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学报在校本教育研究中作用.doc

高职院校学报在校本教育研究中作用.doc

ID:61467006

大小:73.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1-02-02

高职院校学报在校本教育研究中作用.doc_第1页
高职院校学报在校本教育研究中作用.doc_第2页
高职院校学报在校本教育研究中作用.doc_第3页
高职院校学报在校本教育研究中作用.doc_第4页
高职院校学报在校本教育研究中作用.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职院校学报在校本教育研究中作用.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高职院校学报在校本教育研究中作用摘要:高职院校学报是校本科研工作的窗口,是一所高职院校科研水平的重要标志。针对高职院校校本教育研究中存在的目标模糊、选题不当、方法欠缺、概念不清、表述无序等问题,运用文本分析方法,分析了问题的成因,并提出了通过学报的教育引导作用提升校本教育科研能力的具体措施。关键词:高职院校;校本教育研究;学报一方面,我国高职教育发展历史较短,多数高职院校教师来自于普通高等学校,或者由中职学校教师转化而来,且没有师范教育经历,教育科研素养明显缺乏;另一方面,高职教育创新发展需要探索我国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基

2、本规律,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这是高职教育研究中面临的一个基本矛盾,也是高职院校学报必须正视的一个现实。由于职称晋升和职业发展的需要,缺乏研究能力的教师又必须发表论文,由此导致高职院校学报质量的灾难。消除此类乱象,降低对教师论文的考核要求只是权宜之计,根本措施是提升教师的教育研究水平。高职院校学报如何为教师教育研究能力提升服务,是编辑人员亟待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1高职院校学报教研稿件的突出问题与普通高校相比,高职院校更加重视对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改革的研究,具有高等职业教育的鲜明特色。但是,由于缺乏必要的专门知识,

3、对课程规律认识不足,教研成果质量普遍不高,相当一部分处于人云亦云的水平,低水平重复研究占比较高。一些职业教育类核心期刊对高职院校教师稿件印象不佳,就是基于上述原因。从高职院校学报教研稿件来看,突出的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5一是研究问题不明确。高职院校教师的改革思路主要来自于对政府政策的理解和职教专家的政策解读,自主创新能力较弱。教师参与课题研究和论文撰写的动机主要来自于专业技术职务晋升和绩效考核的外部压力,而不是工作改进和质量提升的内驱力。反映在学报来稿中,问题往往过大或过小,或者不是现实需要解决的问题。选题不当导致了稿

4、件质量低劣,尽管一些教师文字水平较高,但论文却空洞无物。一些教师极力反对以教研论文考核教师水平和教学业绩,并不是因为教学研究在教学质量提升不能发挥作用,而是由于不能发现和解决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二是缺乏科学的研究方法。目前高职院校教师教研稿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科学的研究方法,编辑无法判断研究结论正确与否。特别是毕业于工程类高校的教师,常常模仿新闻媒体评论文章的写作方法,凭着自身好恶阐述“一己之见”,论点很鲜明,但不提供足够的证据,通篇论文内容都是“假设”,几乎没有科学价值。许多教师不了解调查法和实验法的程序,更不能设

5、计调查问卷和实验方案,缺乏应有的科学精神。还有一些来稿内容完全是工作过程的“白描”,缺乏必要的理性思维,整体上属于记叙文体,而不是学术论文。三是基本概念不清晰。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是一门科学,有着较为独立的研究对象和概念体系。但许多高职院校教师并不了解高职教育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概念,经常出现混淆概念、编造概念、乱用概念的现象。对于“办学模式”“人才培养模式”“课程模式”“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工学交替”“双师型教师”等概念,不少教师都是一知半解,尽管经常出现在稿件之中,但作者并不理解其内涵,更不懂得如何进行深化和完善改革方案,

6、因此会给编辑留下空洞的印象。四是研究内容陈旧过时。在以智能化为核心的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高等职业教育的外部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要求人才培养模式及教学方式都要随之改变。但是,由于许多教师不了解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历史和现状,一些研究往往从零起点开始,不能充分利用已有研究成果;也有一些教师引用的成果都是产生于改革初期的,对最近的相关成果只字不提。这种研究即使得出正确结论,也毫无理论和应用价值。五是对教学问题关注不够。教学问题是教师最熟悉的问题,也应该是最容易产生有价值成果的研究领域。但是,由于一些高职院校教师缺乏必要的责任意

7、识、创新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经常受到理论界研究热点的影响,将研究方向定位在本人并不熟悉的领域,如职教集团化办学、现代学徒制、混合所有制办学等等,其结果必然是事倍功半。5六是作者队伍结构不合理。在高职院校学报稿件作者队伍中,职称为中级和副教授的教师比例最大,而本应产生高水平成果的教授所占比例最小。这种不正常现象,反映出教师评价机制不合理的实质性问题。在教师教育科研水平不高的条件下,出于对教师队伍稳定的考虑,教师水平评价和绩效评价重点不是考核论文质量,而是追求论文数量。一名教师只要有足够数量的垃圾论文,就可以实现职称晋升的目的

8、。论文质量低与评价机制不合理相互促进,导致高职学报作者队伍的畸形发展,这种现象近10年来没有根本性改观。七是著录格式不规范。在高职院校学报稿件的文题、摘要、关键词、正文和参考文献中,都存在着著录格式不规范的文题。这一方面反映出文理分科的高考录制制度对学习者造成的基本素养缺陷,另一方面也反映出高职院校教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