加理论化、思辩化B.都认为“万物只是一个天理”C.都主张“存天理,灭人欲”D.二者共同编著《四书章句集注》4.2019年6月21日,第三届武夷山朱子文化节在武夷山市开幕,海峡两岸同胞相聚武夷山下,共同弘扬朱子文化。下列关于朱熹的评述中,不正确的是()A.他是理学的集大成

6、者B.他主张“宇宙之间一理而已”C.他主张通过内心反省以求理D.他注释的《四书》成为科举考试经典范本5.唐朝时期诗人王维亦官亦隐,白居易既学炼丹,又虔诚礼佛,柳宗元公开宣扬自己“援佛入儒”的思想经历,这说明唐朝时期()A.出现三教合一趋势B.儒学出现危机C.佛教取得统治地位D.道教的发展6.右下图为儒家经典《朱子语类》书影,是朱熹与其弟子问答的语录汇编。书中强调“一第2页物不格,了一物道理。”反映了当儒学的主是()A.重践真理的作用B.要用心去体会理的存在C.要通接触世万事万物去体会理D.要“存天理,人欲”7.在王阳明念落成5周年之,

7、2019年3月28日,州王氏子再次行典活,以此来念大的思想家王阳明。王阳明和周敦、朱熹并称中国哲学史乃至中国思想史上三璀璨的明珠,他()A.是理学的集大成者B.良知就是理C.最早提出“心即理也”D.主“格物致知”8.“菩提本无,明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惹埃?”是著名和尚慧能的佛偈,其修的意境与下列哪一思想吻合?()A.孔孟之学B.程朱理学C.王心学D.格物致知9.元末明初小《三国演》深受宋明儒学的影响。下列小中人物的言与宋明儒学思想相符的是()①:“忠臣宁死而不辱。大丈夫有事二主之理!”②曹操:“宁教我天下人,休教天下人我。”③李恢(

8、投降刘):“良臣相木而栖,臣主而事。”④孔明:“臣安不敢竭股肱之力,尽忠之,之以死乎!”()A.①②③B.①④C.①③④D.③④10.近期搜狗社区有网友帖,称“中国的悲衰--出了朱熹和二程,⋯⋯后的董仲舒的‘黜百家,独尊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