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征主义文学.ppt

象征主义文学.ppt

ID:61054078

大小:406.50 KB

页数:25页

时间:2021-01-21

象征主义文学.ppt_第1页
象征主义文学.ppt_第2页
象征主义文学.ppt_第3页
象征主义文学.ppt_第4页
象征主义文学.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象征主义文学.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三、具有通感色彩的象征主义(一)概述(二)产生和发展(三)代表人物及作品(分前后期)(四)领域(两个主要领域:诗歌和戏剧)(五)特征(四个基本特征)三、具有通感色彩的象征主义(一)概述:在十九世纪后半期,象征主义作为现代主义的源头已在法国文坛崛起,它同时也是现代主义文学的一个核心分支,主要涵盖诗歌和戏剧两大领域,并迅速的影响到世界文学的创作和发展。象征主义(symbolism)是欧美现代主义文学中出现最早、影响最大的文学派别,无论是在思想倾向或是艺术方法上,它都是欧美古典文学和现代文学的分界线。Symbolis

2、mSymbolismwasalatenineteenth-centuryartmovementofFrench,RussianandBelgianorigininpoetryandotherartsBegininFranceinthelatterpartofthe19thC.Inliterature,thestylehaditsbeginningswiththepublicationLesFleursdumal(TheFlowersofEvil,1857)byCharlesBaudelaire波德莱尔Itisa

3、coreandearlistbranchofmodernliteratureandthewatershed(分水岭)oftheclassicliteratureandmodernliterature.AmovementagainstRealismandNaturalismromaticism三、具有通感色彩的象征主义(二)象征主义文学的产生和发展⑴“象征”一词,源于古希腊。本意是将一物破成两半,双方各执其一,作为凭证或信物。事实上,象征是一种辨认的手段。黑格尔说:“象征所要使人意识到的却不应是它本身那样一个具体

4、的个别事物,而是它所暗示的普遍性的意义。”象征作为一种创作方法,古已有之,我国《诗经》中的“比兴”手法便大体上相当于象征手法。⑵作为一个特定的文学术语,“象征主义”首先由法国诗人莫雷亚斯提出来。且它于1885年9月18日在“象征主义者”刊物上发表的《费加罗报》宣言,被看作是象征主义诞生的标志。.三、具有通感色彩的象征主义⑶象征主义是在浪漫主义走向没落时崛起的,它是对自然主义和印象主义的反叛。象征主义在欧美的形成和发展大致经历了两个阶段。①第一阶段(也称前期),为创建和发展时期(1850——1880);②第二阶段

5、(后期),分为高潮和分化时期(19世纪末——20世纪初)。⑷19世纪90年代后期,象征主义在法国有衰落之势,但其影响却渐渐越过国界,想直接各地流行和传播。成为一种国际性的文学思潮和运动。三、具有通感色彩的象征主义⑸象征主义进入了不同的国度:维尔哈伦和梅特林克把它引进比利时。王尔德把它引进英国。格奥尔格把它引进德国。里尔克把它引进奥地利。哈姆逊把它引进挪威。勃兰兑斯把它引进丹麦。亚狄把它引进匈牙利。巴尔蒙特把它引进俄罗斯。达里奥把它引进西班牙。三、具有通感色彩的象征主义(三)象征主义的代表人物及作品尽管说象征主义

6、作为一个文学术语,首先是由法国诗人莫雷亚斯提出来的,但法国诗人夏尔.波德莱尔和美国诗人爱伦.坡却被认为是象征主义的先驱。因为波德莱尔和爱伦·坡早在19世纪中叶的创作就最初涉及到了一些象征主义的理念。前期象征主义代表人物及作品:波德莱尔、爱伦、魏尔兰、兰波、马拉美●夏尔·波德莱尔的诗集《恶之花》(1857)可以看作是第一部具有象征主义特质的诗作。在《恶之花》中,波德莱尔用肉感的笔调描写病态的性爱,歌颂“心灵与官能的热狂”,但也表达对光明和理想的追求。在文学史上,《恶之花》可以看作是浪漫主义和象征主义之间的过渡作品

7、。三、具有通感色彩的象征主义继波德莱尔和爱伦之后,19世纪70、80年代蜚声法国诗坛的保尔·魏尔兰的诗作亲切自然,韵律之美妙在象征主义诗人中独树一帜。代表作品还包括《三年以后》(1866)、《白色的月》、《狱中》等等(1844-1896)发扬了象征主义者强调诗歌音乐性的一面。魏尔兰在其《诗的艺术》(1884)中主张:诗歌应该首先具有音乐性,那是流动的、朦胧的、清灵的;选词上要求模糊和精确相结合;要色晕而不要色彩;不要格言警句、插科打诨类的东西。总之,诗歌要追求一种弥漫渗透的气氛。魏尔兰的诗作亲切自然,韵律之美妙

8、在象征主义诗人中独树一帜。代表作品还包括《三年以后》(1866)、《白色的月》、《狱中》等等的诗作亲切自然,韵律之美妙在象征主义诗人中独树一帜。代表作品还包括《三年以后》(1866)、《白色的月》、《狱中》等等。三、具有通感色彩的象征主义兰波的诗作以其瑰丽的色彩而著称。1871年9月少年兰波应魏尔兰之邀来到巴黎,很快便靠《醉舟》一诗声名大噪。在这部诗中,诗人自比一只无舵无锚的醉舟,在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