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合作性策略.ppt

非合作性策略.ppt

ID:61530302

大小:312.50 KB

页数:29页

时间:2021-02-25

非合作性策略.ppt_第1页
非合作性策略.ppt_第2页
非合作性策略.ppt_第3页
非合作性策略.ppt_第4页
非合作性策略.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非合作性策略.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七章非合作性策略一、非合作性策略二、非合作性其他策略三、非合作性策略的福利探讨第一节非合作性策略一、非合作性策略概述◆非合作性策略是企业为了自身利润最大化所采取的提高自身竞争地位的一些行为。◆非合作性策略行为不可能发生在完全竞争市场。◆非合作性策略也不会发生在无潜在进入者威胁的垄断市场上。◆只有在寡头垄断市场或者有潜在进入者的垄断市场,企业才有激励采取非合作性策略。◆产业经济学理论对于非合作性策略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行为和绩效两个方面。二、贝恩模型贝恩认为进入壁垒是指在位者获得超额利润的能力,主要由四个方面原因构成:规模经济、在位者成本优势、在

2、位者产品差别优势和对进入者的资本要求。贝恩模型认为,在位厂商获取的高利润将诱致潜在的进入者进入;而存在潜在竞争时,在位厂商将选择高于垄断水平的产出和相应的价格阻止潜在竞争者进入市场。◆假设条件①市场存在两个阶段,t=0阶段只有一个厂商;t=1阶段潜在的竞争者可以选择进入或不进入市场。②在位厂商与潜在进入者的平均成本函数相同。③消费者向在位企业购买商品或向新进入市场的企业购买商品是无差异的。④潜在进入者相信自己进入市场后,在位企业仍保持产量不变。如果新厂商决定不进入,那么老厂商将以价格P*销售Qi单位产品。如果新厂商进入该行业,并且产量为Qe,

3、那么行业总产出则为Qi+Qe,价格水平为P0。在位厂商将产量定在Qi,导致新厂商面临的剩余需求曲线正好低于或等于它的平均成本曲线,那么新厂商就无法生产出能使他盈利的数量。这一模型的关键在于,模型的假设条件是,潜在的进入者相信即使自己进入,在位企业仍保持产量不变。三、斯塔克尔伯格模型斯塔克尔伯格建立的模型分析了在位者利用先行优势,阻止潜在进入者进入市场的策略。◆假设条件1、市场进行两阶段博弈,第一阶段只有一个在位企业,用厂商1表示;第二阶段潜在的竞争者试图进入市场,用厂商2表示。2、两个企业的边际成本相同,均为零。但新进入厂商需支付固定成本f。

4、3、成本函数对所有厂商而言都是公共信息。4、产品同质,消费者向两厂商购买商品无差异。在博弈的第一阶段,厂商1选择固定生产能力k1,并且在第二阶段也保持固定的产量水平k1,k1属于公共信息。在第二阶段,厂商1是市场上的领导者,厂商2根据观察到的厂商1的产量选择产量水平k2。如果k2>0,则表示厂商2进入行业中,此时需要付出固定进入成本f;如果k2=0,则不进入。假设该行业具有线性需求函数p=1-q,贴现率为1。厂商2的利润函数为:k2(1-k1-k2)-f,如果k2>0∏2(k1,k2)=0,如果k2=0当厂商2进入市场时,利润最大化一阶条件是

5、:令k2(k1)是厂商2的反应函数,则有:k2(k1)=k2*=(1-k2)/2代入厂商2的利润函数,则有:下面从进入市场的固定成本f出发讨论厂商2的选择:◆f=0,即厂商2没有进入成本此时,厂商1无法采取任何策略阻止厂商2的进入。厂商1两阶段总利润为:将k2*=(1-k1)/2,δ=1代入厂商1的利润函数可得:由此可得:k1*=1/2k2*=1/4◆f>0,即厂商2需要支付进入成本厂商1可能事先选择投资量k1b阻挠厂商2的进入。厂商2被阻挠的条件是:讨论以下三种情况:进入封锁、有效阻挠、非有效阻挠四、米尔格罗姆—罗伯茨限制性定价模型◆米尔格

6、罗姆—罗伯茨限制性定价模型基本思想是:潜在的竞争者不知道在位企业的生产成本,在位者视图用低价格告诉其他企业自己是低成本的,进入是无利可图的。◆假设条件1、市场上存在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在为企业是一个垄断者,用厂商1表示,厂商1选择第一阶段价格;2、第二阶段,潜在竞争厂商2选择进入或不进入。如果进入,按古诺方式竞争;不进入,则厂商1保持垄断地位。3、厂商1的边际成本为常数,该边际成本可能是一个较高值也可能是一个较低值。它的短期利润为4、用pmθ表示类型θ的垄断价格,表示在位者依据自己类型最大化短期垄断利润。5、在第一阶段,厂商1知道自己的成本类

7、型,而厂商2不知道厂商1的具体边际成本。并且厂商2知道,厂商1是高成本企业概率为x,低成本企业概率为1-x。6、假定在第二阶段厂商2进入后就能立即知道厂商1的成本情况。因此,第二阶段如果存在竞争,价格独立于价格P1。◆在这种模型中,有两类可能均衡:1、分离均衡分离均衡存在需要满足两个必要条件:第一,在第一阶段高边际成本在位者不愿意选择类型L的均衡价格p1L;低边际成本的在位者也不愿意选择类型H的均衡价格P1H。第二,第二阶段,潜在的竞争者观察到第一阶段的价格为p1L时不会进入,观察到第一阶段价格为P1H时会进入市场。※高边际成本类型在位者的选

8、择※低成本在位者的选择分离均衡具有以下经济意义:1、尽管市场信息不对称,在位者可以操纵价格,但潜在的竞争者并不会被在位者愚弄。2、低成本在位者可以成功阻止在信息对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