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镜成像(说课稿).doc

平面镜成像(说课稿).doc

ID:61488508

大小:39.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21-02-05

平面镜成像(说课稿).doc_第1页
平面镜成像(说课稿).doc_第2页
平面镜成像(说课稿).doc_第3页
平面镜成像(说课稿).doc_第4页
平面镜成像(说课稿).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平面镜成像(说课稿).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平面镜成像》说课稿张平利郑州市第五十四中2009.04《平面镜成像》说课稿郑州市五十四中学张平利我的说课分为四部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学法分析。一﹑教材分析:(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平面镜成像”是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重点内容之一,是在学习了“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的反射规律”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认识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和应用;是光的反射规律在生活中应用的典型。其中有关“虚像”概念的学习,为以后的“凸透镜成像”做了铺垫。所以,它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二)教学目标: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对教材的理解,结合学生的实际,确定本课的三维目标如下:1、知识与技能:(1)了解平面镜成像

2、的特点。(2)了解平面镜能成虚像。(3)理解平面镜在实际中的应用。2、过程与方法:(1)经历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探究,学习对实验过程中信息的记录。(2)观察实验现象,感知虚像的含意。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探究物、像和镜面三者之间的关系,领略平面镜成像中的简洁对称之美,体会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喜悦,增进对平面镜成像原理的好奇和欲望。(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感受探究的各个环节。(2)难点:对虚象概念的理解;探究活动中的难点是如何确定平面镜中像的位置 。课程标准提出了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和步骤,而八年级的学生物理探究能力比较弱,所以让学生经历探究的过程是本课的

3、重点。虚像的概念比较抽象,初中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较差,因此,确定为本课的难点。二、学情分析:首先,学生在本课之前已经学习了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的反射定律,已经具具备了基础知识。另外,学生在生活中经常看到平面镜成像的现象,但对平面镜为什么能够成像?平面镜成的像有什么特点?等问题并没有深入思考。因此,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提出问题,很能勾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其次,对平面镜的“像和物体大小相等”这一成像特点,学生已经在生活中形成了“近大远小”错误认识。针对这一点,应结合实验,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教师的点拨,来扭转这一错误认识。三、教法学法分析:(1)教法:  新的课程理念认为:教师在传授知识技

4、能的同时更应注意过程与方法,使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和技能。因此,本节课我将主要采用:(1)实验探究法。但在探究的过程中各个环节难易程度不同,有些难度比较大的知识点仅靠学生的自主探究不仅达不到应有的效果,反而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我采用“统放结合”的半开放处理思路。(学生对“虚像”概念的理解和“虚像的位置如何确定”等问题普遍感到困难,所以要“统”对于平面镜成像主要特点的探究采取“半放”的方法;对于平面镜成像的次要特点采取“全放”的方法。)(2)启发式教学法。如:在探究“像和物大小相等”的过程中应这样引导学生:怎样比较虚像与物体的大小→找一个跟原物完全相等物体(替身物)与

5、像比较大小→怎样才能同时观察到像与替身物→把平面镜改为玻璃板。从而有意识、有针对性的训练和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技巧性。2.学法;(1)实验探究法(2)讨论法四、教学程序设计:教学程序教学内容设计意图及依据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探究欲望。1.小魔术:空箱变物。2.揭密魔术,引出平面镜。通过魔术表演,将学生带到创设的问题情境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平面镜成像实验探究1.提出问题学生利用课桌上的平面镜自我观察,观察后提出与平面镜有关的问题。可能的问题:平面镜成像的像和物有什么关系?教学理论认为:问题是思维的动因,是探究的起点,人们只有发现和提出问题,才能积极思考和寻求解决方法。同时符

6、合把学生的个人知识和直接经验作为课程资源的理念。2.猜想假设鼓励学生根据生活中的切身实际大胆进行猜想,说出猜想的依据。可能的猜想:1.像和物的大小相同。2.像、物左右相反。3.像远小近大。………3.设计实验1准备多样器材,让学生自主选择完成实验:平面玻璃(贴有玻璃膜)、两个形状相同的蜡烛、象棋、电池、自制的闪光多彩手电、方格纸、刻度尺等。2.教师引导学生设计实验:(1)如何选用器材?培养学生设计方案,选择实验器材的能力,有利于发挥学生的实验创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2)如何确定像和物的大小关系?(3)如何确定像的位置?(4)如何比较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3.设计完毕,个

7、别组展示设计方案,鼓励学生利用身边的物体展开实验。推荐理由:减少空气污染,保护学生健康,便于比较像和物的大小关系,操作简单,闪光多彩手电能反复使用。4.进行实验教师巡视指导,学生实验探究,强调分工合作,相互交流。重点指导能力较弱的小组,体现教师对学生的人文关怀。5.分析论证1.小组展示实验并在课堂上交流探究结果。此环节由学生自己总结,教师做适当引导,然后师生共同整理探究结果:(1)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2)像和物的大小相同。最后师总结:像和物关于镜面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