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常识课件.ppt

文史常识课件.ppt

ID:61569164

大小:184.0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21-02-28

文史常识课件.ppt_第1页
文史常识课件.ppt_第2页
文史常识课件.ppt_第3页
文史常识课件.ppt_第4页
文史常识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文史常识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史学常识解读一、史料分类:(1)、按照史料产生的时期、出处划分:一般将史料区分为:第一手史料(原始史料)、第二手史料(间接史料)。(2)、按照史料的载体划分:可以分为实物史料、文献史料。例1、历史学的基本要素是:史料、史料解释、历史叙述和历史评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孟子,名轲,邹人,是孔子的孙子子思的再传弟子。他认为人生来就有仁、义、礼、智四端,即对他人苦难的同情,对不义之事的羞辱,辞让的心情及辨别是非的能力。他把孔子的“仁”发展为“仁政”,特别强调“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即主张民贵君轻;又说“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认为社会上一切不仁不义不正行为的根源在于

2、君主。这种带有民主色彩的见解,为后世儒家所不及,也为我们留下了珍贵的思想遗产。问题:(1)文中哪些属于史料?(2)文中哪些属于史料解释?(3)文中哪些属于历史评价?二、纪年法1、年号纪年法。汉武帝开始用。2、干支纪年法。它由十天干和十二地支相配组成。该纪年法始于汉朝,六十年为一个周期循环,与年号纪年法同时并用。10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12地支(对应12生肖):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计算方法:天干:(时间-3)÷10的余数就是十天干。地支:(时间-3)÷12的余数就是十二地支。3、民国纪年。1912年为民国元年(计算方法)4、公元纪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开始使用公

3、元纪年法。例1.中国古代用12种动物与“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地支相配,组成十二生肖。相传唐玄宗因属鸡而热衷斗鸡。唐玄宗出生之年应该是A.庚申年B.癸卯年C.甲辰年D.乙酉年例2.中国古代以干支纪年,天干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甲午战争发生于1894年,八国联军侵华的1900年应是A.己亥年B.庚子年C.辛丑年D.壬寅年例3.甲午战争中,各地人民“同申义愤,愿做前驱”,“壮夫老幼,死战不降”。就在日军占领威海卫那年,一姚姓夫妇生下一子,取名“姚破虏”,寄托了人民抗日的决心和勇

4、气。这位“姚破虏”的生肖应该是属A.蛇    B.马    C.羊    D.猴1、谥号是后人根据死者生前事迹评定的一种称号,有褒贬之意。谥法有固定用字,如慈惠爱民曰文,克定祸乱曰武等,这是美谥;杀戮无辜曰厉,去礼远众曰炀等,这是恶谥;还有表示同情的哀、怀等。一般人的谥号多用两字,如岳飞谥曰武穆。(主:唐以前)2、庙号封建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祭祀时写在牌位上的名号。追尊的庙号常用“祖”或“宗”字。(主:唐-元)3、年号是封建皇帝纪年的名号,由西汉武帝首创,每个朝代的每一个新君即位,必须改变年号,叫做改元。如明太祖洪武,清高宗乾隆。(主:明清)4、尊号是为皇帝加的全由尊崇褒美之词组成的

5、特殊称号。或生前所上,或死后追加。如秦始皇。三、谥号、庙号、年号例1.帝王谥号主要依据其生前行为而定。下列各项中属于谥号的是A.秦始皇B.汉武帝C.唐太宗D.清康熙帝例2.以下对六位帝王称号归类正确的是A.尊号:秦始皇、成吉思汗B.庙号:秦始皇、唐太宗、宋太祖C.年号:汉武帝、乾隆帝D.谥号:汉武帝、唐太宗例3.《清高宗实录》、“文景之治”、《永乐大典》三个专有名词中的“高宗”“文景”“永乐”分别是A.谥号、年号、庙号B.庙号、谥号、年号C.年号、尊号、庙号D.尊号、谥号、庙号四、地理、方位1、阴阳:阳——山南水北;阴——山北水南2、中国的别称:赤县、神州、中华、华夏、函夏、九州、九

6、域、九有、九土、九区、、九牧、八州、禹城、禹迹、禹甸、海内、中州、中原、四海、中土、天朝3、方位: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例1.古人云:“日之所照曰阳。”下列各项中,两者均属于“阳”的方位是A.山之南、水之北B.山之南、水之南C.山之北、水之北D.山之北、水之南五、其他1、年龄的称谓襁褓:未满周岁的婴儿;孩提:指2——3岁的儿童;豆蔻:指女子十三岁;半老徐娘:30岁(女);加冠:指男子二十岁(又“弱冠”);而立之年:指三十岁;不惑之年:指四十岁;知命之年:指五十岁(又“知天命”、“半百”);花甲之年:指六十岁;古稀之年:指七十岁;耄耋(maodie)之年:指八、九十岁;期颐之年

7、:一百岁。2、中国姓氏起源:(1)氏族名称演化为姓:(以自然物为氏族标志)如熊牛云。(2)以国名为姓氏:如齐鲁晋宋郑秦赵魏等(3)以居住地(方位、景物)为姓氏:如姜(水)、东郭、西门、池、柳(4)以官职为姓氏:如司徒、司马、司空、公孙、王(5)以职业技艺为姓氏:如巫、卜、陶、匠、屠(6)古代少数民族融合到汉族中带来的姓氏:如呼延、慕容、尉迟(7)以谥号为姓氏:穆、庄(8)因避讳而改姓:如邱是避讳孔丘3、阴阳五行说:中国古代哲学,以阴阳来解释自然界的各种现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