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性鼻炎七、鸡传染性鼻炎.ppt

传染性鼻炎七、鸡传染性鼻炎.ppt

ID:61530912

大小:328.50 KB

页数:21页

时间:2021-02-25

传染性鼻炎七、鸡传染性鼻炎.ppt_第1页
传染性鼻炎七、鸡传染性鼻炎.ppt_第2页
传染性鼻炎七、鸡传染性鼻炎.ppt_第3页
传染性鼻炎七、鸡传染性鼻炎.ppt_第4页
传染性鼻炎七、鸡传染性鼻炎.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传染性鼻炎七、鸡传染性鼻炎.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七、鸡传染性鼻炎(InfectionCoryza,IC)鸡传染性鼻炎是由副鸡嗜血杆菌引起鸡的一种急性上呼吸道传染病。其特征是患鸡流鼻涕;眼脸肿胀,鼻窦部肿大;打喷嚏;产蛋鸡群产蛋率下降。副鸡嗜血杆菌,属弧菌科、嗜血菌属。1.形态结构呈多型性,在病料中和初代分离的幼龄培养物(培养物不超过24h),为革兰氏阴性的球杆菌,往往呈现两极染色,无鞭毛,无芽孢,也不形成荚膜;如果延长培养时间或移植培养,菌体就呈现长杆状或分支状,且大小不等。病原2.培养特性本菌是兼性厌氧菌,生长时需要Ⅴ因子,而不需要Ⅹ因子。(1)在鲜血琼脂或巧克力琼脂培养上,于10%CO2的大气条件下生长最好,形成细小、柔嫩

2、、透明的针尖状小菌落,不溶血。(2)在葡萄球菌菌落附近长出“卫星”菌落。鸡传染性鼻炎培养物3.抵抗力本菌的抵抗力很弱。在宿主体外很快被灭活。在培养基上于4℃时,能存活2周。对热和消毒药很敏感,于45~55℃2~10min被灭活,于0.2%过氧乙酸、0.2%次氯酸钠、0.1%高锰酸钾、2%NaOH作用下可迅速失活。先锋霉素、复方新诺明、氯霉素、链霉素、泰乐霉素、卡那霉素、红霉素、氨苄青霉素、庆大霉素、托布霉素、四环素、磺胺类药物等对本菌均有较强的抑菌作用,但这些药物对本病治疗作用常不彻底,易产生耐药菌株。1.易感动物主要是鸡,各种日龄的鸡均有易感性,但1周龄内的雏鸡较有抵抗力,1~

3、4月龄鸡和产蛋鸡群最多发病。其他动物均有抵抗力。流行病学2.传染源病鸡和带菌鸡,尤其是慢性病鸡或隐性带菌鸡。3.传播途径主要是呼吸道,也可经消化道。4.影响因素多见于深秋、冬季和春季;能使机体抵抗力降低的因素可增加本病的发生和死亡。潜伏期短,人工感染18~36h,自然感染1~3d。(1)流鼻液,流浆液性、脓性分泌物,干燥后形成结痂,经常打喷嚏。(2)眼结膜潮红,流泪,眼睑水肿。(3)脸部肿胀。症状(4)食欲和饮水减少,有的表现下痢,体重减轻。仔鸡生长不良,成年母鸡产蛋减少,公鸡肉髯肿大。(5)若炎症蔓延到下呼吸道,可表现呼吸困难,并有罗音。(6)若转为慢性或与其他菌混合感染时,鸡

4、群中就散发出恶臭。病程一般为4~18d。传鼻精神沉郁,面部浮肿,缩头,呆立传鼻伸颈,甩头,张口呼吸传鼻呈单侧(左侧)面部肿胀鸡传染性鼻炎头部、眼睑肿胀传鼻面部眼睑肿胀,鼻孔有分泌物结痂1.鼻腔和窦粘膜有急性卡性炎症,粘膜充血、肿胀,表面覆有大量粘液,窦内有渗出物或干酪样坏死。2.卡他性结膜炎,结膜充血、肿胀、有干酪样坏死物。3.面部及肉垂皮下水肿。4.若炎症蔓延到下呼吸道,可表现急性卡他性支气管肺炎和气囊炎。病理变化髯面皮下、鼻腔黏膜水肿,鼻腔有黄白色干酪样物传鼻卵泡变形,易破裂诊断1.现场诊断依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与病变可作出初步诊断。2.实验室诊断包括病原分离鉴定、动物试验(

5、接种易感鸡)、血清学诊断(凝集试验、琼扩试验、间接血凝抑制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3.鉴别诊断应注意与慢性呼吸道病、慢性禽霍乱、禽痘和维生素A缺乏症等相区别。防治1.预防(1)加强饲养管理饲养密度不应过大;不同年龄鸡隔离饲养;寒冷季节,注意防寒保暖、通风换气;搞好卫生消毒。(2)免疫接种采用传染性鼻炎二价油乳剂灭活苗(包括A、C型菌苗),进行免疫注射。免疫程序是:首免于30日龄肌注0.5ml/只;二免于50~60日龄肌注lml/只;三免于产蛋前15~20d肌注lml/只。2.控制(1)加强消毒,被污染的鸡舍必须腾空、清洗、消毒7以后,才能进入新鸡群。(2)采用敏感药物治疗,可

6、以减轻病的严重性及缩短病程,但停药后易复发。因此,用药时混合使用1种以上的药物,采用注射与饮服同时给药,保证用足药量、用够疗程。患鸡群一般在用药治疗3~5d即可见疗效,但生效后应继续治疗3~5d。(3)用药的同时,全群(全场)紧急接种(肌注)传染性鼻炎二价油乳剂灭活苗,中鸡0.5ml/只,成鸡lml/只。15~20d后,再加强免疫接种。(4)患病痊愈鸡不能留作种用(因是带菌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