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借代修辞手法

浅析借代修辞手法

ID:6129649

大小:41.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1-04

浅析借代修辞手法_第1页
浅析借代修辞手法_第2页
浅析借代修辞手法_第3页
浅析借代修辞手法_第4页
浅析借代修辞手法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析借代修辞手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析借代修辞手法中文系汉语言专业吴涛10220122202405摘要借代作为一种重要的修辞手法,早在古代就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借代的方式有许多类型,并且随着时代的不断推移运用的类型在日益扩大和完善。运用借代手法得当,往往会取得意想不到的积极修辞效果,使语言形象、具体、深刻,免除呆板而富于变化,充分表达思想情感。当然借代的运用也有一定的规则,有许多值得注意的地方,同时,借代和借喻有很多相似之处,要明确区别这两种修辞手法。关键词借代类型运用作用借喻一、借代的定义不直接说出人或者事物的名称,而另外用与其

2、有关联的事物的名称来称代,这种修辞方式叫做“借代”。(《汉语修辞通论》王勤著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不称说事物本身,而借相关的事物来称代,叫做借代。(《修辞学》李维琦著湖南人民出版社)借代是不直接说出要说的人或者事物,而是“借”同要说的人或事物有密切关系的其他事物来“代”的一种修辞手法。(《修辞的艺术》刘继超高月丽著石油工业出版社)二、借代最常见的类型1.“借”要说的人或事物的特征、标志来“代”所要说的人、事。大耳儿最叵信。《后汉书·吕布传》“大耳儿”代刘备。《三国志》中说,“顾自见其耳”,刘备耳朵

3、大的出奇。他端坐在主宾席上,左边是米业巨商李老板,右边是商业巨头马会长。在这群光头、毡帽、长衫、马褂中间,他有种鹤立鸡群的气度。(《张玉良传》石楠)不直接说商业界的上层人物,而用他们的外貌和穿着“光头、毡帽、长衫、马褂”来代替。2.“借”具有典型性的人的专名“代”一般人不明为君之职分,则市井之间,人人可欲,许由、务光所以旷后世而不闻也。(黄宗羲《原君》)用“许由、务光”代不愿居君位的人。传说尧把天下让给许由,他不受逃隐到山中。汤把天下让给务光,务光拒绝投水自杀。我熟悉陆文婷们的经历和处境,了解他

4、们肩负的重担,知道他们生活的艰辛。(谌容《写给人到中年的读者》)借专名“陆文婷”来泛指一切的中年知识分子。3.“借”具体事物“代”抽象事物,抽象代具体。利拉德0.9秒绝杀,火箭全体将士将回家钓鱼。(近期新浪网体育专栏的一个标题)NBA季后赛第一轮火箭队大比分4:2不敌开拓者队,从而此赛季结束假期到来。用具体的“钓鱼”这一行为代火箭队赛季失利,将士提前迎来假期。关门主义······,把“千千万万”和“浩浩荡荡”都赶到敌人那一边去了,直博得敌人的喝彩。(毛泽东《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抽象的“千

5、千万万”和“浩浩荡荡”指代具体的广大人民群众。4.“借”事物的部分“代”整体沙鸥翔集,锦鳞游泳。(范仲淹《岳阳楼记》)鳞片只是鱼外形的一小点,用“鳞”代湖中大量游动的鱼。几千双眼睛都盯着你,看你穿上战士的衣服,看你挂上银质的奖章。(李株《这样的战士》)“眼睛”只是人体的一部分,用它来指代完整的人。5.“借”结果“代”事情本身孔乙己一到店,所有喝酒的人便都看着他笑。有的叫道:“孔乙己,你脸上又添新伤疤了!”(鲁迅《孔乙己》)“添新伤疤”本身就是被打的结果。三仙姑半辈子没有红过脸,偏这会子沉不住气了

6、,······(赵树理《小二黑结婚》)“红过脸”的原因就是惭愧害羞。6.“借”作者“代”著作翻译莎士比亚是一个艰巨的工作,需要很多条件,才可以担当。(曹禺《罗密欧与朱丽叶·译者后记》)在文艺上,除了鲁迅,他们最爱郭沫若和茅盾。(黄凯《十年札记》)在这里,很明显“莎士比亚”、“鲁迅”、“郭沫若”、“茅盾”都是代表他们写的文学作品。7.“借”材料、工具“代”本体事物兵革既未息,儿童尽东征。(杜甫《羌村三首》)“兵革”代战争,兵器和皮甲都是战争中所必须用到的。驱鸡上树木,始闻扣柴荆。(杜甫《羌村三首》

7、)“柴荆”代门,古时候的门是由柴棒和荆条建造的。雨来刚进堂屋,几十把雪亮的刺刀从前门进来。(管桦《小英雄雨来》)“刺刀”是日本侵略者用以屠杀人民的工具,用来代替手持刺刀的日本鬼子。8.“借”牌号“代”本体事物。你是我的优乐美。(广告词)“优乐美”是一种奶茶的品牌名称,借此来代这种奶茶。洗了家伙,到自己屋中坐下,一气不出吸了多少根“黄狮子”。(老舍《骆驼样子》)“黄狮子”指代黄狮子排香烟。9.“借”事物所在、所属“代”事物沛公不胜杯酌,不能辞。(《史记·项羽本纪》)“杯酌”代表杯酌中的酒。我不是天

8、皇陛下的忠良臣民,而是富士山下的无名小丑。(马寻《远方的邻居》)富士山是日本的标志,此用“富士山”代表日本国。10.“借”事物的属性“代”事物今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也。(贾谊《论积贮疏》)“本”代农,“末”代工商,当时认为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具有根本性质,工商则无足轻重。将军以神武雄才,兼仗父兄之烈,割据江东,地方数千里,兵精足用,英雄乐业,当横行天下,为汉家除残去秽。《资治通鉴·赤壁之战》“残”当时凶残的军阀,“秽”就是指污秽的势力,用自身的属性代替本身。一、运用借代修辞手法注意的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