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 诗歌鉴赏之诗歌语言鉴赏精品课件.ppt

高三语文 诗歌鉴赏之诗歌语言鉴赏精品课件.ppt

ID:60983876

大小:239.00 KB

页数:25页

时间:2021-01-17

高三语文 诗歌鉴赏之诗歌语言鉴赏精品课件.ppt_第1页
高三语文 诗歌鉴赏之诗歌语言鉴赏精品课件.ppt_第2页
高三语文 诗歌鉴赏之诗歌语言鉴赏精品课件.ppt_第3页
高三语文 诗歌鉴赏之诗歌语言鉴赏精品课件.ppt_第4页
高三语文 诗歌鉴赏之诗歌语言鉴赏精品课件.ppt_第5页
高三语文 诗歌鉴赏之诗歌语言鉴赏精品课件.ppt_第6页
高三语文 诗歌鉴赏之诗歌语言鉴赏精品课件.ppt_第7页
高三语文 诗歌鉴赏之诗歌语言鉴赏精品课件.ppt_第8页
高三语文 诗歌鉴赏之诗歌语言鉴赏精品课件.ppt_第9页
高三语文 诗歌鉴赏之诗歌语言鉴赏精品课件.ppt_第10页
资源描述:

《高三语文 诗歌鉴赏之诗歌语言鉴赏精品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考纲阐释】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浅层次是理解句意的能力,高层次是赏析语言的特点和表达效果,能力层级为D级。一切文学作品的艺术体现为语言的艺术,作为文学冠冕的诗歌更是如此。因此,鉴赏古代诗歌语言是常考题。诗歌的语言准确、鲜明、生动,富于形象性,有很强的感染力。诗歌语言的鉴赏以理解为基础,通过调整、想象、联想、比较等多种方法,领悟其中的妙处。【考查形式】1理解诗歌的语言风格,2赏析诗人炼字的妙处,或与其它某字比较提出优劣问题。【知识积累——诗歌的语言风格】1、清新:用语新颖,不落俗套。如杜甫

2、《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2、平淡(质朴、自然):其语言力求朴素,不追求辞藻的华丽,显出质朴无华的特点,但平淡之中蕴涵着深意。如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表面看来句句平淡,平淡之中蕴涵着诗人超脱尘世,悠然自得的情趣。人评其诗“平淡而思致”。3、绚丽:其特点是有富丽的词藻、绚烂的色彩,奇幻的情思。如杜甫的《观山水图》“红浸珊瑚短,青悬薜荔长”辞藻华丽,对仗工整,每句开头的“红”“青”颜色词语构成一幅色彩鲜明的画面。4、委婉(

3、含蓄):意在言外,常常不是直接叙述,而是曲曲折折的倾诉,言在此而意在彼,或引而不发,或欲说还休,让读者去体味。如杜牧的绝句,李清照后期的词。 如李商隐的《夜雨寄北》本意在于表达作者对妻子的怀念,但是没有直接写出,而写了“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5、悲慨:即悲壮慷慨,寂寥苍劲的艺术风格。此风格的作品,含思悲壮,出语高昂,充满着对时代的感慨,或雄才不得志于时,或感时伤乱,忧国忧民,心中郁结,愤慨不平。如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6、雄奇:气势雄伟,立

4、意奇特。如李贺《梦天》中的“遥看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就是说九州小得象九个烟点,大海小得象杯中之水。7、奔放:直率有气势。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词句,将滚滚长江与历史长河融为一体,凸现了历史荡涤千古风流的奔放气势,使读者体味到作者兀立江岸对景抒情的壮怀气魄8、沉郁:用一种苍老遒劲的笔调去描绘广阔的社会生活,而在所描绘的生活画面上笼罩着凝重深沉的忧郁色彩和悲剧气氛,配之相适应的严格诗律和铿锵的音韵。如杜甫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典型题例】(200

5、5年全国卷)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邯郸冬至夜思家.白居易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问:作者是怎样写“思家”的?语言上又有什么特点?【答案】①作者主要通过一幅想像的画面,即冬至夜深时分,家人还围坐在灯前,谈论着自己这个远行之人,以此来表现“思家”的。(想向1分,画面描绘2分)②诗的语言朴实无华,平易通俗。(意思答对即可)【品味诗歌的语言风格】提问方式: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 解答分析:这种题型不

6、是要求揣摩个别字词运用的巧妙,而是要品味整首诗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能用来答题的词一般有:清新自然、朴实无华、华美绚丽、明白晓畅、多用口语、委婉含蓄、雄浑豪放、笔调婉约、简练生动……  答题步骤:(1)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2)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3)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例1春 怨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请分析此诗的语言特色。答:此诗语言特点是清新自然,口语化。“黄莺儿”是儿化音,显出女子的纯真娇憨。“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用质朴的语言表明了打黄莺是因为

7、它惊扰了自己思念丈夫的美梦。这样就非常自然地表现了女子对丈夫的思念之情。【赏析炼字妙处】【典型题例】(2006江苏卷)请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鹧鸪天室人降日*,以此奉寄[元]魏初去岁今辰却到家,今年相望又天涯。一春心事闲无处,两鬓秋霜细有华。山接水,水明霞,满林残照见归鸦。几时收拾田园了,儿女团圞夜煮茶。*室人降日:妻子生日。⑴词前两句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第二句中“又”字用得好,好在哪里?【答案】(1)表达了作者漂泊中深切思念家中亲人之情。“又”字是又一次、再一次的意思,暗示作者不止一

8、次浪迹天涯,饱含了诗人内心的愁苦与无奈。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 提问变体: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解答分析: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 答题步骤:(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例2南浦别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