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工程实务案例.doc

公路工程实务案例.doc

ID:61522843

大小:2.28 MB

页数:25页

时间:2021-02-21

公路工程实务案例.doc_第1页
公路工程实务案例.doc_第2页
公路工程实务案例.doc_第3页
公路工程实务案例.doc_第4页
公路工程实务案例.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公路工程实务案例.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案例全长56km的某高速公路,其路面为碎石沥青混凝土。考虑到混合料中含有较多的粗碎石,防止离析现象的发生,6标B段的项目部在施工工程中,采取了以下措施:(1)集料在堆放时,堆料采用大料堆,避免堆放时大颗粒流到外侧。(2)填料的含量应严格控制、减少混合料中小于0.075mm颗粒的含量。(3)沥青混凝土的足够拌合时间对保证沥青混合料的均匀性非常重要,通常的干拌时间不少于10s,对于粗集料级配棍合料的干拌时间应是13—15s。混合料的湿拌时间一般在35S左右。(4)在摊铺过程中,在每辆卡车卸料之间,不要完全用受料斗中的混合料,留少量部分混合料在受料斗内;尽可能减少将两侧板翻起的次数;尽

2、可能宽地打开受料斗的后门,尽可能连续摊铺混合料;调整摊铺机的速度,使摊铺机的产量与拌合机的产量相匹配。问:(1)逐条判断项目部采取的4条措施是否恰当?如不恰当说明理由(2)有什么其他措施可以防止离析现象的发生?参考答案:(1)项目部采取的第(2)、(3)、(4)条措施恰当。第(1)条措施不恰当,因为大料堆时大颗粒易流到外侧,使集料产生离析,堆料而应采用小料堆。(2)卡车装料应分三个不同的位置往车中转料,第一次靠近车厢前部,第二次靠近车厢门,第三次在中间,可以消除装料时的离析现象。卸料时要尽量使混合料整体卸落。某桥主墩基础为钻孔灌注桩,地质依次为表层2m的砾石,以下为软土。主要施工

3、过程如下:平整场地、桩位放样、埋设护筒,采用正循环钻成孔。终孔检验合格后清孔,泥浆相对密度和沉渣厚度(30cm)均满足要求。之后,吊装钢筋笼并固定牢靠。对导管进行接头抗拉试验,试验合格后,安装导管,导管底口距孔底的距离为25cm。混凝土坍落度18cm。施工单位考虑到灌注时间较长,经业主同意在混凝土中加入缓凝剂。首批混凝土灌注后埋置导管的深度为1.2m,在随后的灌注过程中连续均匀进行。当灌注混凝土进行到23m时,发现导管埋管,施工人员采取了强制提升的方法;灌注到30m时,出现导管堵塞,施工人员采用型钢插入法疏通导管,之后继续灌注混凝土直到完成。养生后经检测发现断桩。问题:1.断桩可

4、能发生在何处?原因是什么?2.指出施工过程中的错误之处。3.某施工单位承接了一段长30km的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其中基层采用厂拌二灰稳定碎石,施工前选择了相应的施工机械并经计算确定了机械台数,施工工艺如下图所示。其中部分路段采用两幅施工,纵缝采用斜缝连接;同日施工的两个工作段接缝处,要求前一段拌和整修后,留5~8m不进行碾压,作为后一段摊铺部分的高程基准面,后段摊铺完成后立即碾压以消除缝迹。二灰基层施工完毕后,且在面层施工前,检测了如下项目:弯沉、回弹模量、压实度、平整度、纵断面高程。问题:1.二灰基层施工准备中,计算机械台数需要考虑哪些因素?2.指出二灰基层质量检测评定实测项目

5、中的错项,并补充漏项。某施工单位承接了一条长21km的二级公路的路基、路面工程,路基宽12m,水泥混凝土路面。K6+280~K6+910为土质路堑,平均挖方深度约13m,最大挖深21.2m,路段土质为细粒土。施工单位在进行路堑开挖时,先沿路线纵向挖出一条通道,再横向进行挖掘。由于该路段地下水位较高,设置了渗沟排除地下水,但路床碾压时出现了“弹簧”现象。经检查分析,出现“弹簧”的原因是渗沟的排水效果不理想,路床下局部路段地下水排不了,导致毛细水上升,使土的含水量偏高。问题:1.指出施工单位进行路堑开挖所采用方法的名称。采用该方法是否恰当?说明理由。2.为解决K6+280~K6+91

6、0路段出现的“弹簧”现象,施工单位可采取的技术措施是什么?某二级公路跨河大桥,左岸引桥结构为11跨20m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桥,柱式墩,φ1.5m桩基础。0#桥台至6#墩桩长12—14m,靠近主桥四跨桩长超过20m。项目经理部决定将引桥主梁预制场设在该段河滩上,主梁采用预制吊装施工,施工现场分为A、B、C、D、E五个作业区域,具体布置如下图所示:问题:1.C、D、E施工作业区域布置是否合理?说明理由。某施工单位承接了一段长30km的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改建任务,路面结构为:6cm厚AC-20下面层摊铺、5cm厚AC一16中面层摊铺、4cm厚SBS改性沥青SMA上面层摊铺。其中基层采用

7、厂拌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厚40cm,分二层施工。底基层为18cm厚的14%石灰稳定土。事件1:项目部材料采购部门拟按工程量清单→材料供应计划→材料用量计划→材料用款计划→材料采购计划的顺序进行材料计划管理。该项目在施工过程中,项目部有关部门通过资料分析,发现混凝土工程的实际成本比计划成本增加较多,主要原因是砂、碎石材料成本的增加。但有关资料表明,砂、碎石的购入原价与施工预算时的价格一致事件2:水泥稳定碎石施工工艺如下:事件3:其中水泥稳定碎石部分路段采用两幅施工,纵缝采用斜缝连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