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处理器应用分析论文.doc

网络处理器应用分析论文.doc

ID:61473045

大小:43.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21-02-02

网络处理器应用分析论文.doc_第1页
网络处理器应用分析论文.doc_第2页
网络处理器应用分析论文.doc_第3页
网络处理器应用分析论文.doc_第4页
网络处理器应用分析论文.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网络处理器应用分析论文.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网络处理器应用分析论文摘要:网络处理器的设计、应用被认为是推动下一代网络向高性能、灵活性方向发展的核心技术。本文从网络设备研制角度,对网络协议处理基本操作、网络处理器产生技术需求、基本功能、体系结构特点、产品现状、应用前景、未来发展进行研究。关键词:网络处理器体系结构网络设备数据分组网络协议网络高速发展,对下一代网络设备提出以下要求:具有优异性能,支持高速分组处理;具有高度灵活性,支持不断变换高层网络服务。传统的基于GPP(GeneralPurposeProcessor)的网络设备只满足灵活性要求;基于ASIC(Appli

2、cationSpecificIntegratedCircuit)的网络设备只满足高性能要求;网络处理器能够通过灵活的软件体系提供硬件级的处理性能,基于NP(NetworkProcessor)的网络设备具有高性能和灵活性。1网络处理器产生技术需求以网络设备核心部件更新为标志,网络设备体系结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1)以GPP为核心的网络设备体系结构在网络发展早期,网络传输速率低,服务少,研究集中在服务框架构建和网络协议实现。设备以GPP为核心,在通用操作系统基础上,以软件方式实现各种网络服务。目前许多边缘设备:如防火墙、VP

3、N设备、VOIP设备,还在采用这种通用处理器+通用操作系统+专用网络服务软件的体系结构。其优点是灵活性好,缺点是性能处理差。这种结构为支持各种复杂运算,采用通用体系结构和指令集,其通用性导致网络性能处理差。(2)以ASIC/RISC为核心的网络设备体系结构8随着网络带宽的增长速度远大于通用计算机处理的增长速度,网络瓶颈变成基于GPP的节点设备。采用基于ASIC和RISC(reducedinstructsetcompute)为核心的体系结构成为主流,尤其是骨干设备的设计。为获取高性能,通常由RISC负责非实时管理,ASIC负

4、责高速数据处理。这种结构缺点是开发周期长,缺乏灵活性。ASIC不具备可编程性,一旦将计算逻辑固化到硬件,很难修改。设计制造复杂ASIC需要花费18个月到两年时间,设备制造商必须准确预测未来的市场需求和技术趋势。(3)以NP为核心的网络设备体系结构在新信息技术、用户需求、市场竞争三驾马车牵引下,未来网络需求出现新特点,主要集中在以下三方面:(1)高性能压力依旧存在:按照摩尔定律,电处理器处理速度每18个月增加一倍;但随着DWDM等光纤技术在主干网络的广泛应用,每12个月光纤链路容量就增加一倍。因此以电处理器为核心的路由器仍然

5、是网络发展瓶颈。在低廉光处理技术出现之前,需要充分挖掘现有电处理技术。(2)灵活性要求更为迫切:Internet的爆炸性增长,数据通信市场的瞬息万变,使得服务提供商和设备提供商面临流量增加、用户增多的严峻挑战,面临根据用户复杂多变要求,快速提供、部署不同服务的市场挑战。服务提供商希望设备提供商提供保护已有巨额投资的平滑升级解决方案。面对这些挑战,只有采用灵活性好,开发成本低,周期短,可持续性网络开发技术,才能在未来市场占据先机。(3)高层细化处理更为关键:网络应用范围不断扩大、新型业务不断涌现,导致新协议不断出现,对服务质

6、量和安全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核心问题在于:设备能够在网络2~7层上对高速数据流进行细化分组分类处理,而不仅是在网络2~3层上进行数据流的简单存储转发处理。数据分组处理涉及层次越多,系统资源负荷开销就越大。在高速数据流高层细化处理背景下,NP技术为下一代网络的核心技术。其特点是:NP针对数据分组处理,采用优化体系结构、专用指令集、硬件单元,满足高速数据分组线速处理要求;具有软件编程能力,能够迅速实现新的标准、服务、应用,满足网络业务复杂多样化需求,灵活性好;设备具有软件升级能力,满足用户设备硬件投资保护需求。此外为缩短设备提

7、供商的产品研制周期,NP厂商通常会提供配套硬件评估板和规范软件应用范例。2网络处理器概念网络处理器是面向网络应用领域的应用特定指令处理器?熏是面向数据分组处理的、具有体系结构特征和/或特定电路的、软件可编程器件。通过灵活的软件体系提供硬件级的处理性能是NP的关键特性。8在以GPP和ASIC/RSIC为核心的设备体系结构阶段,对2~3层数据处理采用“存储——转发”数据分组处理模式。随着网络发展,需要对2~7层的数据分组采用“存储——处理——转发”数据分组处理模式才能实现复杂的QOS、安全控制、负载均衡等功能模块。NP的出现,

8、标志着设备对数据分组的处理能力从低层粗放式处理过渡到高层细化处理。3网络应用处理基本操作在对ATM、VLAN、MPLS、IPv4、IPv6、IPSec、UDP、TCP、NAT、Web交换、QOS协议等多种协议和应用的分析基础上,参考文献?眼1?演归纳对单个数据分组处理的六种基本操作:(1)模式匹配:对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