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生活走进数学让数学走向生活2.doc

让生活走进数学让数学走向生活2.doc

ID:61571696

大小:30.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1-03-01

让生活走进数学让数学走向生活2.doc_第1页
让生活走进数学让数学走向生活2.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让生活走进数学让数学走向生活2.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让生活充满数学让数学走进生活冷集镇小学李建萍《数学课程标准》指岀:课程内容要反映社会的需要、数学的特点,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更要求内容的选择要贴近学生的实际,有利于学生体验与理解、思考与探索。小学数学是数学教学的基础,如何把枯燥的数学变得生动、有趣、贴近生活,让学生乐学活用,在学以致用的过程中,感受到数学知识生活化,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呢?我认为我们的教学要瞄准与学生生活经验的最佳结合点,并架起知识与生活的桥梁,让生活充满数学,让数学走近生活。一、用数学的眼光看生活,引导学生体验数学的价值

2、。要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首先要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意识,养成良好的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习惯,在知识的运用实践中,既进一步理解巩固知识,又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1、在生动的情境中,培养学生数学意识新课标要求教学要以实际事实为背景,使学生认识到数学问题来源于生活。数学学科对小学生来说,是比较抽象的,教师在教学时要善于用身边的实际事例为背景,结合生活事例进行教学,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内容与生活很贴近,从而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到学习中。例如:教学“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时,

3、这样引入:“同学们,你们同时买过两样以上的东西吗?请把买东西的过程给大家说一说。”同学们争先恐后的举起小手,一位同学说:“妈妈给了10元钱,我买了两袋0.9元钱的盐和一瓶4.5元酱油,营业员找给我3.7元钱”教师接着引导“同学们帮他列式算一下,营业员找给他的钱对不对呢?”生说:“我这样列式10-0.9×2-4.5算出结果刚好是3.7元。”教师:“你是怎样计算的呢?”学生在说算法时,很自然的归纳出了运算顺序。也有和他算法不一样的同学,先算用去了多少元(0.9×2+4.5),再算剩下的钱数(10-6.3

4、)这样归纳出带括号的如何计算,还有的同学说我的方法是:10-0.9-0.9-4.5,哦,你们的方法都不错,我们来一个小游戏好不好?第一大组算第一种方法,第二组算第二种方法,第三组算第三种方法,我们看哪个组在最短的时间内算的最快?好,计时开始,结果第二组获胜。然后请他们谈谈为什么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做的这么快,你们是怎么计算的,他们说:“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哦,原来是这样。此时借机反问同学们,现在你们喜欢哪种方法,同学们毫不犹豫地说第二种方法10-(0.9×2+4.5),在算法多样化的基础上

5、进行了优化,让数学知识简单化,生活化。整节课以学生的生活实际来尝试解决数学中的问题,体验到了解决问题的乐趣,使学生明白到数学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生活中处处离不开数学。《课标》指岀,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认真倾听、积极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都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加强课堂实践活动,帮助学生正确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的意识,教师要为学生创设自主的应用数学知识的条

6、件,拓展学生实践活动的空间,以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学习方式,培养学生正确的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教学认识“毫米”时,可以先让学生用已经学过的长度单位去量周围的一些物体的长度,他们发现某些物体的长度不够1厘米,用厘米作单位不方便,不精确,需要有更小的长度单位。于是“毫米”在学生的操作实践中已经呼之而出了。在巩固“毫米”单位时,要求学生努力寻找大约有1毫米的物体,学生于是找到了“三张扑克牌厚1毫米,三角板的厚度约1毫米”等等,通过这些实践活动,不仅使学生掌握理解了1毫米的空间观

7、念,而且借助实物的形象真正形成了1毫米的空间观念。实践证明:指导学生实践操作的过程,就是数学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的过程。二、用生活的眼光看数学,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生活是无限大的研究课堂,日常生活中有大量能触发学生探究思维的问题。它们有特殊的“柔和力”,能使知识与应用之间建立最紧密的联系,能激发学生去综合运用知识、主动学习新知。⑴让学生关注生活,培养数学能力。一节优质高效的《三角形的性质》教学让我受益匪浅,课前教师安排学生收集三角形在生活中的应用,并思考为什么在这里应用三角形?上课时教师没有急于引导学

8、生认识三角形的性质,而是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收集的结果(看谁列举的多):电线杆横担的支撑、屋架、吊车的长臂、修桌椅钉斜撑等等,同学们不仅展示涌跃,而且理由充分(稳定),实现教学目标“水到渠成。”“身边事”、“身边物”,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因此,教学时,应结合有关内容,引导学生跨越课堂,深入社会,利用多种有效手段,多渠道搜集信息、自主研究,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再如:教学“加减法的一些简便算法”,在应用环节,教师创设让学生去品尝买食品的情境。全班分三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