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系统综合实验报告.doc

通信系统综合实验报告.doc

ID:61427265

大小:3.53 MB

页数:39页

时间:2021-01-29

通信系统综合实验报告.doc_第1页
通信系统综合实验报告.doc_第2页
通信系统综合实验报告.doc_第3页
通信系统综合实验报告.doc_第4页
通信系统综合实验报告.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通信系统综合实验报告.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班级学号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通信系统综合实验报告学院:通信工程学院班级:专业:通信与信息系统姓名:张威2015年11月目录实验一:通信传输的有效性与可靠性分析1一.实验目的1二.实验的仪器和设备1三.实验内容1四.实验要求2五:实验原理2六.实验步骤与实验结果3七.思考题10实验二 无线多点组网实验11一.实验目的11二.实验仪器和设备11三.实验原理11四.实验内容及结果分析13五.思考题15实验三数字基带仿真16一.实验目的16二.实验原理16三.实验内容21四.思考题29实验四语音传输31一.实验目的31二.实验器材31三.实验原理31四.实验内容及结果分析32五.

2、思考题39实验一:通信传输的有效性与可靠性分析一.实验目的(1)理解点对点数据传输中的流量控制,差错控制的方法。(2)结合实验原理分析无误码情况下速率测试的结果;加上误码之后,在通信的可靠性和有效性之间做出折衷。(3)理解多点共享信道的常用技术和它们的性能。二.实验的仪器和设备每两台PC机为一组,双方软、硬件配置相同。(1)硬件:串口连接电缆(反绞,用于连接两台计算机的串口),带串口及USB接口的蓝牙模块,USB电缆,串口连接电缆(不反绞),电源(串口实验时用)。(2)软件:Windows2000或Windows操作系统,TTP通信传输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分析实验软件。三

3、.实验内容1.性能仿真1)连续ARQ和停止等待协议的差错率和帧传送平均延时的关系(点击主界面图上的“仿真2”)。2)陆地和卫星通信信道环境中,各种参数下最佳帧长与信道利用率的关系(点击主界面图上的“仿真1”)。3)共享信道技术、网络负载和吞吐量等参数之间的关系(点击主界面图上的“仿真3”~“仿真7”)。2.数据速率数据传输速率的分析(点对点通信)通过无线信道速率测试程序,是学生体会:无线信道两端距离,信道上障碍物,帧长队无线传输速率的影响。设置数据包长度,测试:1)两台计算机直接用串口电缆连接,测得实际速率VRS232。2)两台计算机各自用串口连接蓝牙模块,建立连接后

4、测得实际速率VRS232+BT。3)两台计算机都各自用USB连接蓝牙模块,建立连接后测得实际速率VUSB+BT。3.文件传输1)发送方选择传送的文件、数据帧长、对传输的数据帧进行纠检错的信道编码方式及容许的最大重传次数和信道误码率。2)接收方对收到的包进行解码,如能纠错,即纠正错误;如能检出错误不能纠正,则要求重发。接收方如认为一帧传输无误,则提交给上层应用程序。3)统计通信性能参数:文件实际传输时间、文件实际传输的字节数和重传次数。文件传输后可以得到的结果有文件传输的误比特率、实际传输的时间、在信道上实际的流量和重传次数。改变两个蓝牙模块之间的距离,增加信道上的金属

5、障碍物,改变帧长,观察对文件传输速率和误比特率的影响。1.四.实验要求1.在速率测试中,设置包的个数为10,测试次数为10次,取不同的包长,记录通过串口连接蓝牙设备模块和通过USB口连接蓝牙模块的测试结果(包括包长、数据量、花费时间和平均速率)并分析各次测试结果2.在文件传输测试中,传输一个大小为100kb的文件,误码率分别设为0.001、0.005、0.01和0.05,帧长设为300字节,最大传输次数为50。分别采用CRC与线性纠错编码方式纠错,记录通过串口连接蓝牙设备模块和通过USB口连接蓝牙模块的测试结果(包括误码率、传输字节、花费时间、重传次数和不同比特数)并

6、分析各次测试结果。五:实验原理ARQ协议是指收端收到一帧后,经过CRC检验,如果发现该帧传输有误,则通过反馈信道以某种反馈规则通知发端重复上述过程,直到收端收到正确的帧为止。停等式ARQ的基本思想是在开始下一帧传送以前,必须确保当前帧已被正确接收。连续ARQ的基本思路是发端没有收到对方应答的情况下,可以连续发送n帧。收端仅接收正确且顺序连续的帧,其应答中的RN表示RN以前的所有帧都已正确接收。连续ARQ协议一方面因连续发送数据帧而提高了效率,但另一方面,在重传时又必须把原来正确传过的数据帧进行重传(仅因为这些数据帧前有一个帧出错),这种做法又使传送效率降低。因此,若传

7、输信道的传输质量很差时,连续ARQ并不优于停等ARQ。信道利用率和最佳帧长的关系如下:数据帧取得很短,控制信息占的比例增大,导致信道利用率下降,如果帧长取得太长,数据帧在传输过程中出错的概率就增大,于是重传的次数就增大,这也会使信道利用率下降。所以,存在一个最佳帧长,在此帧长下信道利用率最高。检错重发ARQ需要通信两端具有双向信道。编译码器比较简单,纠错能力较强。但实时性较差。本实验中使用CRC-16前向纠错FEC不需要反向信道,也不需要有反复重发引起的延误时间,故实时性较好。但设备较复杂。本实验中使用(32,24)的线性分组码改自(31,26),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